第三十七章 巧借东风 秘图出宫
第三十七章 巧借东风 秘图出宫 (第2/2页)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加紧对柳三变和那个第三方势力的调查。还有,李三徒弟的下落,可有进展?”
顾昀面露难色:“尚无确切消息。此人如同人间蒸发,我们怀疑……他可能已经落入某一方手中,或者,改名换姓,藏得极深。”
萧景玄眼神微冷:“继续查。此人至关重要,必须找到。”
景阳宫·秘传递
三日后,沈青澜再次来到景阳宫书斋。
一切如同上次,容姑姑引她入内,指明需要补录的部分后,便悄然退去。
沈青澜铺开经卷,却没有立刻动笔。她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小笺。这小笺并非地图原样,而是她凭借记忆,将地图上的关键信息——那条主街的名称(她已反复回忆确认,是“青石街”),岔路口的特征,以及那个标记“×”旁边模糊难辨的小字(她推测可能是“墨”或“黑”字的一部分),以极其隐晦的方式,融入了一首看似寻常的、咏叹市井风物的五言绝句中。
诗句平仄工整,意境寻常,即使被人看到,也只会以为是她练笔习作。但若交给懂行的人,结合特定的解码方式(她假设萧景玄那边有能人),便能从中提取出“青石街岔路口,墨(或黑)记”这个关键信息。
她将这首小诗写在了一张与补经用纸相似的宣纸条上,然后,将其巧妙地夹在了那卷《金刚经》其中一页的折缝里,位置并不显眼,但若仔细翻阅经卷,定然能够发现。
她无法确定这经卷最终会流向何处,也无法确定萧景玄的人是否能看到。这只是她在有限条件下,能做出的最大努力的一次赌博。
做完这一切,她才开始专心补录经卷,心跳如鼓,面上却波澜不惊。
半个时辰后,容姑姑再次出现。她仔细检查了补录的经文,赞了一句“沈女史果然心细如发”,在整理经卷时,她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在沈青澜夹入纸条的那一页停顿了刹那,随即若无其事地将经卷收好。
“辛苦沈女史了。”容姑姑的笑容依旧温和,但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了然的微光。
沈青澜心中大定!容姑姑发现了!她果然是知情人,甚至是执行者!
“姑姑客气,能为娘娘效劳,是奴婢的福分。”沈青澜恭敬行礼,垂下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
她成功地,将那份至关重要的地图信息,送了出去!
靖王府·夜析
当夜,那张写着隐晦诗句的纸条,便通过隐秘渠道,送到了萧景玄的案头。
顾昀看着那首诗,眉头紧锁:“殿下,这……似乎只是一首寻常的咏物诗?”
萧景玄拿起纸条,反复看了几遍,目光最终落在“青石”“巷陌”“墨痕”这几个词上。他想起那夜心中闪过的“图”字悸动。
“不,这绝非寻常习作。”萧景玄语气肯定,“她是在向我们传递信息。‘青石’很可能指青石街,‘巷陌’指岔路,‘墨痕’……或许是一个标记,也可能指代一个与‘墨’相关的地点或人物。”
他立刻下令:“立刻排查京城所有名为‘青石街’的街道,重点查找街巷岔路口附近,有无与‘墨’相关的店铺、宅邸,或者……有无我们尚未掌握的、属于其他势力的暗桩!”
“是!”顾昀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萧景玄摩挲着那张质地普通的宣纸条,仿佛能感受到执笔人落笔时的小心与决绝。在那样严密的监视下,她竟然真的找到了传递信息的方法,并且成功送了出来。
这份机敏与胆识,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沈青澜……你究竟,还能带给我多少惊喜?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那股莫名的挂碍,似乎悄然转化为了更深的期待。这条逆袭之路,因为有了她的存在,似乎不再那么孤独与冰冷。
而宫墙之内,沈青澜在完成传递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无论结果如何,她已尽了人事。接下来,她需要继续扮演好温顺女史的角色,在长春宫的虎视眈眈下,小心翼翼地生存,并等待下一次,或许能带来更多转机的机会。
风已借到,图已送出。蛰伏的凰鸟,正在利用一切可能的缝隙,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振翅高飞的那一天。宫阙内外的棋局,因这一着暗棋的落下,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