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 祸心再起
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 祸心再起 (第1/2页)西城小院外的暗夜交锋,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块,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各方。
齐王萧景琰损失了一名精锐暗卫,却连对手的衣角都没摸到,这让他暴怒之余,更添了几分惊疑不定。他不再敢轻易对那处神秘小院下手,将这股邪火悉数记在了“幕后黑手”靖王头上,同时对沈青澜的监视与敌意也达到了顶峰。在他看来,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那个罪臣之女与老七的“勾结”。
而靖王府这边,萧景玄则更加确定了“墨先生”的重要性。他下令对那小院的监视提升至最高级别,但方式更为隐蔽,只通过安插在附近的固定眼线和偶尔伪装成货郎、更夫的情报人员远距离观察,绝不靠近,避免与那批守护小院的神秘力量发生冲突。
同时,他加紧了在朝堂上的布局。三司会审王崇焕一案,因太子一党的全力阻挠和王家的断尾求生,进展缓慢,最终以王崇焕“治家不严、纵仆行凶”的罪名,被罚俸一年、革去太子少保虚衔、留吏部尚书本职戴罪观政告终。此举虽未彻底扳倒王家,却沉重打击了其在朝堂的威信,也让太子萧景睿脸上无光,可谓断其一指。
萧景玄对此结果并不意外。扳倒一个根深蒂固的世家,非一日之功。能取得如此战果,已是在当前形势下所能达到的最好局面。他利用此事,进一步拉拢了以刘正清为首的一批寒门清流,并将王家的部分罪证通过隐秘渠道递到了几位始终保持中立的勋贵老臣手中,埋下了未来更多较量的种子。
长春宫·意外之获
宫内的沈青澜,在“风急,慎行”的警示下,愈发低调。她几乎将自己活成了一个透明的影子,每日只在长春宫偏殿与织造处之间两点一线地往返,对任何事都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
然而,命运的转机,往往就藏在最不经意的角落。
这日,她整理到一套前朝编纂的《大燕一统志》的残本。这套书卷帙浩繁,记录各地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但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许多册页都已散佚或残破。
当她清理到其中一册的封皮时,发现这硬纸裱糊的封皮因受潮而微微鼓起,边缘有些开胶。她本想小心将其抚平重新粘合,指尖却触到封皮夹层里似乎有异物。
她心中一动,借着整理的动作遮掩,用纤细的指甲小心翼翼地挑开已经脆化的粘合处。里面并非纸张,而是一张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丝绢。
丝绢上,用极细的墨线,绘制着一副更加精细、范围更小的示意图!
这示意图并非宫外市井地图,而似乎是……皇宫大内的一角!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几处宫殿的名称(包括她现在所在的长春宫),以及一些用特殊符号标记的路径。其中一条极其隐蔽的、蜿蜒穿过御花园假山群、连接长春宫与西六宫某一处废弃殿宇的路径,被重点勾勒出来,旁边还有一个类似钥匙的标记!
沈青澜的心脏狂跳起来!这难道就是她之前猜测的宫中密道的线索?!这张丝绢,是何人所藏?是前朝遗留,还是本朝某位知情者刻意留下的后手?
她不敢细想,迅速将丝绢卷起,藏入袖中特制的暗袋,然后若无其事地将那册《大燕一统志》的封皮重新粘合好,混入已整理好的书堆中。
这个发现,让她在沉重的压力下看到了一线生机!如果这条密道真的存在且未被发现,那将是她在关键时刻保命甚至传递消息的绝佳途径!
靖王府·新的线索
萧景玄很快收到了顾昀带来的新消息,这次是关于那个伶人柳三变的。
“殿下,我们查到柳三变在入百戏班之前,曾在江南一带活动,与一个已经解散的江湖戏班‘云韶班’关系密切。而那个‘云韶班’……据零星传闻,似乎暗地里也接一些探查消息、传递情报的活计,与江南几个消息灵通的江湖势力有牵扯。”
“江湖势力?”萧景玄指尖轻叩桌面,“齐王笼络一个与江湖势力有牵扯的伶人,是想做什么?探查消息?还是……行暗杀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