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盐商来压价?韩澈:我的盐,不降价
第18章 盐商来压价?韩澈:我的盐,不降价 (第1/2页)开元二十五年,秋八月二十五,辰时。
晨光刚把院子里的晒盐的席子染成浅金色,韩澈正蹲在墙角整理昨晚晾干的盐包,指尖蹭到细盐的凉意,心里还想着昨天集市上的热闹——要是今天再卖上几十包,就能给母亲买些当归补气血,还能给婉儿买块麦芽糖。
“哥,今天还去集市吗?张婶昨天说要帮她女儿也买两包呢!”婉儿抱着竹篮跑过来,里面装着刚摘的野菜,脸上满是期待。
韩澈刚要点头,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呵斥声——是冲这边来的。赵氏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没缝完的粗布衣裳,看到韩澈的眼神,脸色瞬间白了些:“澈儿,是不是……是不是昨天说的那个盐商来了?”
韩澈心里一紧,放下盐包站起身,走到院门口掀开柴门。门口站着三个男人,为首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汉子,穿着藏青色绸缎短褂,腰间系着褐色腰带,左手戴着个油光锃亮的玉扳指,眼神扫过院子里的晒盐席子,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他身后跟着两个精壮的随从,一个满脸横肉,手里拎着根木棍,另一个背着个布包,站在后面像尊石像。
“你就是韩澈?”为首的汉子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我是,不知这位老伯是?”韩澈拱手,心里已经有了数——这八成就是张二婶说的盐商刘万山,看这派头,在本地确实有些势力。
“我姓刘,叫刘万山,是津门镇最大的盐商。”刘万山抬抬下巴,径直走进院子,目光落在席子上的细盐上,用脚尖踢了踢席子边缘,“昨天集市上卖的雪白盐,就是你晒的?”
韩澈侧身让他进来,关上柴门,免得邻居围观:“是我晒的,刘老伯找我有事?”
“有事。”刘万山走到晒盐席子前,弯腰捏了一点细盐,放在手里捻了捻,又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皱了皱,“盐是不错,比官盐细,也干净。但你这卖法,坏了规矩。”
“规矩?”韩澈故作疑惑,心里却冷笑——无非是垄断的规矩,“我卖自己晒的盐,按价收钱,没坏什么规矩吧?”
“哼,你懂什么规矩!”刘万山身后的横肉随从忍不住插话,声音粗哑,“津门镇的盐,历来都是刘老爷收了再卖,哪有你这毛头小子直接摆摊的份?二十文半斤,你敢卖这么贵,是想抢生意?”
韩澈看了那随从一眼,没理会,依旧对着刘万山说:“刘老伯,我这盐晒起来费功夫,要挑沙子、晒三遍,成本比粗盐高。而且昨天买盐的都是乡里乡亲,他们说这盐值这个价,愿意买——我没强卖,怎么就抢生意了?”
“成本高?”刘万山嗤笑一声,把手里的盐洒回席子,“不过是海边的破盐,换个法子晒就敢涨价?我告诉你,从今天起,你的盐,我十文钱一斤收,要多少有多少。你要是同意,以后就不用去集市风吹日晒;要是不同意……”他顿了顿,眼神沉下来,“津门镇的集市,可不是谁都能随便摆摊的。”
十文钱一斤?韩澈心里一怒——昨天他卖二十文半斤,也就是四十文一斤,刘万山这是直接压到四分之一的价,明摆着欺负人。他强压下火气,语气却硬了几分:“刘老伯,我这盐的质量,您刚才也看见了,比您收的粗盐好三倍都不止。十文钱一斤,连成本都不够,我没法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