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县尉试盐:比官盐还强!这小子能处
第33章 县尉试盐:比官盐还强!这小子能处 (第1/2页)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一,辰时。
晨雾还没完全散去,津门海边的盐滩上已聚了不少人。韩澈蹲在新整理好的盐田边,指尖捻起一撮刚晒好的盐粒——雪白、细腻,捏在手里几乎不留痕迹,比他预想的还要好。陈三郎和周明站在一旁,手里捧着昨天编好的竹筐,脸上满是紧张:“韩公子,县尉大人真的会来试盐吗?”
韩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盐末,笑着点头:“昨天大人说了,今天会来看看。你们别紧张,咱们的盐质量没问题,一对比就知道。”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没完全放松——刘万山昨天去县衙告状,还提了盐税的事,万一试盐时出点岔子,或者王承嗣被刘万山的话影响,推广盐法的事就悬了。
“哥!哥!”婉儿的声音从盐滩入口传来,她提着个布包,小跑着过来,“娘让我给你带了饼,还有水。县尉大人来了吗?”
韩澈接过布包,摸了摸妹妹的头:“还没呢,再等等。你要是想看试盐,就在旁边乖乖站着,别乱跑。”婉儿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盐田,显然对“雪白盐”和官盐的对比充满好奇。
没过多久,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伴随着差役的吆喝:“县尉大人到——”
韩澈赶紧拉着婉儿退到一旁,和陈三郎、周明一起拱手行礼:“草民见过县尉大人!”
王承嗣下了马,青色官服上沾了点晨露,他摆了摆手,目光直接落在盐田边的两堆盐上——一堆是韩澈的雪白细盐,堆得像小雪山;另一堆是差役从县衙带来的官盐,灰黄色,还能看到明显的沙粒。“这就是你说的新盐?”他走到盐堆前,弯腰拿起一撮韩澈的盐,对着晨光看了看。
“是,大人。”韩澈上前一步,指着官盐堆,“这是官府发的官盐,草民特意让陈三郎借了些来,方便对比。”
王承嗣没说话,又拿起一撮官盐,放在手心搓了搓,眉头微微皱起:“官盐里的杂质还是这么多,难怪百姓吃着发苦。”他把两撮盐分别放在两个干净的陶碗里,又让人端来两碗清水,“倒点水,看看溶解后的样子。”
韩澈赶紧上前,拿起水瓢,先往装着官盐的碗里倒水,搅拌了几下,碗底立刻沉淀下一层泥沙,水面也变得浑浊;再往装着新盐的碗里倒水,盐粒很快溶解,水面清澈,连一点杂质都没有。
“好家伙!这差别也太大了!”陈三郎忍不住惊呼,“俺之前吃的官盐,煮菜都得先滤一遍,不然牙碜得慌,韩公子这盐,倒水里就化了!”周明也凑过来,仔细看着两个碗,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要是俺们都能晒出这盐,以后再也不用吃带沙子的盐了!”
王承嗣端起两个碗,分别尝了一口,放下碗时,眼神里满是惊讶:“新盐不仅没杂质,咸度也刚好,比官盐鲜多了!你这法子,确实比老法子强太多。”他转头看向韩澈,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之前我还担心你这盐只是看着好,现在看来,是真的比官盐强。这小子,能处!”
韩澈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拱手:“全靠大人支持,还有乡邻们帮忙,不然草民也做不成。”他趁机提了一句,“只是昨天大人说,刘万山去县衙告状,还提了盐税的事……”
王承嗣脸色沉了沉,冷哼一声:“刘万山就是怕你断了他的财路,故意找借口。盐税是朝廷定的,不管用什么法子晒盐,都得按规矩交,他拿这个说事,就是故意找茬。”他顿了顿,又说,“我已经跟苏大人说了,今天试完盐,就带你去县衙见他,把盐的质量摆出来,再说说盐税的事,苏大人是个明事理的,不会偏听刘万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