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谁来当这炮灰
第二十七章 谁来当这炮灰 (第1/2页)沉重的号角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冰冷的杀气在顷刻间席卷了整座大营。
“全体都有!披甲!执锐!”
孙望的命令声刚落,五十个新兵已经条件反射般地行动起来。
没有丝毫的慌乱,没有多余的交谈,只有甲叶碰撞的清脆声和兵器出鞘的摩擦声。
短短片刻,五十人已经集结完毕,静默地站在孙望身后。
当他们跟随着孙望,迈着整齐的步伐,沉默地走到校场上时,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周围的其他新兵队伍,依旧是乱糟糟的一片。
屯长和老兵们正声嘶力竭地呵斥着,拳打脚踢地将那些睡眼惺忪、手忙脚乱的新兵们赶进队列,整个校场一片鸡飞狗跳。
而孙望这五十人,却像是一块被烧红的烙铁,硬生生楔入了这片混乱之中。
他们站成五列,身形笔挺如枪,虽然身上依旧是破旧的皮甲,手中的兵器也长短不一,但那股子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纪律性和肃杀感,却让所有看到他们的人都心头一震。
三天!仅仅三天!
这还是那群连左右都分不清的泥腿子吗?
一个身穿重甲,面容冷峻的中年将领,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走到了校场中央。他便是义军的总教头,负责所有新兵的操练和筛选。
总教头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扫过场上数千名新兵,眉头紧紧皱起。
当他的视线落在孙望的队伍上时,那冰冷的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毫不掩饰的惊讶。
他盯着那五十个挺拔的身影看了许久,随即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你就是孙望?”总教头看着孙望,声音低沉。
“是!”孙望抱拳应道。
“不错。”
总教头点了点头,算是赞许。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冷声道:“站得好看,不代表能打仗。是不是花架子,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他伸出手指,在孙望的队伍里随意地点了十个人。
“你,你,还有你……你们十个,出列!跟我走!”
被点到的十个新兵,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瞬间血色尽褪,浮现出难以抑制的恐慌。
他们不知道总教头要带他们去做什么,但“抽查”这两个字,在军营里往往和最危险、最残酷的任务挂钩。
他们好不容易在孙望的操练下建立起来的信心,在面对真正的上位者和未知的命运时,再次开始动摇。
孙望看着他们煞白的脸和颤抖的手,没有呵斥,只是平静地说道:“抬起头,挺起胸!记住你们是谁的兵!别给我丢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股暖流,瞬间注入了十个新兵冰冷的心脏。
对啊!我们是孙屯长的兵!
我们跟着屯长喝粥,屯长把肉给我们吃!
我们跟着屯长站军姿,屯长比我们站得更直!
死都不怕,还怕这个?
十个新兵猛地抬起头,眼中虽然还有恐惧,但腰杆却瞬间挺得笔直!
他们对着孙望重重一抱拳,随即转身,迈着坚定而整齐的步伐,跟在了总教头身后,没有一个人回头。
孙望目送他们离去,随即对李固低声交代了几句,便转身朝着中军大帐的方向走去。
周扬的亲兵认得他,没有阻拦。
一进大帐,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息便扑面而来。
周扬高坐主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下方,吴峰在内的四名百夫长,以及另外几个像孙望一样立有功劳、被特许参与议事的屯长,全都正襟危坐,神情凝重,帐内死一般的寂静。
看到孙望进来,周扬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便将目光投向了沙盘上那座孤零零的城池模型——简阳城。
“刚刚收到斥候的死讯,”周扬的声音沙哑而冰冷,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坨,“朝廷的援军已经出了郡城,急行军而来,最多两日,便能兵临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