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博弈 (第1/2页)一股冷意顺着脊梁往上爬——这批特制火油,绝不能轻易送往前线!乌巢大火的惨状还在眼前晃,要是这东西在曹军大营里出幺蛾子,或是被人用在阴谋里,后果根本不敢想。
可硬扣下来也不行,风险太大。前线指名要的,耽误军机的罪名他扛不起,更会立马打草惊蛇,让幕后的人彻底藏起来。
电光火石间,林凡拿定了主意。他脸上没露半点波澜,对库吏淡淡说:“既然是前线急着用,自然要尽快调运。但这特制火油,储存运输得格外小心。你先按单子备货,本官要亲自检验封存,还得加派专人押运,确保不出半点差错。”
他要的是“拖”字诀,还得“掺沙子”——亲自检验能多争取点时间,加派的“专人”,自然是“暗影”的人或是信得过的“键盘营”老部下,既能在路上盯着,说不定还能查出是谁接收。
“是…是!卑职这就去办!”库吏像得了大赦,赶紧退下去准备。
林凡立刻回了自己的值房,飞快写了两封密信。一封给影老,让他调可靠人手混进押运队,一路盯着火油动向,务必查清楚前线接收的具体部队和人;另一封是以督造司副主管的名义,发往前线中军,借口“确保特制火油效果,避免运输中变质”,“请示”这批火油的具体用途、使用环境和保存注意事项——这理由合情合理,既能拖时间,也能探探口风。
忙完这些,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他知道得做两手准备,万一押运监控没成,或是前线回文打马虎眼,他得有反制的法子。
他又去了甲三号工坊。这会儿这儿早成了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工匠们也习惯了他时不时蹦出些“怪想法”。
“咱们得弄个东西,”林凡把技术骨干叫过来,讲了自己的需求,“一种能混进火油里、看不出来,但能在特定条件下让火油失效,或者…改变它燃烧特性的添加剂。”
他拦不住火油送出,却能试着在里面埋个“后门”。要是这火油真被用在阴谋里,说不定这“后门”能在关键时刻救场。
工匠们你看我我看你,这要求他们听都没听过。但凭着对林凡的信任,还有之前的成功经验,还是扎进去试了。他们用手头现有的物料,试了好几种矿物粉末、植物提取液,看它们能不能跟火油混到一起,又会怎么影响燃烧。
时间紧,林凡也亲自上手,甚至用【Tab】技能盯着物质混合时的细微变化。试错好几次后,终于有了发现:本地有种常见的细白粘土,经过特殊处理,能磨成极细的粉,均匀混在火油里,肉眼根本看不出来。这粉末常温下对燃烧没太大影响,可一旦燃烧时碰到足够多的水汽——比如潮天或者泼水救火——就会迅速结块,盖在燃烧的东西上,把火压下去,甚至闷灭。
“就用它!”林凡看着试验结果,心里松了点。他立刻下令,在要调拨的特制火油里,悄悄掺上一定比例的这种粘土粉,还得确保混均匀了。
两天后,前线中军的回文到了。是曹操幕府发的,语气官样,内容含糊,只说“用于特殊战术需求”,让督造司“按令速办,别耽误”。没提具体部队,也没说详细用途。
这更让林凡起疑了。但他没表露出来,只“照着”指令,把动过手脚的火油和其他常规军械,交给一支混合押运队——里面混了三个“暗影”的好手——往邺城前线送。
押运队走了,林凡的心没放下,反倒悬得更高。他每天靠“暗影”的渠道,急着等消息。
五天后,第一波消息传回来:押运队安全到了邺城外的曹军大营,火油顺利交出去了。接收的是…中军直属的“虎豹骑”后勤单位?!
虎豹骑?那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他们要这特制火油干什么?林凡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事情好像比他想的还复杂。
又过了两天,前线传来个惊人消息——袁尚派刺客夜袭曹操大营,想放火烧连营!幸好巡营的将领发现得早,刺客没得逞,只点着了几座外围帐篷,火还很快被扑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