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计
成计 (第2/2页)几乎是同时,司马懿庄园附近,一名老农在砍柴时,“意外”发现了那块半埋在土里的精美玉牌。老农不识货,只觉得好看,拿到城中当铺欲换几个钱。当铺掌柜眼光毒辣,认出玉牌绝非寻常之物,且纹饰带有明显的江南风格,心中生疑,上报了官府。
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几乎在同一时间,汇入了许都庞大的情报网络。而当负责情报整理的官员,将“吴质府邸附近出现江东细作”与“司马懿庄园附近发现江东信物”这两条信息并排放置时,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联想,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消息,很快被呈送到了曹操的案前。
丞相府,密室。
曹操看着手中两份简短的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烛光摇曳,将他高大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显得愈发阴沉。
“仲达,季珪(崔琰字),你二人怎么看?”曹操将报告推给下首的司马懿和崔琰。
崔琰接过,仔细看完,眉头紧锁:“丞相,此事颇为蹊跷。吴季重(吴质字)虽言行放浪,但对其才学,琰亦有所知,应不至于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至于司马主簿……”他看了一眼身旁垂首恭立的司马懿,“更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未免太过巧合。”
司马懿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那玉牌他从未见过,为何会出现在自己的庄园附近?吴质那边又是怎么回事?他瞬间意识到,这是一场针对他和吴质的精心构陷!布局者心思之缜密,时机拿捏之精准,令人胆寒。会是谁?林凡?他竟有如此能量和胆魄?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与委屈,起身深深一揖:“丞相明鉴!懿蒙丞相信重,委以主簿之职,常感惶恐,唯恐才疏学浅,有负厚望。每日战战兢兢,处理文书,从未敢与外界,尤其是江东有任何往来!此玉牌从何而来,懿实不知情!定是有人栽赃陷害,请丞相彻查!”
他语气诚恳,姿态放得极低。他知道,在曹操面前,任何辩解都不如坦然承认自己的“惶恐”和“委屈”来得有效。
曹操没有立刻说话,目光在司马懿和崔琰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跳跃的烛火上。他生性多疑,这两件事单独看或许可疑,但联系在一起,指向性太强,反而让他觉得有些刻意。是有人想借刀杀人?还是司马懿和吴质真的与江东有所勾连,只是不小心露出了马脚?
“孤知道了。”良久,曹操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此事,孤自有分寸。仲达,近日你便留在府中,协助整理南下荆州所需文书,无事不必外出。季珪,吴质那边,你去问问话,敲打一番即可,不必深究,眼下稳定为重。”
他没有下令抓捕,也没有深入调查,而是选择了冷处理。但这“留在府中”和“问问话”,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表明。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臣(懿)遵命。”司马懿和崔琰同时应道。
司马懿退出密室时,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知道,自己虽然暂时过关,但已经在丞相心中留下了污点。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手段之狠辣,布局之精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必须尽快找出这个人,除掉他!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林凡很快通过影老,得知了曹操的处理结果。没有雷霆震怒,没有立即抓捕,这在他的预料之中。以曹操之精明,不可能完全看不出其中的蹊跷。但重要的是,怀疑已经产生,司马懿和吴质已经被置于放大镜下观察。这就足够了。
“主上,计划初步成功。司马懿被变相软禁,吴质遭到崔琰训诫,声望受损。”影老汇报。
林凡点了点头,脸上并无喜色。这只是第一步,远未到庆祝的时候。他深知司马懿的韧性,这点挫折,不足以将其击垮。
“我们的人撤干净了吗?”
“均已安全撤离,未留痕迹。”
“很好。”林凡沉吟道,“接下来,我们要静观其变。司马懿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一定会反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露出破绽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开始默写《孙子兵法》。他需要借此平复心绪,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权力的游戏如同悬崖走索,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然而,就在林凡以为可以暂时喘息之际,影老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主上,宫中眼线密报,卞夫人近日曾召见太医令吉平,询问……询问丞相头风病近况,以及何种药物可助安神入眠,且……特意问及了药物相克之理。”
卞夫人?询问曹操的病情和药物相克?
林凡执笔的手猛地一顿,一滴浓墨坠落在雪白的宣纸上,迅速晕染开一片狼藉。
曹操的头风病……药物相克……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卞夫人此举,意欲何为?是单纯的关心,还是……隐藏着更深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股寒意,顺着林凡的脊椎悄然爬升。他原本以为,对手只在明处或暗处的朝堂之上,却未曾想,这场权力的旋涡,早已蔓延至宫闱深处,牵扯到那位看似与世无争的夫人。
司马懿的阴影尚未驱散,宫闱之中,似乎又有一张更隐秘、更危险的网,正在缓缓张开。
林凡抬起头,望向窗外沉沉的夜空,心中的危机感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浓重。
这盘棋,似乎比他想象得更大,也更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