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教育为本
第二十一章 教育为本 (第2/2页)这背后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那份细致入微的章程,绝非一个寻常县令能够想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不远处的一间屋舍中,清晰地传了过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声音稚嫩,却整齐划一,充满了某种向上的力量。
李世民猛地转过头,循声望去。
读书声?
在这种地方?
他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这边请。”
那官员似乎早已料到他们的反应,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领着他们朝那间屋舍走去。
屋门敞开着。
众人站在门外,朝里看去。
只见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几十个年纪约莫在七八岁到十岁之间的孩子,正跪坐在干净的蒲团上。
他们身姿笔挺,双手放在膝上,仰着头,跟随着前方一位老先生的教导,一字一句地诵读着《千字文》。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们认真的小脸上,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
这一刻,整个院子的喧嚣似乎都沉静了下来,只剩下这纯粹而又充满希望的读书声,在空气中回荡。
李世民彻底呆住了。
他戎马一生,登基为帝,什么样的大场面没有见过。
可眼前的这一幕,给他的冲击,却胜过千军万马。
教育!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延续与强盛的根本!
他为了让世家子弟之外的人才能有出头之日,广开科举,设立弘文馆,可即便如此,读书识字,依旧是全天下九成九的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奢侈之事。
然而在这里……
在这大唐最偏远的边陲之地……
一群无父无母的孤儿,竟然在免费学习《千字文》?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他转头看向那官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莫非……这孤儿院,便是长田县的官学之所?”
在他想来,也只有这一种可能。
许元或许是用了什么法子,将官学与孤儿院合二为一,以此来节约开支。
然而,官员的回答,再一次颠覆了他的认知。
只听那官员笑着摇了摇头。
“贵客说笑了。”
“这哪里算得上是官学。”
“这只是许县尊定下的规矩,凡是入住孤儿院的孩童,都必须先在这里进行启蒙教育,学一些基础的读写算术。”
他指了指屋内的老先生。
“这位是我们从县里请来的老秀才,专门负责教导这些孩子。”
“包括先生的束脩,孩子们的笔墨纸砚,所有的开销,全都是由我们慈善基金总会来出,孩子们不用花一个铜板。”
“这……”
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这还不是官学?”
“自然不是。”
官员的脸上,再次浮现出那种独属于长田县吏员的自豪感。
“在这里,只是让他们认些字,明些理,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若是其中有天资聪颖,或是对读书有兴趣的,等到了年纪,县里会统一安排,让他们去真正的长田学堂,进行系统的学习。”
“当然,那是要收费的。”
“每人每年……一百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