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型医馆
第二十九章 新型医馆 (第1/2页)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在旁听得也是震惊不已,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不可思议。
他们何尝不知晋阳公主的病症?
那些自诩医术高明的御医们,在公主面前也只能摇头叹息,开出的药方无非是治标不治本的调理之药,从未有人能像眼前这位老郎中一般,一语道破病根。
老郎中面对李世民近乎失态的追问,却依旧面不改色,他轻轻捋了捋稀疏的胡须,深邃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和沉着。
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平稳。
“这位仁兄,这小娘子之疾,并非新发,病根深种,要根治,却不是这般简单。”
李世民的心脏猛地一沉,仿佛从云端跌落,脸上刚刚燃起的希望之光也随之黯淡了几分。
尉迟恭的眉毛也拧成了一团,粗声粗气地问道:
“怎地不简单?难道神医也治不好吗?!”
老郎中没有理会尉迟恭的质疑,目光落在诊床上依旧眉头紧锁的晋阳公主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怜惜。
“这小娘子自幼体弱,身子骨孱弱不堪。如今下重药,虽能速效,却只能压制病症,使其不再发作,却难断根。”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李世民。
“许县令曾言,此类感染之症,欲根除,需一种名唤‘抗生素’之物。”
“抗生素?”
“许县令?”
李世民、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三人闻言对视一眼,皆是面露疑惑。
又是许元?!
许元还懂医术?
还有,这个什么抗生素,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名词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
老郎中看到他们茫然的神色,也不意外,继续解释道:
“此物乃是长田县令许元,从古籍残篇中偶然所得的奇方,经他改良研制而成,据说对寻常的感染之症有奇效,能够彻底根除病灶。”
“只是,此物现如今仍在研制之中,产量稀少,且药效对人各异,并非所有病症都能对症下药。”
他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遗憾。
“尤其你姑娘这旧疾,病因复杂,药效还需精准匹配,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合她的病症,冒然使用,反而不美。”
李世民听完,心中五味杂陈。
希望再次被点燃,却又被现实泼了冷水。
他看向老郎中,眼神顿时有些黯然。
他拳头微微攥紧,但很快又松开,帝王的心智让他迅速接受了现实,转而寻求次优解。
“那……依老丈之见,如今当如何是好?”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老郎中看出了李世民的失望,但眼中却带着一丝宽慰,他轻轻捋须,语气柔和地安慰起来。
“仁兄不必忧心,尽管不能立时根治,但老夫却可先为小娘子调理身子,减轻其痛苦。”
“待她身体稍有起色,再辅以其他温和药方,假以时日,虽不能完全断绝病根,却也能大大减少病症发作之苦,让她能与常人无异。”
“如此,待许县令那‘抗生素’研制成功,且药性稳定,找到适合小娘子的配方时,再行彻底治疗,岂非两全其美?”
李世民闻言,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根治”,但能够缓解兕儿的痛苦,让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对他而言,已是莫大的恩赐。
他当即毫不犹豫地连连点头:“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多谢老丈!多谢老丈!”
李世民心中对这位老郎中感激涕零,这比那些只会开些平庸药方、收着天价诊金的御医不知高明多少。
老郎中见状,便不再多言,他转身走到桌案前,拿起一支细长的毛笔,在几张裁剪整齐的白纸上迅速地写下了一连串的药方。
“按此方抓药,先服三日,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服药期间饮食清淡,忌生冷油腻。”
“行了,去那边交钱吧。”
老郎中将写好的药方递给李世民,并细细叮嘱道。
李世民恭敬地接过药方,心中默默估算着这几服药的价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