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农家无闲人
第 5 章 农家无闲人 (第2/2页)肚子里的孩子很乖。
这些天,一点儿也没有闹腾。
总算是,让她释怀了些。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过去,再次醒来,屋外织布声、翻药材声、鸡叽叽喳喳、鸭子嘎嘎嘎、母猪吭哧吭哧,热闹不已。
但是,李木槿听着,心里却觉得依然宁静、安稳。
在这里,不用担心睡下去一睁眼面前就是一张青面獠牙的丧尸脸、或者不小心被人拖去阴暗的巷子里……
打开门。
家里只有王氏和李厚朴。
王氏在屋里织布,农家的布都是自己织的,很少有出去买。
鱼复县盛产苎麻,苎麻可以制成麻布、麻绳,这里的主妇们基本都会织布,男人们基本都会编麻绳。
李厚朴在院里晒药材。
他脸受伤了,不好出去见人。
这些药材,都是李当归带着两个儿子农闲的时候去山上采的。
等药材积攒多了,李当归会拿到镇上的药铺去卖掉。
李木槿问了一句其他人去哪儿了。
李当归和李川贝去田地干农活去了,前阵子秋收,秋收后忙着抢种晚稻,同时还需要晒稻谷,一家人日夜不分干活儿,终于赶到七月半之前把六亩稻谷都种上了,如今,也还需要除草、灌水、巡田。
有人会问,为什么李当归是郎中还要下地?
穷人家舍不得看病。
如果有什么小伤小痛,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住了,才会找郎中,要是药费太贵,也会选择放弃,所以,李当归并没有忙得每日都得在家等着病患上门。
至少。
李木槿在李家这几天,只看到里正家的长工来买了一副解暑药。
这些年,李当归攒下这些家当,大部分靠的其实是上山采药卖的银钱。
鱼复县多山,红柿村背靠青龙山,青龙山是大宁朝数得上的几座名山之一,绵延几个州,这里虽然只是支脉,但物产也足够丰富。
这边盛产川贝、干姜、黄连、川穹、川乌,天麻、厚朴等药材。
当然,古代知识垄断。
这附近几个村,只有李当归能识别药材。
赵氏则是去割猪草、挖野菜。
李家喂了两头猪、两只鸡和两只鸭,每天需要的猪草不在少数。
李家占地很宽,虽然正经的只有四间屋子,可用茅草搭了一间厨房连着浴房,一个猪圈连着鸡窝、鸭圈,一个柴房连着茅房。
李当归和王氏住正屋。
李川贝和李木槿住左厢房,旁边挨着柴房;李厚朴和赵氏住右厢房,挨着厨房,猪圈则在院门的边上。
在农家,不管大人小孩儿,都没有闲着的。
李木槿也不好意思一直吃闲饭,提出帮李厚朴一起整理药材、晒药材。
李厚朴也没拒绝。
他正在晒川贝母,身上还带着泥,已经干了,估摸着是采了回来一直没来得及处理,她拿起来一根,小心把杆去掉,再把它身上的泥土剥去。
李厚朴见了,感叹:“大姐,爹以前教咱们的,你现在还没忘呢。”
一听。
李木槿一怔。
她会处理药材,是因为爷爷是老中医,从小给他帮忙学会的。
不过,她没反驳,笑了笑默认。
这样也好,不用她找借口解释为什么会处理中药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