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追击英亲王
第207章 追击英亲王 (第2/2页)可最近十来年的时间,根本就没有这笔钱,各地的官道也是在吃老本儿还能够有这样的速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朱慈琅所主持修建的新官道,已经从济南延伸到了德州,现在从南京到德州,靠着四轮马车的速度,每小时也可前进二十里,各地的驿站也在兴建,养了大批的骡子可以供四轮马车更换。
可惜黄得功行进的路途当中没有,想追上英亲王阿济格的话,这路子还长得很。
当一支军队想逃跑的时候,尤其是一支机动性比较强的军队想逃跑,追上他们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在别人看来,黄得功一天之内击溃九千人,俘虏了将近六千人也是非常大的功劳了。
但是在黄得功看来,这种功劳有点拿不出手,人家那里不是八旗骑兵就是蒙古骑兵。
换老子这种叫的最响的将军,最后竟然俘虏了一批投降的汉人士兵。
这算功劳吗?
所以当后方的步兵来了两个连的时候,黄得功就命令手下的军队继续拔营北上。
这些人才睡了两个时辰,但是接到命令之后,大家也知道兵贵神速,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跟随他们的将军继续北上追了。
黄得功自己是军队里的老人,自然知道这种连续性质的追击,对下面的兄弟损伤有多大,这种疲惫没有亲身尝试过,那是没有发言权的。
此刻看到手下的兄弟们没有一点儿怨言,黄得功也咧开嘴笑了。
到底是经过精锐训练的,当初殿下说的没毛病,磨刀不误砍柴工。
以前的大明老式军队,那是一点儿战斗力也没有。
当时殿下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明军队内部的将领还有很多不服气,认为殿下一个毛头小子。或许在文学上有些造诣,但是关于军队的事情那可是一点都不懂,现在这么大言不惭,大明的将来危险。
可是这一系列的胜利之后,那些老学究们都把嘴给闭上,包括军队内部一些不服气的将军,现在也知道谁走的路对了,张嘴闭嘴的我们殿下就是大明的救世主。
斥候兵在队伍前面十里的地方四处侦察,为防止晚上遭受伏击,黄得功共派出一百多名斥候兵。
每个人的身上都携带两颗***,一旦要是发现了大批满清军队,直接点燃了就行,黄得功就带着人冲杀过去了。
几个时辰的时间,对于英亲王的军队来说,那就好像是得到了宽恕一样,后面没有追兵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所以这段时间哪怕是累死也得拼了命往北跑。
因为英亲王的队伍拉得过长,此刻英亲王和一众将军已经到了常山府。
这边正准备休息一下,下面的士兵就来汇报了。
白天被黄得功捣毁了三个营,晚上又被追上了一个……
听说仅仅是汉人步兵,在场的人谁也不着急,但晚上追上的这个却携带一部分从陕甘抢来的各类金银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