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一十三章化生
第四千零一十三章化生 (第1/2页)为了复活徐福,仙人本来要将岛国的千万人口全部变成素材,不过迪妮莎很清楚就算这样也无法复活一个人。
毕竟徐福的记忆已经消失,根本不可能恢复,最多复活一个空壳。
但仙人不管,复活徐福是他们的理想,是他们努力的目标。理想这种东西就不可能否定其可能性,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尝试。
就算迪妮莎说不可能恢复记忆,仙人也不会相信,因为他们的人生只有这么一个目标,没有停止的必要。
毕竟人活着本来就没什么意义,都是自己找意义。仙人找到了,不管别人如何否定,自己也要坚持到底。
找到了目标,不去实现的话,又如何知道实现不了?
就好像《fate》里的红a,也就是成年的卫宫士郎,他想要成为正义的伙伴。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秒,才意识到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少年卫宫士郎也是用这个理由反对红a,说他坚持到最后才后悔,那自己也要坚持到最后。
都坚持到断气前的一秒了,死后后悔又算什么呢?只要活着的时候不后悔就行了。人生能一直坚持到断气,哪怕失败了也无所谓,因为人生已经结束,比很多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后悔强多了。
有一个理想,还有实践的力量,而且还能得到一定的正反馈,坚持到最后,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哪怕最后理想被证明无法实现,人生也结束了。
仙人如果被打死,也算是人生圆满。
极乐岛的开荒开始,虽然怪物被杀了不少,但还有一些怪物可以利用,用来耕地。
怪物耕地,这画面让人想起了《三体》的最后,在小宇宙里,用机器人耕地。机器人用锄头耕地,非常有赛博朋克的感觉。
可谓是皇帝用金锄头,高科技用机器人,玄幻文明用仙兽,克苏鲁文明用怪兽……
迪妮莎见了都觉得违和,觉得可以用科技合成粮食、用仙法变出粮食,这种用科技取代人类,却依旧用人类的方法耕地的画面,就很不科学。
说到底,耕地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土地里的养料,最后长出果实。为什么不直接用科技把原材料合成粮食呢?
以《三体》科技的水平来说,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但还是用机器人耕地。
用气能不能制造出粮食?肯定也可以,但还是用怪物耕地。其实用气不但可以产生粮食,还能产生淡水,只是过程非常复杂。仙人虽然可以能制造怪物,制造外丹,但还有很多的东西无法建造。
气的研究是任重道远,也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决定了,去东大寻找更多经书。”将军要长生,要建立自己的研究,需要经书,他决定去东大进货。
胎息术、周天术、房中术等等修炼方法还只是人的修炼,外丹术虽然已经涉及气的改变,但在极乐岛上生物样本有限,所以造出的怪物非常有限。
东大已经在研究自然产物之间变化的规律,比如草枯萎了,气会去到哪里?气会变成虫。虫死了,气又会去往哪里?气会融入鸟……
东大追踪一道气,探索自然之气的循环,并且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当然东大研究气,也是为了长生。
这种气的循环,被称为‘化生’,不是卵生,也不是胎生,而是自然之力循环而生。一道气在自然循环中是有规律的,有自己的循环圈。
一个循环圈被称为理,大自然有很多的循环圈,所有的理合在一起就是天理。
杜兰知道说到底还是要算力,说道:“越是复杂的东西就越是需要算力,人类的算力太弱了。学个数理化都很完全掌握。学海无涯人生有涯,就是因为人类的算力太弱,根本无法记住所有知识,更不可能计算万物之间的关系,做不到‘察觉周天之事,遍识周天之物’。就和工业一样,一开始工业的内容不多,日不落一个岛国的人口就足够了。可是随着内燃机、电子信息的发展,工业门类越来越细分,人口就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口,根本无法掌握工业。而一个人掌握一个门类的专业知识已经很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懂得五百多种工业门类的所有知识,人类的算力有极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