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七十九章窥探未来
第四千一百七十九章窥探未来 (第1/2页)觉者、愚者、外道。
君子、乡愿、小人。
上士、中士、下士。
……
没人会认为自己是小人,都认为自己是君子。欧阳修认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但问题是谁会认为自己是小人?君子又要不要钱呢?所以单纯地认为君子和小人,一个为了道,一个为了利显然是粗糙的。
君子和小人在很多时候手段都差不多,只是目标不一样。而且双方的观点也都有道理,就好像要不要王安石变法,支持者可以说出一百个优点,反对者可以说出一百个缺点,都是很有道理的。
最后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说对方是小人,自己是君子。支持变法的王安石很努力,但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一样努力19年编撰《资治通鉴》,想方设法夹带私货,贬低历史上的各种变法,也很努力。
双方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旗鼓相当。
但大家总是会忽视乡愿的存在,好像这个世界只有君子和小人,只有觉者和外道,其实还有乡愿和愚者。
他们也是不小的问题,不管是变法还是不变法,士大夫的地位都是牢不可破,不影响他们的利益。同时他们还会不停地许愿,要求更多的利益,得不到就是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
天道也是意识到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对手不只是外道,还有愚者。但改变愚者是很难的,要是简单,释迦摩尼就完成了,世界也不会这样了。
天道说道:“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说愚者是躺平许愿之人,那么觉者要是满足他的愿望就是纵容愚者的懒惰。觉者要是不满足他们的愿望,又会让愚者倒向外道。觉者应该怎么做才能开悟愚者?”天道苦恼地说道:“我的磁场也无法给出答案。”
磁场可以用来创造和破坏,却也无法把所有人都变成觉者。如何才能启发愚者,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天道很是苦恼。
杜兰说道:“觉者通常是先把话说明白,让愚者自己选,等愚者吃亏了,悔悟了,就让他加入觉者。如果愚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获成功,那觉者也无可奈何。你不能说愚公移山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愚公不算愚者,他并没有走捷径,也没有舍本逐末,更没有骄傲自满,只看眼前利益。”天道说道:“佛教中的愚者通常都是自以为是、没有耐心的人。比如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年轻的愚者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所有的驾船知识,就急不可耐地下水,结果遇到风浪,没有应对经验,淹死了。还有一个故事说一群愚者找了一个向导,后来遇到了风暴,他们认为应该献祭一个人平息老天爷的怒火,于是杀了向导,结果全部迷路而死……”
“这也说明了没人认为自己是愚者,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所以要让愚者认识到自己是愚者,只能通过失败。如果愚公失败了,那么愚公就是愚者,智叟才是觉者。觉者很难用语言说服愚者,只能以胜败论觉者和愚者。”
天道说道:“那会造成很多的损失,特别是如果愚者使用磁场的话。”
“这就是所谓的试错成本,以前没磁场的时候,试错成本就不小。但没办法,就是要允许愚者试错,才能让他们有所转化。愿意试错的愚者已经很不错了,更多的愚者宁愿许愿也不试错。那些愚者更加难以改变,不过此类愚者的影响力很小。”杜兰说道:“总之想要推广道义,发展地球,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就是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天道说道:“哎,越是艰难,越是难以吸引愚者。愚者看到如此艰难,更愿意走捷径,更愿意许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