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诡三国 > 第3806章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第3806章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第3806章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第1/2页)

在张辽带着骠骑人马冲进了南城的瞬间,陈群是错愕的,他完全没想到南城会这么容易失陷,因为他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大汉旧有的体制里面,或者说停留在骠骑军没有围城之前。
  
  民众百姓想要从乌合状态进化到公民共同体,无疑是极难的。
  
  这一点毫无疑问,越多的百姓民众聚集在一处,便是欲望交迭,想法纷呈,有人会遵守秩序,也有人会千方百计的插队捞便宜。
  
  陈群管理了邺城很长时间,他明白这一点。
  
  缺乏共识的群体是涣散的,所以陈群并不担心邺城的这些『愚民』会做什么,但是偏偏在这个瞬间,或者说在这个短暂的内外力的作用之下,陈群眼中的这些『愚民』形成了『集体信仰』!
  
  即便是这个『集体信仰』是短暂的,未必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被欲望支配的,但是这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就完全超出了陈群的想象。
  
  『信仰』,或者叫做『信念』,是中性的,有好的信仰,当然也有坏的。
  
  饥饿驱动的欲望,在这一刻成为了南城百姓民众的『集体信仰』。
  
  如果仅仅只是潜藏的欲望,那么或许也问题不大。
  
  比如古今中外的百姓民众都喜欢钱,都有物质欲望,也是某一层面的『集体信仰』,但是未必所有社会,所有国家都会产生大规模零元购……
  
  历史证明,没有理性的法治和公民精神作为根基,『集体信仰』很容易演变为『集体疯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在于其民众是否拥有一个统一的『集体信仰』,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够作为自由的、负责任的公民,通过理性和对话,共同构建和维系他们的公共生活。
  
  崔琥恰巧在这一刻,点燃了邺城底层民众百姓的欲望,推动形成了短暂的『集体信仰』——
  
  『冲出去!有吃的!』
  
  驻守南城城门的曹军兵卒,就像是冰块溶解在了汹涌的海水之中。
  
  冲出了邺城的百姓民众,很快就在炊烟食棚当中迷失了自己,停留了下来,在左一口右一口的食物里面渐渐的消弭了欲望……
  
  『集体信仰』又在喝下去粥的瞬间,消失了。
  
  可这么一个点上爆发出来的力量,导致邺城南城易手!
  
  秋风裹挟着南城方向的喊杀声与焦糊气味,一阵阵地扑打着北城上的曹氏军旗。
  
  陈群在一队亲兵的死命护卫下,狼狈的逃回了北城,铠甲上沾染着不知是自己还是敌人的血迹,平日一丝不苟的发髻也已散乱,几缕灰白的发丝黏在汗湿的额角。
  
  陈群扫过身后那些如同潮水般溃退下来的曹氏兵卒,又望向远处南城冲天而起的火光,听见越来越清晰的骠骑军号角和马蹄声,一颗心直往下沉。
  
  『关闭通道!快!落下闸门!垒塞门洞!毁了节桥!』
  
  陈群的声音因急促而显得有些尖锐,他指着连接南北城的那处高大通道入口,以及架构在南北两城的阶梯,对着负责此地防务的军校嘶声下令。
  
  早在分隔两城之时,陈群就已经有安排了出现『万一』便是隔绝南北的预案,但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沉重的包铁闸门在绞盘的刺耳呻吟中轰然落下,激起一片尘土。
  
  来不及抢进来的曹军兵卒被关在了外边,愤怒且徒劳的拍打着千斤闸。
  
  当然,最为悲惨的是只进来『一半』的……
  
  就像是咔嚓一声咬下了一口苹果,然后发现半条虫体,浆汁浸染四周。
  
  陈群喘着气,指挥着兵卒将早已准备好的沙袋、条石等奋力推向门后,拥塞门洞,试图将这通往北城的最后通道彻底堵死。
  
  做完这一切,陈群片刻不敢停留,在亲兵簇拥下,疾步赶往丞相府。
  
  沿途,北城的景象与刚刚经历血火的南城恍如隔世。
  
  虽然街道上兵马来往调动,气氛紧张,但那些高门大宅之内,隐约仍有丝竹之声透出。
  
  关上门,似乎就可以将所有的喧嚣拒之门外。
  
  陈群似乎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可是他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丞相府内,更是灯火通明,暖香袭人,与外界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
  
  曹丕并未端坐主位,而是如同困兽般在铺着精美西域地毯的内厅之中来回踱步。
  
  他身上的锦袍有些凌乱,冠冕也歪斜着,脸上失去了往日刻意维持的冷峻,只剩下无法掩饰的惊惧,以及伴随着惊惧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先陈群一步传递回来的消息,让曹丕真切的感受到了恐惧。
  
  难言的恐惧。
  
  不是说好了邺城坚固,足以抵御骠骑军么?
  
  不是骠骑军都没有重型攻城器械么?
  
  为什么南城就陷落了?
  
  那些贱民怎么敢反叛?
  
  怎么敢?!
  
  封建统治者在听闻百姓暴动或是起义时,表现出的不敢相信,不愿承认,并非说是他们简单的愚蠢或迟钝,而是一种根植于其阶级立场和心理认知的本能反应。
  
  因为在董仲舒的叙事下,封建皇权的合法性建立在『天命所归』和『君权神授』的基础上,
  
  统治者是『天子』,百姓是『子民』,因此民众起义在根本上挑战了这套合法性叙事。相信或是承认百姓的起义,就等于承认天子失去了天命,君父被子民所背弃。也就等于是承认自己的统治出现了根本性的、法理上的失败。
  
  而且大多数的封建统治者的生活,是和社会底层完全脱节的,他们的认知决定了他们无法理解百姓起义的真正根源。
  
  对于皇帝、贵族、官僚、以及储备官僚,也就是各种砖家来说,百姓民众所提供的赋税、劳役等等,是维持国家运转和他们奢侈生活的必需品。他和他们的家族所获取的财富,远远超过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所以他们无法真切体会一个百姓民众在赋税压垮全家、劳役夺去春耕时间时的绝望。他们认为百姓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就不会,也不应该造反。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精英眼中,民众是分散、愚昧、软弱、可供欺骗和驱使的乌合之众。他们不相信这些草民能有组织、有纲领、有勇气来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暴力机构。
  
  曹丕也是如此。
  
  当他听到了邺城南城暴动,导致城门失守,骠骑军冲进南城之中的时候,他陷入了『认知失调』的状态。
  
  即从原本『邺城铜墙铁壁,丞相世子英明神武,百姓兵卒如臂使指』的虚妄之中,察觉到了『百姓民众,兵卒军校正在反叛,或是将要反叛』!
  
  这种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的,剧烈的冲突,让曹丕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强烈不适。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最简单的方法是否认或曲解现实——
  
  见到陈群进来,曹丕几乎是扑上前去,一把抓住陈群的手臂,指甲几乎要掐入陈群的肉中,声音颤抖:『长文!南城……南城当真……当真是……』
  
  陈群稳住呼吸,躬身说道:『世子恕罪……南城……因崔琥叛逆,勾结乱民,一时不慎……为骠骑所趁……然!我军主力未损,已成功退守北城!』
  
  我军已经成功的『战略转进』了!
  
  其实别看陈群之前指挥若定,似乎是鬼谋深算,但是在当下,他和曹丕的心理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在给自己的错误寻找理由和借口。
  
  陈群语速极快地为曹丕,也仿佛是为自己分析着局势,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镇定,『世子请看,北城地势高峻,墙厚池深,武库粮仓,十之七八皆在于此!我军精锐,亦多集于此地!骠骑军虽侥幸入南城,然南城有何?不过些许饥寒交迫、无知顽劣之民耳!某已经令人拥堵城洞,断了节桥!骠骑军攻不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