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四七六章 活力

第一四七六章 活力

第一四七六章 活力 (第1/2页)

晓白:
  
  你好。
  
  我在陕北的黄土高原想你。
  
  在京城站上车离京,知青们一路欢声笑语,经长安中转北上,来到了一片黄色的天地中。
  
  算我和大勇在内,共有三男七女,被分到了林县和川公社白店村。我们住的是窑洞,听说以前还是地主的家。因为年久失修,四处漏风,我的木匠手艺有了施展的地方,我也向大队干部自荐了手艺,今后也可以给乡亲们打家具赚钱,生活应是无忧。
  
  这里极度缺水,白店村的人都说托生的命不好,如果远上十里,他们也能有随用随取的水。是的,白店村取水要走十里山路。
  
  ……
  
  你在部队还好吗?你说你会做军医,这是一个不能停止学习的职业,想来你很累吧,劳逸结合,注意身体。
  
  可以来信与我说说你在部队的生活。
  
  晓白,我在陕北的黄土高原想你。
  
  知名不具
  
  内蒙某部,周晓白收到信的第一时间,就躲起来看着信。看完之后,心里既美滋滋,又满怀对王言生活现状的担忧。
  
  “干什么呢?”罗芸悄悄凑了过来。
  
  受到惊吓的周晓白激灵一下,转头看到是罗芸,这才没好气的拍了她一下:“人吓人吓死人,不知道啊?”
  
  “是王言来的信吧?”罗芸笑嘻嘻的大致看了一眼,“晓白,你好,我在陕北的黄土高原想你,哎呀,肉麻死了……”
  
  眼看周晓白要恼羞成怒了,她赶紧说道,“不过你还别说,晓白,王言这字写的真好看,龙飞凤舞的,还有大有小,看着特别舒服,跟画似的。哦,对,王言本身就会书画,我又想起他给你爸画的那幅长征了,真好看!”
  
  “那是!”周晓白满意了,“来过我们家的人,都说那画好,字也好。有一天我爸还把画摘下来了,送到了海子里,拿回来高兴了半个月。”
  
  周晓白的父亲级别也很高了,是二百号以内的大人物。然而便是这样,也并非总进海子的。他爹也只是次一级的决策层,并非是核心决策层。
  
  再加上相对来说,还是内部治政的问题更多些,他爹是部队系统的大忙人,平日里也难得进海子几趟去汇报工作。
  
  罗芸继续捧哏:“那确实厉害,不过王言本身也是挂了号的人了。对了,他在陕北那边怎么样啊?”
  
  “苦啊。”周晓白碎碎念的将王言描写的信里的情况说了一下,转而说道,“王言说他带着相机过去的,等把照片洗出来,到时候随信寄给我,让我也看看陕北的风物。下午咱们去照相吧?我看很多人入伍第一件事就是拍一张军装照,我也照一张,给他寄过去。”
  
  “好啊,你不说我也想照呢,多照几张,给家里也寄过去。”罗芸利己了些,但是在给周晓白提供情绪价值的事情上,一直都很在行。
  
  在原剧中,因为推荐去军医大学进修学习的名额,她算是背后说小话了。因为她跟袁军搞对象,又不想让人知道,就让周晓白认了这么个事情,在部队首长问起的时候,她也没有辩解,导致因为影响的问题,使得周晓白没能第一时间去上大学。
  
  当然,周晓白的家庭在那里,这件事对周晓白的影响很有限,不过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从这个方面来说,罗芸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人家也清醒的很,她就是知道对周晓白几乎没影响才做的。
  
  真说起来,她是有些着急了。忍着晚两年,又不得罪周晓白,之后周晓白也一定会帮助她的,这段友谊还能留存住,在之后的人生岁月里持续发挥作用,对她的助力是要更大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罗芸家里也是有人脉的,只是没有那么顶尖罢了,没有周晓白那么硬,是赚是赔,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周晓白珍重的将王言的来信收好,赶紧跑去照了相,甚至加了急要快些将照片洗好,她要早些给王言发过去……
  
  此时的王言却是又一次来到了县城,一路照相来到了照相馆。
  
  这家照相馆有三个人,摄影师老赵,副手老李,以及一个学徒工,听老赵说家里是县政府的干部……
  
  没用老李、学徒工插手,老赵在对着灯光了看过了王言冲洗过的胶片以后,就亲自上手给王言放大照片。
  
  老赵是老摄影了,虽然更多是肖像,但基础水准是在线的,对技术有了解,有着一定的审美能力,他知道王言是个摄影高手。
  
  弄着镊子夹着放大好的照片,老赵啧啧称奇:“拍的真好啊,王言,你的照片比市里的人都强,我看你都能拍电影去了。”
  
  “哈哈,承你吉言,以后我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门路,能混进制片厂。”王言指着一大堆的照片,“这几张再给我多放大一份,这几张要快,不行你扇扇风,来回行路百里,我进趟城可是不容易,一会儿我就得把照片寄出去。”
  
  “行。”
  
  老赵点着头,初次见面他就对王言印象深刻,真懂摄影,能说会道,和善的很,出手还大方。时隔半个月,见到了王言的摄影成品,自然是更加的认可了。
  
  “对了,王言,我听说你还是个木匠?”
  
  老赵的话让王言挑了挑眉:“怎么听说的?”
  
  “你不知道啊?”
  
  看见王言摇头不解的样子,老赵笑道,“你们大队在县里也挺有名的,每天都有人拿着炕桌来县城,见人就问打不打家具,说你手艺好,以前在京城都是做家具卖给洋人赚外汇的。”
  
  “我以为乡亲们都是去周围的大队了,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来县里。”王言忍俊不禁。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白店村已经算是开始了家具翻新的业务。这是在王言做好了村里要结婚的年轻人的一个柜子之后,成品的柜子放在那里,真是让人看的热切,乡亲们一个个的摸着柜子羡慕的很,主家更别说了,嘴都合不拢咧。
  
  听说还请了未来对象过来,亲自看了看柜子是否满意,结果自然是不需多说,满意的不行。尤其听说这个柜子都是能出口赚外汇的,更是高兴的很,有面子咧。
  
  当然实际上是不能的,因为木料的材质还是差了许多。但手艺能出国,却是没毛病的。
  
  白店村穷的很,没人愿意嫁过来,凑够三十六条腿的木料都是大出血了,能挣面子的事儿可不多。这也让大家伙都看到了赚钱娶媳妇的希望,尽管挺微弱的。
  
  王言做的这个活计,就算是白店大队的副业了。老老刘专门带着大队干部,跟王言谈了之后的分配问题,毕竟要大干一场,还是要提前讲明白的。是人都要面子,陕北的汉子更是响当当,总不好最后弄成分赃不均的丑事让别人笑话一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