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阿什凯隆之战
第九百四十一章 阿什凯隆之战 (第1/2页)“愿上帝保佑你们,勇敢无畏的骑士们,阿门。”
超过十万名欧洲信徒对远东局势的干涉,被冠之以正义光明的理由。
教皇称这次军事行动为阿什凯隆之战。
大约六百多年前,也就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埃及法蒂玛王朝与欧洲十字军在巴勒斯坦阿什凯隆附近爆发了一场决定性战役,最终十字军获胜,史称阿什凯隆之战。
如今,欧洲国王和教徒们将要重现十字军东征故事。
他们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反齐同盟,志在推翻暴君刘玄统治,结束齐国激进的政治改革。
齐国皇帝刘玄被认为是所有不幸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刘玄,没有刘玄一意孤行,齐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全球灾祸之源。
教皇和他的信徒们坚信,异教徒刘玄是撒旦降临人间的恶魔——因为只有撒旦才会拥有消灭一亿人口的狂妄计划。
国王们则把齐国看成了某种威胁,对现有制度秩序的威胁,总之现在无论世俗力量还是宗教势力,所有人都希望刘玄尽快去死。
欧洲人希望齐国能够回到原本的位置,继续成为欧洲民主在远东的样板,而不是异化为欧洲人不理解的国度,正如同克苏鲁一样,不可名状之物乃是世间最恐怖的存在。
正式出兵之前,教皇给参战的信徒们发放了赎罪券。
教皇向他的信徒们承诺,只要能击败“异教徒”猖狂的进攻,他们的灵魂便能升入天堂。
虽然赎罪券这东西充满宗教时代的古典色彩,骗术幼稚可笑,然而架不住信徒人数众多,几亿人口中总有些人愿意相信这套把戏。
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教皇取消了齐国境内所有传教士传播福音的资格,也就是说如今齐国境内的传教士们一夜之间都将被上帝抛弃。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谁让这些传教士都是撒旦的帮凶呢?
最让天心城方面难以接受的是,欧洲出口齐国的粮食、煤炭开始急剧减少,出口数量从原先的每月五千艘商船锐减至三千艘不到,接近先前的一半。
按照乔治国王的说法,这样做是为了给天心城方面一个小小的震撼。
天心城方面绝望的发现,由于英国的卡脖子,他们连一点反制措施都没有,当然,除了抗议。
国内粮食供应只能保证七成百姓吃饱,如果英国人加大禁运力度呢?大齐各地会不会饿殍遍野?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帝国的粮食供应将严重不足,也就是说会有很多人面临挨饿。
不过天心城内的一些清流们昂首挺胸,表示饿死不吃欧洲粮,正所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在过去三十年间,正是欧洲出口到大齐的堆积成山的粮食,才让他们活到了现在。
刘玄和他的心腹大臣们意识到,如果粮食持续匮乏,骚乱将无法避免。
可怕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
维持天心城统治已是难事,刘玄念念不忘的,却是他的新政。
不如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淘汰一亿低端人口。
如果欧洲各国能团结一致,实现对齐国的粮食全面禁运,大规模饥馑造成一亿人口损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英国国王老乔治不忍民众遭受饥饿,不忍见到帝国出现大规模的灾荒,所以国王和他的欧洲亲戚们达成了某种默契,那就是给粮食禁运制定一条底线。
底线就是不能饿死超过一百万齐国民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