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节-第七行星
第1347节-第七行星 (第2/2页)仔仔细细的分辨了十几分钟后,陈非终于辨识到4点钟方向,距离600公里,距地表的深度约150公里的位置有大量的怪物异常聚集。
在正常情况下,为了避免消耗不必要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种巢”都处于类似于冬眠的休眠状态,距离恒星越远的生物天体,休眠情况就越普遍,“种巢”孵化出来的生物战斗兵器除非有作战投放的需要,否则数量也仅限于正常警戒的程度。
奴役种族们则负责日常维护“种巢”和对生物战斗兵器的管理及驱使,为寄生种们充当牛马,数量往往也不会太多。
除非遇到生死大敌或者是重要的战略行动,“撒加利”文明的这种特殊社会结构一般不太会出现非常繁荣的一幕,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维持着精确的资源消耗,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远远胜过苍穹星和蓝星。
所以这些怪物们的异常大量聚集,被“苍穹之主”一行人吸引的概率很大,当然确认的最好方法,还是赶到现场。
辨识好大致的位置后,陈非投放了上百艘小型飞舰,载着大量战斗机械人,一边探路,一边抵近预定的目的地。
飞舰群沿途扫描地形,寻找通路,必要时直接轰开一道通道,生物材料分隔出来的大大小小空间,对于材料的利用效率很高,但是面对火器和磁轨武器的轰击却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仅仅几击就被轰出一个大缺口。
有的小型飞舰或许会被被惊动后,蜂拥而至的生物战斗兵器纠缠住,有的小型飞舰则钻进了死胡同,由AI选择原路返回或者是强行轰开一条路,有的小型飞舰闯入大型“种巢”范围内,惊醒了大量的生物战斗兵器,爆发了战斗,甚至被击落,也有的小型飞舰偏离了预定航向,渐行渐远,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抵达最初的目的地。
尽管出发的方向一致,可是上百艘小型飞舰在渐行渐远后,却彼此逐渐拉开了距离,飞行路径就像扩张似的不断发散,前往不同的方向。
生物天体内部的复杂结构堪比迷宫,堆迭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空泡由自然生长而成,完全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即使是在这里生活了多年的奴役种族也未必能够摸清楚。
“苍穹之主”一行人失陷于此,这种迷宫般的复杂地形如果利用得当,地利为己所用,坚持这么些时日未必没有可能。
救援队也搭乘了一艘小型飞舰,依照已探明最接近于目的地的航线,当抵近到50公里距离时,视野就被密密麻麻的怪物群所填满,不光是在地面上爬的,还有在半空中飞的,体型大的怪物堪比巨龙,体型小的也有拳头一般。
“前方的怪兽数量超过了20万,看来只能稳扎稳打了。”
陈非选择让小型飞舰提前着陆,一边报告给救援队的蛮族领队,一边准备投放作战兵力,稳扎稳打的强推过去。
敌方数量已经过万,光靠一路偷偷摸摸的穿插进去,难度堪比天方夜谭。
强撑着头晕目眩搞了一节,脑袋晕的不行,就像灌了水泥一样,想要多动一动,想一想,立刻就动不了,如同被装进了一个筐里,挣扎不出去。经常性的打错字,不自觉的打错,明知道不对,下次还是会敲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