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吕洞宾的傲,春瑛的恨!
第22章 吕洞宾的傲,春瑛的恨! (第1/2页)“你天资根骨,悟性信念都没问题,之所以会有瓶颈,主要是因为你有一场成仙命劫。”
秦尧抬手打开一坛烈酒,闻着坛中浓烈酒香,脸上不禁绽放出一抹欣喜笑容。
“成仙命劫?”吕洞宾眨了眨眼,似懂非懂:“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必须度过这场劫数,才能羽化登仙。”秦尧痛饮一口酒水,旋即言简意赅地说道。
“这所谓命劫,是所有修行者成仙都要面对的劫数吗?”吕洞宾追问说。
秦尧摇了摇头:“不,倘若如此的话,那么这劫数就该叫做仙劫,而不是命劫。
这个命字很关键,指的是天命,惟有拥有天命的人,才有资格渡命劫。
而当天命之人度过命劫后,成的仙既不是人仙,也不是地仙,直接就是天仙,相当于跨越了两个大境界,从这方面来说,远超一般修仙者。”
“这么说来,倒也公平。”吕洞宾喃喃说道。
秦尧失笑:“哪看出来的公平?我讲的分明是不公!你可知有多少仙人被卡在了人仙境界不得晋升?而天命之主,仅需度过一劫,便能晋升天仙,这叫公平?”
吕洞宾:“……”
按照师父的这说法,天命之人貌似占了天大的便宜。
想到这里,他顿时激动起来,满脸笑容,兴致勃勃地问道:“师父,我的命劫是什么?”
秦尧也不卖关子,直率道:“情劫。”
“情劫?”吕洞宾面色微怔,旋即问道:“这劫数怎么过?”
“先拿起,再放下,最终释怀。”秦尧在这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一语道破过情关的关键。
当然,话说回来,他自己并没过这情关。
而是在来到这情关前时,直接选择了绕路而行,压根不折磨自己,更别说内耗了。
“我不明白。”吕洞宾问道:“既然已经拿起来了,又为何要放下?”
“因为有不得不放下的理由啊。”秦尧回应道:“比如说,为了捍卫正道,为了降妖除魔,为了天下苍生。”
吕洞宾眉头微蹙:“不放下就没办法捍卫正道,降妖除魔,守护苍生了?”
他这还真不是在抬杠,是真的不理解。
秦尧笑了笑:“人也好,仙也罢,精力总归是有限的,选择这个,就意味着会冷落那个。
我举个例子,隔壁县城,蛟龙作祟,正在屠戮百姓。偏偏这个时候你妻子在临产,你是去铲除蛟龙,还是在家里守护妻子呢?”
吕洞宾:“……”
半晌。
他摇了摇头,再度开口:“这种情况应该很极端吧,正常情况下……”
“不,这就是正常的情况。”
秦尧打断说:“所谓命数,就像一个人写了一个故事,故事走向便是主角的宿命。
鸿钧执笔,以天道为书,写了一个个有关于天命之主的故事,在故事中,这种情况一点也不极端。
你想要改变,试图逆天改命,这才是最极端的想法。
事实上,你能做主的,只有故事线框架之外的东西,比如说在书中没有的。
说的再详细点,你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睡觉前在想什么东西。
此为,大势不可改,小事却可变。”
吕洞宾默默思索着这番话,忽然问道:“如此说来,那天命之人岂不是很可悲?”
“你啊,又错了。”
秦尧摇头:“天命是有时效性的,比如说玄奘西天取经,在取经这段时间内,他是天命之人,命运受限于命数。
但在取经之后,他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便不再是天命之人了,未来的人生也被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取得的成就,更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你觉得可悲?”
吕洞宾缓缓眯起眼眸,道:“那有没有人,在天命时刻之内,就完成了逆天改命的壮举呢?”
“有。”秦尧道。
“谁?”吕洞宾满脸惊喜地问道。
秦尧却摇了摇头:“不能说,说则有祸。”
其实,还能是谁?
当然是他这位酆都帝君了!
不过万一他说的话被天心感应到了,刺激到了拥有“持笔”权力的鸿钧,再给自己编一段“天命”怎么办?
现如今形势一片大好,不出意外的话,东游记结束之前就能完成伐天大业,他才不想节外生枝……
然而吕洞宾年轻气盛,却没有自家师父的这份心性,当即自信地表示:“既然有古人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也一定可以!”
秦尧眉头一竖,轻喝道:“别乱说话!对于普通人来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而对于天命之人来说,举头三尺有天道。”
吕洞宾压根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只以为师父不相信自己:“师父,我对自己有着充足自信。”
秦尧:“……”
为防止“天道”给他加难度,他只好紧接着呵斥道:“你这不是自信,是狂妄。若你不服,我便以造梦术让你尝试一下如何?”
“好啊。”吕洞宾怡然不惧,道:“我该怎么配合您?”
“闭上眼睛,放松心神即可。”秦尧回应说。
吕洞宾当即席地而坐,紧闭双眼,双手自然下垂在双腿膝盖处。
秦尧抬手施法,轻轻一指,一道金光顿时飞出指尖,径直没入吕洞宾头顶。
不多时。
吕洞宾发现自己来到了一条长街上,但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为何会在这里。
于是,他便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思,转动折扇,慢悠悠地行走在人潮人海中。
转过一个路口,他倏而发现街道边围了一圈人,抱着看热闹的想法,他也挤了上去,不曾想实情却是一美貌少女正在卖身葬母。
这时,一名腹大如球,面容凶恶的富商出现,要以极其廉价的价格买走少女。
吕洞宾正义感发作,横插一杠,提价抢买,随后又与少女一起埋葬了其母,自此便有了一个叫小白的侍女。
最初,吕洞宾只是想给小白一条活路,所以留其在家中做工,但相处日久,他发现这女孩不仅温柔贤惠,而且对自己是真的用心,上心,关心。
于是在这种持之以恒的照顾下,他便喜欢上了对方,双方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