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鸿门言语暗交锋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鸿门言语暗交锋 (第2/2页)“孔大人,丁尚书,赵尚书,黄尚书......诸位大人的金玉良言,真是......真是让晚辈茅塞顿开,又如醍醐灌顶啊......”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不瞒诸位大人,晚辈离京之前,丞相确实再三叮嘱,要以稳定为重。晚辈也深知,京畿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
苏凌话锋一转,又露出几分年轻人的“为难”和“野心”。
“只是丞相亦对晚辈寄予厚望,希望晚辈能......有所作为,能真正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能替丞相......分忧解难。”
他这话说得极其巧妙,既认同了“稳定”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丞相希望他“有所作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则是暗示他手握“尚方宝剑”,不会完全妥协,最后落脚在“替丞相分忧解难”,更表明他的最终效忠对象是萧元彻,而非在座任何人。
这种模棱两可、若即若离的态度,反而让孔鹤臣等人更加捉摸不透。
这苏凌到底是想查还是不想查?是想大查还是小查?是只想应付差事,还是真想搞出大动静?他究竟是初出茅庐容易被忽悠的愣头青,还是扮猪吃老虎的深沉角色?
苏凌看着众人脸上变幻不定的神色,心中暗笑,决定再添一把火,加一点迷雾。他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神秘的、近乎天真的笑容,压低声音,伸出两根手指道:“当然了,诸位大人的盛情和对晚辈的提携之意,实在令苏凌感动,那苏某也就多说几句吧......丞相此次让苏某回京,更是请了圣旨,让我做什么京畿道黜置使,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差事,交给晚辈去做......这第一嘛......”
苏凌故意地拉长了声音,果然看到在场的众人皆是神色一凛,不由自主地听得认真起来。
苏凌心中暗笑,继续忽悠道:“晚辈离京前,丞相私下给了晚辈一份......名单。”
“名单?”
孔鹤臣瞳孔微缩,丁士桢端着酒杯的手顿住了,赵胥礼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连黄炳琨都竖起了耳朵。
“是啊......”
苏凌一副“我说漏嘴了”的样子,随即又故作神秘地摆摆手,“不过......丞相嘱咐了,这份名单......仅供参考,让晚辈自行斟酌......主要是......关注一些近年来考评优异却晋升缓慢,或者......有些特殊背景、与某些陈年旧事可能有所牵连的官员......丞相说,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不一样的突破口呢?”
他这番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抛出“名单”这个诱饵,让他们紧张;又说“仅供参考”、“自行斟酌”,让他们无法确定名单的具体内容和指向;最后点出“考评优异却晋升缓慢”、“特殊背景与陈年旧事牵连”,更是让他们心惊肉跳,疑神疑鬼,看谁都像丞相名单上的人!
这名单到底指向什么?会不会指向他们一直拼命掩饰,害怕暴露的四年前那场赈灾?
还有,萧元彻怎么会有这样一份名单呢?而且还恰巧地交给了苏凌......
难道,他们之中,有叛徒不成?
孔鹤臣等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眼神闪烁,相互之间偷偷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目光。
他们原本想摸清苏凌的底牌,没想到反而被苏凌几句话搅得心神不宁,看谁都像是潜在的叛徒或突破口!
一时间,宴席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方才还是联合试探苏凌,此刻却仿佛每个人心里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彼此之间也多了一层猜忌。
苏凌趁热打铁,装作不胜酒力,一摆手,眼神迷离道:“这另外一件事呢......”
苏凌故意又拉了长音,暗中看孔鹤臣等人的神色,再次变得紧张和不安起来,不由得心中冷笑连连。
“诸位大人也都知道,丞相奉天子之命,攻伐渤海,讨逆贼沈济舟,如今已然将近两年了,战事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大局已定,沈济舟此僚,不过是苟延残喘,困兽而已,用不了多久,王师便会踏平渤海,执沈贼于天庭御阶......所以,苏某现在回来,不过是替丞相打打前站,看看京都诸位大人和有排面的世家大族们,对沈济舟有什么看法......毕竟这沈济舟可是暗中笼络了不少人的......想要替沈济舟说话,开脱罪责的文武百官、皇亲贵戚,世家大族,可是不少呢......”
说着,苏凌故意的环视了众人一圈,似醉酒之言道:“当然了,在座的诸位大人,对苏某如此抬爱提携,更是各个表态,全力支持苏某的差事,自然不可能跟那沈贼,有半分瓜葛的,是不是啊?......”
苏凌这句话,似自说自话,又似反问他们,此言一出,包括孔鹤臣在内的所有人,皆是脸色变得极为不自然起来,场面为之变得有些尴尬。
“哈哈哈哈......醉酒戏言,戏言耳......”苏凌刻意地当先哈哈大笑起来,声音之中还带着几分醉意,一边笑一边不断地摆手。
众人见状,也赶紧附和着笑了起来,更是在言语中狠狠地踩起了沈济舟,侧面地向苏凌表明他们一片公心,绝无袒护沈济舟之意。
当然,他们实际上如何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只是,眼下沈济舟这落水狗,只有赶紧不痛不痒地踩上几脚,才能暂时安全,那谁不踩,谁就是大傻子一个了。
苏凌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面上却一副浑然不觉、甚至有些“酒后失言”的懊恼样子,自顾自地端起酒卮,一拍脑门,一副后知后觉的模样。
“哎呀,你看我,酒量浅,多喝了几杯就胡言乱语了......丞相吩咐要保密的......诸位大人千万就当没听见,没听见啊!晚辈自罚一杯,自罚一杯!”说着,一仰头又将杯中酒饮尽。
他越是如此,孔鹤臣等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那所谓的“名单”恐怕绝非空穴来风,至于沈济舟即将败亡,萧元彻派苏凌来打前站,看看京都形势这一点,他们也是深信不疑。
当然,苏凌在这件事上,大体上也是说了实情的,一则,敲山震虎,二则虚实结合,让他们更加的相信自己的话罢了。
孔鹤臣强压下心中的惊疑,干笑两声,试图重新掌控局面。“呵呵......贤侄真是......深得丞相信重啊!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更要助贤侄一臂之力了。”
他对丁士桢使了个眼色,丁士桢会意,从袖中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用火漆封着的厚厚信封,笑着推到苏凌面前。
“苏大人,前几日大鸿胪提及之事,老夫已初步整理了一份......嗯......可能需要重点留意的衙门和人员清单,以及一些......无关紧要、但或许可供大人初期立威之用的小线索......都在里面了。希望能对大人有所帮助。”
他终于拿出了那份“投名状”和“替罪羊清单”。
苏凌看着那信封,眼中瞬间爆发出恰到好处的“惊喜”和“贪婪”,仿佛饿狼看到了肥肉,一把将信封抓了过来,迅速塞入自己怀中,还下意识地拍了拍,脸上笑开了花。
“哎呀!这......这真是......太感谢孔大人和丁尚书了!您二位可真是解了晚辈的燃眉之急啊!有了这个,晚辈就知道该如何着手,也能尽快向丞相交差了!大恩不言谢,晚辈......晚辈再敬二位一杯!”
他这副“贪功冒进”、“急于求成”的肤浅样子,稍稍打消了孔鹤臣和丁士桢的一些疑虑——或许这小子刚才那番话真是酒后胡言,或者他根本就没理解丞相“名单”的真正含义,只是想赶紧找几个软柿子捏捏,做出点成绩好升官发财?
一场宴席,就在这种表面觥筹交错、推心置腹,实则暗流汹涌、各怀鬼胎的氛围中,接近了尾声。
双方都觉得自己试探出了一些东西,又都觉得对方深不可测。苏凌成功地将水搅浑,让对手陷入了猜忌和不安,同时也拿到了他想要的“名单”,为下一步行动找到了掩护。
孔鹤臣等人则觉得苏凌此子,看似跳脱,实则心思难测,既有年轻人的浮躁,似乎又暗藏锋芒,必须加紧拉拢和控制,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宴尽人散时,双方脸上都挂着热情洋溢、依依惜别的笑容,说着“日后多多亲近”、“常来常往”的客套话,但心底的算计和警惕,却比来时更加深重。
苏凌揣着那封沉甸甸的信封,摇着折扇,步履略显微醺——至少看起来是,在郑掌柜的殷勤恭送下,走出了灯火辉煌的聚贤楼,融入了龙台城深沉的夜色之中。
他的眼神,在离开众人视线的那一刻,瞬间变得清明冷静,如同暗夜中最亮的寒星。
这场鸿门宴,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经成功地打响了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