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宋运辉的良配
第57章 :宋运辉的良配 (第1/2页)宋运辉被调去东海,秦浩索性在家里待了几天也出发前往东海。
傍晚时分,东海化工厂区外的主干道已是车流如织。下班时分,庞大的工人队伍如同潮水般涌出产业园那气派非凡的大门。主流交通工具是“叮铃铃”作响的自行车洪流,间或夹杂着几辆拉风的幸福250或嘉陵70摩托车突突驶过,喇叭声在嘈杂中努力宣告着自己的存在感。
当那辆挂着专属牌照的黑色丰田皇冠缓缓转向,驶入产业园大门时,便如同平静水潭投入一块巨石,瞬间吸引了无数视线。
“这个好像是雷总的车吧?”
“应该是,老李你忘了当年咱们还差点把这车给砸了呢。”
“去,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人群里,任遐迩推着自己那辆半新不旧的凤凰26自行车,正随着人潮缓慢移动。她恰好就在道路内侧,皇冠车几乎是贴着她身边缓缓驶过。
任遐迩脚步微顿,目光追随着那辆渐行渐远的轿车,心中不禁有些恍惚。
四年的时光,仿佛在此刻被压缩。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在东海第二棉纺厂,日日忧心着下岗名单上会不会出现自己名字的普通女工,如今已然是浩然国际东海分公司的财务部经理,她用力握了握冰凉的车把,深吸一口气混着汽油和尘土味的空气,那份不真实感才稍稍退去。
次日一早,产业园最高规格的小会议室便济济一堂。秦浩端坐主位,分公司的各部门经理正襟危坐,各自面前摊开了厚重的汇报材料。会议室内安静得能听见空调低沉的送风声和纸张偶尔翻动的轻响。
“各位,好久不见。我刚从外面回来,对东海这边的情况,光听报表可不行,还是要多当面听听你们的声音。”秦浩语气平和,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经理的脸:“大家不必拘束,好好干,公司看得见大家的付出。机会,对所有人都是敞开的。”
这温和的开场白像是一剂强心针,众人紧绷的神色略微放松。随着秦浩示意开始,会议室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生产部经理首先汇报,声调抑扬顿挫,重点突出产能稳步提升,良品率创下新高,设备磨合顺利。
设备部随即跟进,大肆夸奖从德国引进的五轴加工中心运行如何平稳精良,大大提升了精密部件的国产化能力。
市场部经理则慷慨激昂地描绘着新季度的销售前景和市场占有率增长曲线,言必称“突破”。
后勤部的汇报更是天花乱坠,从食堂菜品革新说到员工宿舍环境大幅改善,俨然世外桃源。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轮到财务部。任遐迩站起身,清了清嗓子。
“雷总。财务部在复核近期公司运营数据时,发现几个制度性流程有待优化之处,涉及资金使用效率和潜在风险控制。”
“一是内部采购审批流程冗余,导致部分急需备件的资金支付周期过长,影响维修效率;二是原材料库存周转率低于总部设定的行业标准线,存在资金沉淀风险,此外,“关于‘部分设备引进采用分期支付+产品抵扣’的外贸结算模式,现有财务核算方法滞后于实际业务形态,导致现金流预测与实际产生偏离,风险敞口评估不足。同时,跨期确认的收入与成本匹配存在制度性模糊区,审计隐患客观存在……”
任遐迩的话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让周围经理们刚刚放松下去的心弦又绷紧了。
有人面露愠色,似乎在怪任遐迩不识时务;有人微微点头但旋即垂下目光;也有人眼神闪烁,琢磨着老板的反应。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如同灌了铅。生产部经理悄悄把手里的“喜报”合上了。
在一片寂静的注视下,秦浩非但没有不悦,反而身体略微前倾,看着站在那里平静陈述的任遐迩,饶有兴味地开口:“任经理,大家都讲成绩,报喜不报忧是人之常情。你这倒好,专门挑毛病来说,就不怕我是个好大喜功,听不得实话的人?”
任遐迩抬起头,目光坦然迎向秦浩:“雷总,我在东海棉纺厂快下岗时,就在广播里听过您白手起家的故事,浩然国际能够一路披荆斩棘才走到今天的。我相信,一个能把企业做到这种规模的企业家,绝不会只想听歌功颂德。何况,您给我这么高的薪水,”她顿了顿,语气无比认真:“应该也不是为了让我来拍马屁的吧?”
秦浩定定地看着她几秒,随后爽朗地笑出声来:“哈哈,好!说得好!”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其余在座经理,笑容里带着几分意味深长:“听听任经理这话,字字句句都在将我的军啊!”
轻松的笑声在会议室里响起,气氛微妙地缓和了一些,但落在其他经理心头,却如小针扎刺。
秦浩收起笑容:“有问题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很好。”
“会议结束后,辛苦任经理把刚才提到的特别是关于那个‘产品抵扣设备’结算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你的初步想法,整理一份详实的书面材料给我。至于外贸订单的整体结算优化,我会让总部上海分公司那边牵头,尽快拿出一个标准化的执行建议方案给你参考。当然你在实践中有什么具体的想法,随时来我办公室提,不用怕麻烦。”
“那就先这样……散会!”
会议室门一开,经理们鱼贯而出,彼此低声交谈,目光却都像带着钩子,有意无意地瞟向独自走在稍后的任遐迩。
羡慕?嫉妒?悔恨?各种情绪在空气中无声交汇,几乎凝固成实体。
“啧!标新立异,搏出位!效果是立竿见影,雷总这就记住她了!高,实在是高!”
“唉,我今早犹豫了半天要不要提点小问题……怎么就……不敢呢?”
“现在说这马后炮有屁用?”
这些话断断续续飘进任遐迩耳朵里,她只当耳旁风,面无表情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目光和非议,她长长舒了一口气,手心竟有些微汗。她定了定神,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坐到办公桌前,翻开新的笔记本和厚厚的凭证、报表复印件,开始奋笔疾书。
当天下午,一份书写工整的报告就送到了秦浩办公桌上。
秦浩示意任遐迩在对面坐下。他接过报告,视线飞速地在纸面上移动,几乎是逐行扫过,指尖轻轻点着桌面。
任遐迩看着他快得有些惊人的阅读速度,心中原本的激动和期待渐渐下沉,一丝失落悄悄爬上心头——也许,老板根本没仔细看吧?
就在她微微咬唇,正欲开口告辞时,秦浩放下了报告:“任经理,你提的问题很好。尤其是这个报告里重点分析的‘用产品分期分批抵扣大型设备进口款项’的问题,从纯粹的财务制度规范和市场会计准则出发,它的确存在如你所说的一系列弊端:跨期交易成本确认滞后、收入实现无法精准匹配、现金流预测困难、且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和审计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