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以戒惧为功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以戒惧为功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以戒惧为功 (第2/2页)

朱棣一身玄色战袍,步伐稳重地走上殿前。
  
  与他对立的是朱标,身着太子服,目光锐利,已不再是那个昔日懦弱的太子。
  
  两人的目光交汇,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不言而喻的压迫感。
  
  “太子殿下,久违了。”朱棣微微弯腰,声音温和,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深沉。
  
  朱标目不转睛,毫不示弱地回望:“四叔,宫中一切如常,今日所议,定要问个清楚。”
  
  朱棣微微一笑,温声道:“太子不必如此紧张,四叔今日前来,乃是来朝见父皇,岂能与太子争执?”
  
  “您知道,父皇已年事渐高,朝堂内外风云诡谲,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更为清晰的立场。”
  
  朱标开口,语气不再是以往的软弱,而是带着一股决然。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随即又恢复如常:“太子所言极是,既然如此,四叔便谨遵太子指示。”
  
  朱标眼神一沉,心头暗道:“你若不动,便会我动。”他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父皇已逐渐交权于我,朝中的事,我会亲自处理。四叔若有任何意见,请随时提点。”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依旧充满了不确定的深意:“太子果然已准备好继位,四叔敬佩。”
  
  话音未落,朱标与朱棣的对话已进入了胶着状态,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
  
  深秋初上,皇城内晨曦微亮,北风卷起几片落叶。
  
  九重宫阙在清冷的晨光中显得格外肃穆。
  
  朱瀚迎着秋霜踏入殿宇,眼神已不再如初来时那般淡然,反而透出一股渐成的洞察。
  
  他今日并未与太子同行入朝,而是独自来到一处不甚起眼的侧殿。
  
  然而正是这里,才是计划展开的最关键。
  
  几名神情各异的文武官员已汇集于此,看来昨夜的变局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纷纷陆续被召来。
  
  朱瀚在高处一盏灯下伫立,身后影子被烛光拉得老长。
  
  他转身,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厅中所有人肃然。
  
  “朕弟临朝,朕子立鼎,今日召汝等,是为了让各位明白——大明一统之后,非唯兵戎之力,亦是理事之术。”
  
  他环视众人,一名礼部郎中微微躬身,恭声答:“王爷明言,是属下引以为戒。”
  
  朱瀚微微颔首:“昨东宫一役,太子既能收权,又能彰显果断。从此,朝中将依规而行,有情可留,无义不可纵。汝等若仍抱旧弊,迷于权势,即便身居要职,亦不过笑柄。”
  
  众人皆低头不语,气氛压抑却满含压力。
  
  朱瀚继续说道:“尔等可知,朱棣虽是皇子,却深藏不露。但若今时今日,还胆敢暗通顺天府,必先决之。子孙论功突出者,可晋升;违者,不问身份,俱罚以法。”
  
  堂中瞬间寂静。朱瀚的声音未高,却犹若山岳撞击,震荡人心。
  
  那几名被点名者面色苍白,心知今日如若不乖,恐将为后患埋下祸根。
  
  他扫视一圈,最后定格一名副参政收入禁中:“你与礼部郎中何人通话,行事背后有何指示?”
  
  那人双目颤抖,面色苍白:“属下无他,只是……只是依党羽之意,未曾察觉会犯此下场。”
  
  “依党羽?”朱瀚冷笑,“此话回去,汝便可知‘党’与‘徒’二字之深浅。”
  
  说完,他转身向门口走去,声音在回廊中回荡:“今日之后,太子能掌御政务,但太子之下,亦需各位自清身心。否则,不论你是冬麦,还是夏稻,皆会被秋霜所打击。”
  
  众人目送他离去,胸口一阵发闷,却也不得不自省:若不改革章程,今日虽留一命,终究也难保长久。
  
  与此同时,东宫中,朱标与顾清萍坐在低矮桌案前,烛火摇曳,记录着朝堂上的变动。
  
  朱标眉色深沉,眼眸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忧愁交织。
  
  “皇叔已出手,”朱标轻声道,“他虽不显山露水,却已将东西二部纳入掌控之势。如今朝中初震,接下来——必将掀起更深的浪。”
  
  顾清萍端茶至案前,轻轻叹息:“你看,宫中众多挚友,此刻三心二意,少许动摇。你若能趁势再提正道议案,必可稳住威望。但切勿急功近利,否则反会招来更多暗流。”
  
  朱标抬眸,目光坚定:“我清楚如何节奏。既要向他们展现我的果断,也要向父皇展现我的柔韧。只有两方面都恰到好处,我所踏之地,才能稳如磐石。”
  
  顾清萍见他神色坚定,轻笑道:“我太子,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朱标温柔看她,伸手握住她的纤柔:“清萍,有你相伴,便是我最大的底气。”
  
  翌日拂晓,朱瀚携带奏折步入朝堂,天边已泛起微微曙光。
  
  朝臣早已三三两两进场,神情或从容,或忐忑。
  
  朱元璋坐于正殿,威严赫然而不可侵犯。
  
  “朝议已立之奏,今日可宣旨。”
  
  朱元璋声音沉稳,扫视众臣:“汝等皆清醒,尚有异议者,可即于此时提出。”
  
  众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声异议。
  
  朱瀚走到殿门侧,小声向朱标示意。
  
  朱标缓缓起身,步入正殿,他身着太子紫袍,神采奕奕;令诸位朝臣不由得肃然。
  
  朱标轻声进言:“父皇,国无小事。今朱棣虽归京,然其军心未定,若我等依旧以往旧权支配,纵有法网,也不足敛其心。臣请将应天、平阳两州属十之控兵,令军中肃整,以示中央之意。”
  
  殿中大震:属两州控兵,若无充分理由,便是惊动军心,亦可能过激。
  
  许多大臣纷纷移步理瓶,面色含疑。
  
  朱元璋未动,目光转向朱瀚。朱瀚微微点头,示意属实。
  
  朱标继续道:“臣与皇叔、清萍及礼部等几府商议,若以中央调度为主,则军心自稳。只要控兵范围得当,亦非懦弱,而是以戒惧为功。”
  
  朱元璋注视他许久,最后缓缓颔首:“此议深思熟虑,朝中如有人有异议,可之后补奏。现在暂令此道重点部署,归属太子院统辑。”
  
  一句话惊得大众回神——太子院统辑兵权,属地控兵非空谈,而是实质调控。是稳控军心?还是暗藏权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