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史上最珍贵的‘钻石’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史上最珍贵的‘钻石’ (第1/2页)戴着手套,用专用的软胶镊子将这枚不过大拇指指甲大小的‘光子时空晶体’从远场晶格设备中取出来,放到了特制的器皿中。
在实验室中柔和明亮的灯光照射下,它比钻石还要闪耀。
这并非夸奖,而是事实。
那隐藏在晶体结构中的时空间隙与能够以时间反射的方式近乎无限的折射与传递光波。
而更关键的是周期性重复拓扑纹理所带来的折射率的周期性调制可以使这些时间反射和时间折射发生干涉,从而在动量中产生带和带隙。
光子时空晶体与光子晶体最大的不同便是光子晶体在时间上是固定的,能量守恒支配着大多数过程。
而在光子时空晶体中能量不守恒,因果关系决定了系统中的动态。光子时空晶体材料中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动量中存在带隙。
时空间隙的指数增长是非共振的,它发生在与动量间隙相关的所有波矢量上,这为放大辐射提供了一条途径,从调制中汲取能量。
简单的来说,如果用光子晶体当做激光发射器的核心材料的话,那么它最初激发的激光波的能量强度是多高,那么发射出去的强度便是多大。
而光子时空晶体则不同,时空间隙与动能间隙的交织可以让激光在小小的晶体结构中近乎无限的被放大。
当然,放大的指数取决于这枚光子时空晶体中的时空间隙与动能间隙的数量。
如果要形容的话,它就像是芯片上的晶体管一样,数量越多,性能越强悍。
“真漂亮看起来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一样。”
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这颗光子时空晶体上,童圣福教授看了好一会才轻轻的发出了一声感慨,似乎生怕自己的声音过大而导致晶体结构崩溃一样。
尽管他知道眼前这东西可能比钻石都还要坚硬。
握着装有光子时空晶体的徐川在听到这句话后笑着摇摇头,开口说道。
“用艺术品用来形容它也太掉价了,哪怕是《永乐大典》的浩瀚,哪怕是敦煌壁画的辉煌,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
它是科学的诗篇,是材料学的未来,是真正能够重塑世界格局、开创无限可能的未来之门!”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实验室内回荡,却无人觉得夸张。
每个人都深知,传统文化的瑰宝再璀璨,终究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浪花;而眼前这颗光子时空晶体,却是开启时空新纪元的钥匙。
材料学的新时代,由它开启。
站在一旁,庞天教授用力的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对于徐川的话语他完全认同。
毫无疑问,光子时空晶体材料的突破不仅代表着华国在基础材料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意味着人类在探索时空本质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条道路所通向的未来,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广阔深远。
因为它意味着人类已然它突破了现有材料学的限制,开始利用最底层的物理学规律来制造全新的材料。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同样不仅仅是材料学的伟大突破,更是人类文明学会如何掌握与利用底层的基础规律。
尽管这仅仅是皮毛中皮毛,微浅到如同小孩学童歌一般咿咿呀呀。
但它的伟岸却是过去的人类从未见过乃至从未想象过的。
制造光子时空晶体材料很难,但想要检测它是否真的如徐川所说的一般,具有时间反射的能力却很简单。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表面形貌与几何结构测量。
这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就足够了,光子时空晶体的纳米结构的晶格常数与空间周期在整个样品区域,尤其是有效光学区域内会保持高度一致。
确认没有晶格缺陷,如位错、空位等问题就足够验证它的几何结构完美无瑕。
而验证“时间晶体”部分的关键部分,即评估其动态调制能力则需要用到高速光电探测器、高速示波器、频谱分析仪、超快光学测量器等设备。
虽然验证的过程复杂无比,需要测量的各项参数的高达近两位数。
比如调制信号的保真度与同步性、动态折射率变化的标准、动量空间带隙的观察等等。
不过相对比制造它来说,验证的过程要简单实在太多了。
经过复杂的准备以及耐心的等待,实验结果终于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之下出来了。
“时空间隙与动能间隙的几何参数与设计值的偏差需在加工误差容
“而光子时空晶体却打破了这一限制,通过调控动量带隙和间隙模式中的能量放大效应,它就可以实现单色、高功率的激光输出。”
说到这,他沉默了一会,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一副远场强度分布计算峰值比图合上,感叹着道。
“这打破了我对物理学和材料学的认知。”
“我从来都未曾想过,还能有一种材料能够做到无论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它都可以被放大,这简直难以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