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38章 冬

第538章 冬

第538章 冬 (第2/2页)

——北方的北海,是流放囚犯的极北之地,对匈奴人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东方也同样是海,而且在靠近汉室东北地区的区域,甚至比更靠北的草原大部分地区都还更冷!
  
  南方的汉人,不好惹。
  
  西南部的河西,不再为匈奴人所掌控。
  
  留给匈奴人的‘出路’,似乎只剩下过去这两年,匈奴单于庭主力西征的路线,即西域,以及中亚地区。
  
  当然,这个时代,无论是匈奴人还是汉人,都没有亚洲、中亚之类的概念。
  
  汉匈双方都极为默契的,将中亚地区称之为:比西域更靠西的‘极西之地’。
  
  先前,做出战略收缩,并将战略重心西移,将汉匈角逐、角力的主战场挪到西域时,军臣其实也曾隐约感知到:这是游牧之民唯一的出路。
  
  在西域把汉人耗死,哪怕耗个两败俱伤也行!
  
  等汉人耗不下去了,垂头丧气的退回中原,游牧民族就算被折磨的出气多进气少,也总能缓过劲儿来。
  
  草原有一套未必优秀,但绝对公平的自然法则,可以使得任何一个种群,都在‘濒临灭绝’到‘泛滥成灾’之间的区间起伏不定,却始终维持种群的延续。
  
  只要汉人退回中原,游牧之民,终将通知草原。
  
  但在这年冬天,发现幕南地区——被匈奴人视为大本营、极乐土的幕南地区,都面临实物短缺的问题时,军臣才终于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河套没了;
  
  河西实际上也没了;
  
  从汉人手中抢掠的方案,基本完全失去了可行性。
  
  甚至就连作为血袋的西域,也因为河西的丢失,而变得路途遥远,腾挪艰难。
  
  河套、河西没了,等于单于庭,以及单于庭所常驻的幕南地区,少了两个巨大的生产力基地。
  
  与此同时,河西的丢失,又让西域对幕南地区的输血效率大幅降低。
  
  如果河西还在,事态倒还不至于严重到这个地步。
  
  哪怕河西刮不到多少油水,也总能让西域各国‘贡献’出来的物资,尽快、尽可能安全的被运送到幕南。
  
  但现在,一切都无从说起了。
  
  从今往后,无论是幕南地区的富庶部族、幕北地区的野蛮部族,亦或是单于庭、左右贤王等贵族——要想继续过安生日子,那除了在自己的领土安心搞生产,就只能耐心地等西域各国的上贡,长途跋涉送到万千里外的幕南。
  
  没有第三种方法。
  
  甚至即便是这仅存的两个办法,其实也都让军臣感到头疼不已。
  
  ——搞生产,从来都不是游牧民族的强项,也不是草原生态的主旋律。
  
  汉人有句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在军臣看来,这话实在是太适合用在草原,太适合用在游牧之民身上了。
  
  草原上,游牧之民也好,偷鸡摸狗的羌人也罢,都信奉着一套类似的价值体系。
  
  即:老老实实游牧、蓄养牧畜,仅仅只是为了尽可能保障生存。
  
  要想真正衣食无忧,甚至强大自身,唯一的办法,就是掠夺!
  
  掠夺那些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搞生产,勉勉强强保障自身生存的老实人,才能真正的‘富’起来,‘肥’起来。
  
  在这套价值体系的背景下,游牧民族很难形成统一的、普行的,主张生产致富、致强的普行价值。
  
  在游牧民族的认知中,只有弱者,才需要搞生产,来堪堪保障生存。
  
  至于强者,则天然应该支配并拥有弱者的一切,包括弱者矜矜业业,本本分分生产出来的财富。
  
  就像是后世那句:邻居屯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过去几十年,草原游牧之民都是这么认为的,也都是这么做的。
  
  ——汉家费尽心思搞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战争能不打就不打,刀兵能不动就不动。
  
  甚至就连官员,都是能用一个就不用两个,俸禄能发一份,就绝不多发第二份。
  
  反观匈奴人,不断地扩张,不断地在军事层面强大自身。
  
  至于物资供应和生产,除了扩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掠夺,便是通过汉家这个‘屯粮的邻居’,来源源不断的获取。
  
  世人常说,升米恩斗米仇。
  
  又或者说,一顿饭是恩,顿顿饭是仇。
  
  匈奴人如今的状况,就多少有这种味道在其中。
  
  ——一开始,发现能从汉家抢掠物资,尤其是草原上稀缺的粮食,游牧之民无比激动!
  
  本着能抢一回是一回,指不定下次还抢不抢得到的原则,游牧之民无所不用其极,恨不得掘地三尺,都要把汉北边境,能带走的所有物资待会草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所有游牧之民,都习惯了这种畸形的‘供需关系’。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就短短五六年前,草原上还流传起了这样一种论调。
  
  汉人就不该拥有军队~
  
  汉人擅长种田,那就专门负责种田就好了~
  
  至于战争这种事,还是应该交给更擅长此道的游牧之民。
  
  所以,匈奴单于庭的汉长安朝堂,应该想办法搞一种模式出来——汉人老老实实种地,并把种出来的乖乖送到草原去;
  
  得了汉人的粮食,游牧之民也不往南打了,就莽足了劲西进,去欺负那些金发碧眼的西方蛮子。
  
  在汉家看来,这个论调显然颇具讽刺意味,甚至堪称折辱。
  
  但在当时的游牧之民看来,这个论调还颇有些市场!
  
  而现如今,失去了汉家这个存在数十年的免费粮仓后,匈奴人直接麻了。
  
  诶,不是?
  
  汉人的粮食,咱们吃不到了?
  
  为啥?
  
  哦,原来是打不过了啊……
  
  只可惜,在过去,从来都没有哪怕一个游牧之民,想过如果有一天,游牧之民打不过汉人了,吃不到汉人的粮食了,该怎么办。
  
  有的,只是一句又一句自信满满的:我们都是撑犁天神的子民,永远都不可能打不过汉人!
  
  汉人,就是撑犁天神赐给我们,好让我们不用为肚子发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