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八百零三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第八百零三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第八百零三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第1/2页)

大唐。
  
  李世民又又又想起了李隆基。
  
  “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手握成拳,一拳砸向扶枕,恨恨道:
  
  “所有出奔都是早有计划的!”
  
  杜如晦早就想说了,见李世民如此愤怒,顿了顿,开口道:
  
  “现在回头看看,也多亏玄宗出奔。”
  
  群臣皆侧目而视。
  
  杜如晦又继续道:
  
  “否则玄宗等人落入安逆之手……”
  
  “靖康之耻可能就变成天宝之耻了……”
  
  靖康之耻四字一出,众人色变。
  
  一时间竟也说不好玄宗是跑的好还是不跑的好。
  
  李世民更气了!
  
  “还不都是那混账做的好事!”
  
  “不然哪里还会有这等选择!”
  
  “诸卿,朕去去就回!”
  
  ……
  
  大唐·玄宗时期
  
  自看到慈禧逃跑,李隆基就身体前倾,屁股微抬,整个人蓄势待发。
  
  李泌看着姿势非常不雅的皇帝,若有所思。
  
  “陛下……你就这么确定吗?”
  
  李隆基紧紧盯着面前虚空处,闻言头也不回的自信道:
  
  “当然,长源,当然。”
  
  “说起出奔,大唐自朕肇始。”
  
  “太宗不可能不想起朕!”
  
  “群臣为了消解太宗郁气,一定以靖康之事做例,为朕辩解。”
  
  李隆基嘴角一翘,自信一笑:
  
  “殊不知,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一路势如破竹登临大宝的太宗皇帝根本听不得这种向下比较的提气话。”
  
  “但他也不能苛责群臣,毕竟臣子心也是好的。”
  
  “所以!”
  
  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断定道:
  
  “朕有十足的把握,太宗皇帝一定会来!”
  
  李泌环抱玉笏,觑着眼睛看着一脸自得的皇帝。
  
  你在骄傲自信个鬼啊?!
  
  突然间,李隆基面前金光骤起!
  
  李泌立刻正色整衣,刚刚准备稽首,就见眼前黑影一闪。
  
  然后就是叮咣一阵响。
  
  他抬头一看,傻在原地。
  
  李世民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脚踹着一坨东西。
  
  而李隆基抱住李世民飞踹过来的大腿,挨着踹也不松手。
  
  只是哭嚎道:
  
  “太翁啊!太孙儿苦啊!”
  
  “没有工业化!外国人就打过来了!”
  
  李世民脸一僵,随后更气了!
  
  好小子!打秋风打到朕身上来了!
  
  “我踹死你!”
  
  疯狂连踹!
  
  李泌看着那腿都残影了,立刻上前一步,伏身叩拜道:
  
  “臣,翰林学士李泌,叩拜大唐文皇帝。”
  
  疯狂连踢停住了。
  
  李世民看向李泌,愤怒的表情顿时软化下来,眼中透露出一丝欣赏,又浮现出一丝愧意,长叹道:
  
  “孩子,苦了你了……”
  
  李泌伏在地上,差点哭出声来。
  
  苦吗?
  
  谁人能知当他看到安史之乱后的一切,他有多崩溃呢?
  
  物宝天华的泱泱盛唐啊!
  
  怎么就突然间沦落到藩镇割据,天子惶惶了!
  
  突然,一双有力的大手将他托起。
  
  李泌抬头看去,李世民正半蹲着扶起他。
  
  “臣惶恐!怎敢……”
  
  “多亏有你啊。”
  
  李世民打断了李泌的话,托着他,两人一同起身。
  
  “朕曾去了李适那里,他滔滔不绝讲你对大唐的贡献。”
  
  “平定安史之乱,帮助大唐重归秩序。”
  
  “你有回天之智!”
  
  “可惜……”
  
  李世民拍了拍李泌的肩膀,惆怅道:
  
  “那时大唐已无回天之力了。”
  
  李泌悲泣不已。
  
  李世民又拍了拍他肩膀,随后拉着李泌的手臂向外走去。
  
  “走,跟朕说说你的想法!”
  
  李泌闻言,收拾情绪。
  
  等等,自己好像忘了什么吧?
  
  “朕叫长源如何?”
  
  “长源啊,你打算怎么开展工业化啊?”
  
  长源二字一出,李泌顿时将忘了什么抛诸脑后,开始激动的讲述细节想法。
  
  大殿角落。
  
  脸上一张红色鞋印的李隆基正安详入睡。
  
  ……
  
  大清·康熙时期
  
  “吸气~呼气~”
  
  康熙不停的深呼吸着。
  
  “生气没有意义,解决不了问题。”
  
  “嘻嘻……朕不生气!”
  
  胤禛后背都快贴墙上了。
  
  嘻嘻个什么啊?
  
  阿玛,你这样更吓人啊!
  
  康熙扯出个笑容,笑着道:
  
  “老四啊,朕憋屈啊。”
  
  这话落在胤禛耳里就是。
  
  老四啊,朕想杀人!但朕又不能无罪而诛,你想个办法!
  
  他眼皮子直抽搐,硬着头皮道:
  
  “二哥是太子啊。”
  
  康熙顿时不嘻嘻了。
  
  殿内一阵冷森之气游动。
  
  “你,在逼迫朕?”
  
  胤禛低头道:
  
  “儿子不敢,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或者说,阿玛还有传位打算?”
  
  胤禛知道自己赌对了。
  
  大清未来or大清现在。
  
  他阿玛会为未来的事生气,但一定更注重现在。
  
  康熙也从愤怒中回过神来。
  
  “哼。”
  
  “难怪最后是你继位。”
  
  “老四啊老四……”
  
  ……
  
  大清·乾隆时期
  
  “我要你们回去,每个人都上一道折子。”
  
  气到极点,乾隆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坐在龙椅上,似乎毫无波动,只是说着寻常小事。
  
  “根据天幕所言之事。”
  
  “讲讲大清改手之处。”
  
  “讲讲对外之事。”
  
  “朕不求一时之功。”
  
  “你们明白吗。”
  
  群臣明白不明白也得明白。
  
  毕竟脖子上开始发凉了。
  
  乾隆冷眼看着群臣伏地而跪,继续不咸不淡道:
  
  “朕知你们的心思。”
  
  “但朕以前不在意,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吗。”
  
  “不过现在变了。”
  
  “朕给你们时间处理一下手头事。”
  
  “希望你们有人不会辜负朕的良苦用心。”
  
  “不然……”
  
  乾隆森寒冰冷的语气让群臣心肝一颤。
  
  “朕也不介意上下官员连坐一事。”
  
  ……
  
  大清·光绪时期
  
  寂静……
  
  乾清宫里一片寂静。
  
  慈禧一时有些恍惚了。
  
  她经历了一次逃跑。
  
  那时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咸丰帝带着她一路北逃,到了热河。
  
  没想到……几十年后她再次仓皇出逃!
  
  她都已经是当家人了。
  
  “问题出在哪里?”
  
  慈禧有些迷茫的询问着。
  
  她确实不在乎大清具体如何如何,但她也知道大清倒了没她好果子吃。
  
  与皇帝也确实有分歧,但那些摩擦在她眼里都是可接受的。
  
  毕竟她是太后。
  
  也只是太后。
  
  但后面的情况她就看不懂了。
  
  从进谏官员被杀一事看出,此时皇帝毫无权力。
  
  换句话说,皇帝被她严加看管起来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
  
  【1900年8月至11月,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提出主张“以华制华”。】
  
  【希望列强与持“东南互保”立场的南方督抚合作,废黜慈禧、扶植光绪,限制清廷军力,由洋人入主军机处。】
  
  ……
  
  {扶持光绪靠谱,但洋人入军机处基本没可能。东南重臣就不同意。}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大清真的有近代化的可能了。}
  
  {想屁吃,你当列强是来做慈善的啊。}
  
  {但这种意见在当时真的极具代表性。}
  
  {因为义和团事件后,西方世界普遍认为清廷内部存在两股价值观截然相反的势力——慈禧被视为“排外运动”的罪魁祸首,光绪则被视为新文明秩序的拥抱者。}
  
  {丁韪良劝告西方世界,不要将清廷视为铁板一块,“得区分进步的光绪帝和排外的慈禧太后”,“光绪因热烈支持进步而被剥夺权力,因此他特别值得我们的同情”}
  
  {他还将自己对清廷的具体处理意见,公开刊登在了《京津泰晤士报》}
  
  ……
  
  大秦。
  
  “他这是什么意思?”
  
  嬴政看懂了,但他不确定了。
  
  如果真按他所想……
  
  刘邦摸着下巴,回想着英国的内阁制度,又结合着两周春秋之事,带着几分猜测道:
  
  “他们应该是想着,由各大国共同议定,放逐慈禧,恢复光绪的权力。”
  
  “根据天幕所言,光绪应该是变法失败。”
  
  “既然失败,慈禧为了加强权力就一定会新出政令,这样,从法理上来讲就能取消慈禧所颁布的一切政令。”
  
  “既然拥护光绪,那光绪的变法就会由各国批准后执行。”
  
  嬴政打断了刘邦的话。
  
  “那还是皇帝吗?”
  
  刘邦看着天幕,略微一顿,摇了摇头。
  
  “最起码,明面上是皇帝。”
  
  嬴政冷笑着,果然……事情若真按照自己与刘邦推算的这样。
  
  那各国一定要在中国疆土上划分利益范围。
  
  并且指派代表监督各自利益范围内督抚们的行动。
  
  那这天下就不单单是重返诸国林立了。
  
  这是戎狄封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