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整备(下)
第557章 整备(下) (第2/2页)战前动员必不可少。此后几日清晨,在民兵训练前、工厂开工前、农户下地时,苏尚都会手持用宣纸制作的话筒,站在县衙大门前,对着众人高声演讲,宣告接下来的计划。她描绘的既有美好的愿景,也有现实的情况。
一方面是营造氛围、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在给众人描绘希望的同时,也坦诚地指出即将面临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众人听后,觉得这些问题似乎很快就能得到解决,顿时热血沸腾。
苏尚提到,百姓们向往的和平生活、城防建设、民生改善,日后都会逐步实现。
县里还会开办新学堂,降低赋税。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民兵,会依据军中功绩,如斩获敌人数目、战斗表现等,给予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
苏尚承诺的这些事,很多都只是她的个人想法,若按照朝廷的礼法制度,根本难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话都有些不切实际。
然而,苏尚心中却极为认真,哪怕有些事无法直接做到,她也想着用其他方式满足百姓和民兵的需求,自然不会循规蹈矩地行事。
若事事都要按照朝廷律法、章法来,非得等上级批准才敢行动,那愚笨之人都能当官了。
苏尚简要阐述关键内容,着重渲染积极氛围后,便解散了人群。
众人皆是兴奋不已,摩拳擦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和训练中。
回到后堂,苏尚召集各部头领,商讨剿匪事宜。这些人比普通百姓、农户精明许多,简单的言语难以打动他们,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考虑到其中有事后才投奔过来的人,苏尚并未立刻给予他们好处。而对于从季宏两庄赶来的人,苏尚则毫不吝啬地赏赐了不少银钱,私下里,这些人都颇为满意。消息传开后,其他人听闻即将开战,既着急又激动。
这份情绪并非单纯受煽动所致,而是看到别人有望获得利益,自己只需努力争取便能得到,这种诱惑实在难以抵挡。
苏尚摊开地图,伸手指向县城东南方向,说道:“县城往东南有三座大山,离我们最近的是泗水岗,那里盘踞着不少山贼。据商户们透露,大概有三到五股势力,每股约有二十到三十人。他们仅有少数弓弩,大多使用刀剑近身搏杀,且没有马匹……”
众人围聚过来,仔细聆听。江大宝听闻后,不禁一惊:“那他们加起来可有一百多号人啊!”
一名山寨头领接着说道:“一百多人不足为惧。我们装备精良,还有火枪,食物也充足,肯定能拿下。关键是如何减少我方伤亡。”
苏尚点头表示赞同,如今己方虽有不少能战之士,但每一个兵卒和人手都十分珍贵,能不牺牲自然最好。打仗可不是像话本故事里写的那样,确定好方向便直接冲杀过去,以命相搏。
只有双方都走投无路时,才会采取这种打法,如今大家都有退路,又怎会如此行事。
苏尚继续说道:“我已让城内商户传信出去,愿意归顺的,便是朋友;拒不投降的,便是敌人。我想,应该会有人愿意加入我们,但也肯定有人心存侥幸。打是肯定要打的,具体情况,还得等明日探子回报。”
说罢,她扫视众人一圈,“我仔细盘算过,无论对方有多少人,此次行动我只打算派出五十人。你们谁愿意带队?”
江大宝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自荐,却被苏尚婉拒。
江大宝武功较弱,伤势恢复速度远不及习武之人,如今身上还带着伤,让他去不仅风险大,还可能拖累整个队伍。
这时,之前插话的村寨头领吴保站了出来。吴保所在的村子民风彪悍,村民们主要以种植果树为生,偶尔也做些小生意,与当地山匪有过几次交手,有些战斗经验,是个敢冲敢打的人。
吴保说道:“苏大人,让我去吧。我和这些山匪打过不少交道,熟悉他们的套路。”
见其他人没有反对,苏尚便点了点头。此时,众人态度不一,小部分人仍在观望,大部分人则犹豫不决。
吴保见此事落到自己头上,不禁开心地搓了搓手,问道:“不知这五十人能否由我自行挑选?”
苏尚一听,便明白吴保的心思。在民兵训练时,苏尚将这些外来人带来的人手全部打乱,就是为了分化他们原本的小团体,以便更好地管理。
吴保想亲自挑选人手,无非是想照顾自己人。可小团体的存在,对苏尚的整体管控极为不利。
然而,若不同意吴保的请求,又显得过于不近人情。毕竟,法理之外,还有人情世故。苏尚出身商贾之家,虽在相公的教导下学习法家学说,但她本人并不完全认同法家的大部分观点。
思索片刻后,苏尚说道:“吴头领,这样吧,你可以亲自挑选二十人,其余三十人由其他头领挑选补齐。各位觉得如何?”
众人听后,皆觉此法妥当,纷纷点头,无人反驳。他们本就想着为自己争取些好处,毕竟对付这些小山贼,他们自认为十拿九稳,无非是想在功劳分配上多占些便宜,苏尚如此安排,倒也公平合理。
事情确定下来后,苏尚指向李幼白,对吴保说:“我再派白姑娘随你一同前往,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你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吴保大喜过望,连忙拱手道谢:“多谢苏大人成全!此次前往泗水岗,保证一个山贼都跑不掉!”
如今,李幼白在众人眼中,是范海琴手下的第一高手。范海琴前些日子离开时,将她留了下来,在大家看来,她与苏尚也算上下级关系。
李幼白素有打遍水梁山未尝一败的威名,有她随行,这场战斗几乎胜券在握。
那些方才没有自荐的人,此刻懊悔不已,没想到苏尚会把李幼白带去泗水岗,跟着吴保去,简直就是白白送上门的功劳。
他们原本还以为苏尚会将李幼白留在县城保护自己,毕竟前往郊外,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商议完毕,众人各自散去,为开战做最后的准备。李幼白跟在苏尚身后,走进内室。
待无人后,她问道:“你怎么把我派出去了?”
苏尚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一早上都在讲话,她早已口干舌燥。
看到李幼白脸上的担忧,她从袖兜里拿出一根信号弹,说道:“这东西城里商户有不少,不用担心。泗水岗离县城不远,若有急事,你能及时赶回来。最重要的是,我想让他们借此机会打出名头,这样一来,信服我们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只要敢打敢拼,往后我们能做的事就多了。”
李幼白见苏尚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言。
可不知为何,她心中忽然有些后悔。
她发觉,曾经依赖自己的娘子,如今正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行事也愈发果决,脑海中的想法早已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这本是李幼白一直期望看到的,可此刻,她却又有些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