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文豪1978 > 第667章 陪跑专业户

第667章 陪跑专业户

第667章 陪跑专业户 (第2/2页)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名单要五十年才公布,但按照各个出版社这些年来反馈的信息综合来看,林朝阳肯定是提名过了不止一次。
  
  可惜这些年来却始终没有得奖,反而是那些不管是作品名气还是评价都不如林朝阳的作家,就因为是欧洲出身、岁数又大了,一个个的都拿到了奖项。
  
  「再这么搞下去,诺贝尔奖干脆给60岁以上的老作家一人发一个算了!」陶玉书的语气里充满了怨气。
  
  「一个奖项而已,得不得的没影响。」林朝阳坦然说道。
  
  他不是要标榜清高,只是明白诺贝尔文学奖名气再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人家的主场去与人竞技输了,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怎么没影响?现在你都成乐子了,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就被那帮媒体拎出来,《燕京青年报》还给你起了个外号。」
  
  「什么外号,我怎么不知道?」
  
  「陪跑专业户。」
  
  林朝阳不由得苦笑一声,「本来还觉得没什么,可被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有点心酸。」
  
  「可不是嘛,瑞典文学院那帮评委说白了就是读书读得少—
  
  夫妻俩了一阵瑞典文学院的有眼无珠,陶玉书心情舒畅了起来。
  
  1999年10月1日凌晨,天上还在下雨,上万名官兵冒雨进城。
  
  清晨5时,风住雨歇,首都50余万人民群众汇聚到长安街两旁。
  
  雨后的燕京,天朗气清,碧空如洗,一夜秋雨仿佛是为即将到来的阅兵仪式做了免费的清洁工作。
  
  天安门广场上繁花锦簇,红旗招展,彩旗林立,人群如潮。
  
  接近10点,林朝阳一家人追随着领导人们的脚步走上天安门城楼。
  
  陶玉墨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越来越晴朗的天空,惊叹道:「真神了,阅兵就晴!」
  
  在预示着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50响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自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广场北端的旗杆行进。
  
  雄壮的国歌奏响,全场肃立高唱国歌,望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个人的眼神中写满了虔诚。
  
  升旗仪式后,一辆黑色敞篷红旗轿车驶出天安门,驶过金水桥。
  
  军乐队走向将的阅兵曲,一组组气势磅礴的方队从天安门前经过,威武雄壮,朝气蓬勃。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天安门广场的上空汇聚着洪亮的声浪,亮的回声响彻十里长街。
  
  林朝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也不禁为这声音心怀激荡。
  
  陶玉书比他还激动,她紧紧着林朝阳的手,眼神追随着广场上经过的武器方阵。
  
  耳边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从南昌城头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古老的中国拖着屏弱、病态的身躯步履螨的一步步走到今天,迎来了属于它的新生。
  
  当空中飞行梯队带着巨大的轰鸣,似雷霆万钧,如山呼海啸,和着地面战车奔驰的隆隆声,驶过广场时,人民群众用欢呼和掌声代替着内心的满腔热血与激动。
  
  阅兵仪式最后,1万余只彩色气球和5万羽和平鸽飞向高空。
  
  走下城楼,陶玉书回味着刚才的阅兵式,感叹道:「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活到100周年阅兵的那天。」
  
  林朝阳调侃道:「多养养生,问题不大。」
  
  夫妻俩相视一笑。
  
  热热闹闹的国庆阅兵结束,林朝阳接到了李小琳从沪上打来的电话。
  
  听着李小琳所转达的巴金先生对自己新书的赞赏,林朝阳内心感激的同时又倍感荣幸,之后两人又聊到了的发表和稿酬问题。
  
  《收获》是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刊。
  
  按正常流程,林朝阳的新书第一卷可以发表在11月15日那一期杂志上。
  
  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林朝阳的新书每一卷内容都比较多,四十余万字的内容远超《收获》的常规版面。
  
  第二是林朝阳的新书足足有六卷内容,如果都以正刊来发表,对于《收获》来说也是个沉重的压力。
  
  之前林朝阳和程永新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增刊、专号的形式来发表。
  
  李小琳在电话里征询林朝阳的意见,最终确定了以书名为专号名,与《收获》正刊交叉发表。
  
  即自12月15日起,每两个月发行一份专号刊载一卷新书,以一年为期,将林朝阳的新书全文发表。
  
  这种做法打破了国内期刊界的常规,但这并非是林朝阳享受了特殊待遇,反而是《收获》占了林朝阳的便宜。
  
  一部大长篇作品以如此形式发表,势必会极大的影响未来的出版销量,李小琳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谈完了发表事宜后,她又把话题转移到了稿酬问题上。
  
  她知道林朝阳决定将新书交给《收获》,包括他上几本书都是优先给文学杂志发表,
  
  为的就是给日渐萧条的文学杂志们增加一点热度。
  
  至于稿酬,林朝阳压根没在乎过。
  
  但林朝阳不在乎,她却不能当不知道。
  
  因此这次林朝阳的新书稿酬,她经过《收获》杂志社的内部沟通,最终按照今年6月起执行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给予了林朝阳一份版税合同。
  
  「这回的新规出的正是时候,要不然我们还是只能按固定稿酬给你结算稿费,你太吃亏了。」李小琳愉快的说。
  
  稿费的问题林朝阳确实没怎么在乎,但感受到李小琳的诚意,他还是表达几句感谢。
  
  次日一家人国庆聚会,重点谈到了陶希文的婚事。
  
  本来今年过年时,陶希文前往蓟县见了周梅父母,家里人对他的期许是今年国庆能把婚结了。
  
  结果他和周梅俩人不知道怎么商量的,这大半年不仅没有安排双方家长见面,连结婚的事也没了动静,赵丽提起这事就上火。
  
  「妈,以前我哥刚谈恋爱的时候你死活不同意,现在又催着人家结婚,可真是操碎了心。」
  
  「吃你的饭!你哥比你强,至少还有个女朋友,你有什么?成天就知道跟你爸学,跟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陶希武不怕死的调侃老母亲,引来了赵丽的怒斥,顺便把陶玉成也坑了进去。
  
  陶玉成:
  
  「现在我的工作比较忙,周梅她也希望多提高提高自己,我们俩岁数又不大,不着急。」
  
  赵丽的急躁与陶希文的稳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颇有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滑稽感,林朝阳看着这样的场面心中难免感到好笑。
  
  「不大?你今年周岁26,过了年就27了,虚28,眼看着奔30了。小周她年轻是不急,
  
  你不急能行吗?」
  
  赵丽这年龄计算方式让林朝阳直呼好家伙,没这么个急法的!
  
  「你公司忙不忙跟结婚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小周她追求上进是怕咱们家嫌弃她,结了婚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女人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自动进化出了催婚技能。
  
  赵丽似乎是觉得今天家里人都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给陶希文以最大的压力,可惜陶希文却不吃她这一套。
  
  等吃完了饭,他对林朝阳说:「大姑父,我有点事想跟您请教一下。」
  
  然后他在赵丽不甘的眼神中跟林朝阳去了书房。
  
  「是真有事找我,还是拿我打马虎眼啊?」
  
  林朝阳端坐着,调侃了一句。
  
  「真有事。」
  
  「那说吧。」
  
  陶希文没急着说话,而是打开了书房的电脑,登陆邮箱,给林朝阳展示了一封电子邮件。
  
  林朝阳细细的阅读过后,大概明白了情况。
  
  被美国在线收购以后,即时通讯软件巨头ICQ傍上了大腿,这两个月开始在多个国家进行维权,给涉嫌侵权的多个公司发送了律师函。
  
  QQ除了名字,从头到尾都是陶希文一手打造的。
  
  虽然前期有模仿ICQ的痕迹,但也仅限于模仿,在之后的迭代中几乎已经完全抹去了ICQ的影子,ICQ要维权也找不到QQ的身上。
  
  不过国内其它几家以抄袭ICQ起家的软件就没那么幸运了,PICQ、CICQ、OICQ这几家均受到了美国在线发出的英文律师函。
  
  在律师函中,ICQ声称他们已经向美国的地方法院状告这些公司的侵权行为,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使用含有「ICQ」的域名,并将之归还给美国在线。
  
  陶希文所展示的邮件内容,是他向美国的同学求证此事真伪。
  
  而他之所以会这么做,则是因为两天前在QQ上的一次临时会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