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技术难度
第1010章 技术难度 (第1/2页)深夜,亚历山大港X17泊位。
远离灯火通明的主港区,这里只有几盏昏黄的高杆灯投射下惨淡的光晕。
锈迹斑斑、船体上油漆剥落得如同皮肤病般的“海鸥号”如同幽灵般缓缓靠岸。
海浪拍打着它腐朽的船身,发出空洞的回响。
几个模糊的人影在泊位上快速移动,连接着粗大的缆绳。
没有海关官员仔细的登轮检查,只有几个穿着制服的人在远处阴影里默默注视着,对船上卸下的、被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形状各异的“矿山破碎机组件”视若无睹。
偶尔有手电筒的光晃过,更像是走个过场。
港口官方的电子记录上,一行不起眼的信息被录入:
船舶名称:MVSeagull
泊位:X17
货物描述:重型矿山破碎机组件及附属设施(HeavyMiningCrusherComponents&AuxiliaryFacilities)
状态:装载中(夜间作业许可生效-港务特批/海关加急查验完成)
在港口调度塔的阴影里,托比·帕帕多普洛斯点燃了一支雪茄,红色的光点在黑暗中明灭。
他看着巨大的起重机将那些沉重的“组件”吊入“海鸥号”黑洞般的货舱,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大捆美钞构成的汹涌暗流,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它们的使命,精准地润滑了埃及这台庞大而腐朽的机器,让这艘海上移动废铁得以承载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即将再次没入深沉的夜色与大海之中。
他吐出一口烟圈,对着黑暗中某个方向微微点了点头。
远处,一艘海军巡逻艇的轮廓正缓缓转向,驶向拉希德上校指定的“演习区域”,将X17泊位彻底留给了寂静和秘密。
精密的犯罪机器,在金钱与关系的双重驱动下,全速运转,几近无声。
泰晤士河畔,MI6总部。
墙壁上巨大的屏幕分割成无数画面:卫星云图、加密通讯流、世界各地的热点标记。
其中一块屏幕上,定格着亚历山大港X17泊位那艘锈迹斑斑的“海鸥号”模糊的红外影像,旁边是托比·帕帕多普洛斯雪茄烟头的微小光点。
M女士本人像一尊由意志和精钢铸成的雕像,伫立在指挥台前。
岁月在她脸上刻下风霜,却未能磨损她眼中那鹰隼般的锐利。
她穿着剪裁考究但毫无装饰的深色套装,一丝不苟。
亚历山大港的“幽灵卸货”报告刚刚在内部系统标红,那行关于“重型矿山破碎机组件”的官方记录在她看来,无异于犯罪者狂妄的签名。
走私是肯定的,但具体是什么?
流向何方?
目标是谁?
疑问像毒蛇般缠绕。
“帕帕多普洛斯…拉希德…”
她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声音里没有温度,只有金属般的质感。
“金钱的脓疮,权力的蛆虫。”
她身后的分析师们屏息凝神,敲击键盘的声音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就在这时,一个急促但克制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
她的首席情报官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份薄薄的、边缘加密的文件夹。
他的脸色比平时更加凝重。
“夫人。”
下属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北达尔富尔,我们的‘沙眼’(卫星侦察代号)捕捉到宋和平控制区域的异常动态。过去72小时内,他掌控的基地有十二辆军用卡车分批次秘密驶出,目的地明确指向喀土穆。”
M女士的视线瞬间从亚历山大港的画面移开,如同狙击手锁定了新目标:“详细情况。宋和平又在搞什么鬼?”
“车队规模:十二辆军用卡车,无具体番号标记。出发时间分散在三个不同时段,完美规避了常规的空中侦察窗口。路线选择:沿达尔富尔-喀土穆的次要公路和荒漠便道,避开了所有主要检查站区域。”
情报分析官指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是喀土穆的卫星地图,一个红点在城市东北郊外的工业区边缘闪烁了一下,随即消失。
“卫星热成像显示车厢满载,覆盖严密帆布,无法识别具体内容物。
最后确认位置在这里,进入这片工业‘盲区’后彻底失去踪迹。时间是…9小时前。”
“9小时?在喀土穆?”
M女士的指尖在冰冷的金属指挥台上轻轻敲击,那节奏像极了倒计时的秒针。
“十二辆满载的军卡,不是开赴边境警戒,而是鬼鬼祟祟潜入首都核心区域,然后像水蒸气一样蒸发?”
她眼中寒光一闪。
“这绝不是常规的补给运输。宋和平这个人,他的任何异常举动都值得最高警惕。亚历山大港的‘幽灵船’,北达尔富尔的‘幽灵车队’…时间点如此接近,仅仅是巧合?”
情报官点头:“分析小组的初步判断:两者存在时间关联性,值得深究。虽然无法确认卡车内容物,但结合宋和平的背景和活动,不排除车上装载的是高价值敏感物品,其目的地和用途可能对地区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我们需要知道他在喀土穆搞什么名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