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最早的银行
第1100章 最早的银行 (第2/2页)程秀宁也说:“就是噻,这都中午了,景点还没逛完,我们午饭都还没吃哒嘛!”
张彩凤开口道:“我们下午还要去看《又见平遥》的演出,继续耽误下去,我们时间要不够了。”
李姐被几个年轻人眼神儿不善地盯着,也不敢再继续磨蹭了。
她说:“那走吧,还有一个景点是日升昌票号,你们是想先逛完这个景点,还是先去吃午饭?”
几个学生简单研究了两句,就决定了下来。
“我们逛完最后一处景点再去吃午饭。”
李姐道:“行,那走吧。”
大家终于离开了这个所谓的“票号文化体验店”,重新坐上观光车,前往日升昌票号。
之前大家对讲解员李姐的印象不错,在车上都是跟她有说有笑的聊天,从她口中了解这座古城的历史故事。
可经过方才“体验店”事件后,几个学生对李姐这人都十分不满了,大家都不想搭理她。
李姐脸上堆起假笑,说了两句活跃气氛的话,见车上的游客都不怎么接茬,她也讪讪地闭了嘴。
几分钟后,观光车停了下来,大家下车。
抬头就看上方“日升昌记”的匾额。
这里就是著名的票号博物馆了,也是我国最早的银行。
李姐努力调整了工作状态,领着大家走进票号,开始讲解。
虽然李姐的某些行为让人不喜,但该说不说,业务能力还不错的。
“日升昌票号创立于1823年,也就是清道光三年左右,它是我国第一家票号,被誉为中国早期的私人银行。其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当时,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现银运送的清算方式越来越落后。‘西裕成’颜料庄的掌柜雷履泰敏锐地发现了异地汇兑的商机,在东家李大全的支持下,投入三十万两白银,将颜料庄改为票号,取名‘日升昌’,寓意‘旭日初升,繁荣昌盛’……”
“日升昌票号的经营非常成功,从1823年成立到1932年改营钱庄,108年间创利1500万两白银。票号的内部设置也很有讲究,我们现在所在的前院是营业大厅,东柜房是办理手续的地方,西柜房是取现银的地方。西柜房的柜台上放有‘戥则’,用于称银子重量,票商还编了‘周行银色歌’来鉴别银子成色。”
“票号的汇票有多种防伪措施,如字迹防伪、水印防伪、印章防伪,还有密押防伪。密押是用汉字代替数字的密码制度,像‘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代表一个月的三十天等……”
苏醒等人跟着李姐穿过二街门,来到了中院。
“这里是办公场所,东边是账房,相当于现在的财务部,负责核算账目、总理全号银钱出纳。西边是信房,是专门书写信件的地方,票号内部的所有信息往来都通过信件传递,信件有编号、要抄录在案,还用暗语书写……”
日升昌票号在选人用人方面也十分严谨,遵循‘用乡不用亲’的原则,招收的学徒要求年龄在十三岁到十八岁之间,身高五尺、品貌端正、口齿伶俐,珠算楷书样样精通,且需有同仁担保、三世清白……”
---
PS:大家点点【为爱发电】吧,一个账号可以点三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