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709章 公孙康

第709章 公孙康

第709章 公孙康 (第1/2页)

公孙康其生卒年并无确切资料,籍贯为辽东襄平。
  
  他是东汉末年在辽东地区拥有势力的割据者,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长子,同时是车骑将军公孙恭的兄长,公孙渊的父亲。
  
  公孙度去世后,公孙康接任辽东太守这一重要职位。在其统治时期,多次与高句丽等东夷势力发生军事冲突。
  
  建安十二年(207年),公孙康成功擒获袁尚、袁熙,并将二人首级呈献给曹操,由此获封襄平侯。
  
  建安十四年(209年),公孙康在军事上有重大行动,他重创高句丽,攻破其国都,随后又对韩濊发起讨伐,并设立带方郡。
  
  公孙康去世后,因其两个儿子年龄尚小,所以由公孙恭继承其位。曹丕称帝后,追赠公孙康为大司马。
  
  公孙康为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度由玄菟郡小吏发迹,被辽东郡人瞧不起。最初,辽东属国人公孙昭代理襄平县令,便让公孙康任伍长。
  
  公孙度任辽东太守后,东征高句骊,西伐乌桓,威震海外。乘中原大乱,自称辽东侯、平州牧,穿戴拟于天子。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去世,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将之前曹操封给公孙度的永宁乡侯印绶给了弟弟公孙恭。
  
  建安十年(205年),袁谭被曹操击破后,曹操派张辽安抚海滨一带,张辽击破了公孙度所置的营州刺史柳毅,公孙康失去了其父经营多年的东莱诸县。
  
  公孙康对凉茂及众将说:“听说曹公远途出征,邺城没有防守的准备,现在我想用三万步兵、一万骑兵,直攻邺城,谁能抵御!”
  
  众将领都说:“对。”公孙康又看着凉茂说:“您认为这主意怎么样?”
  
  凉茂回答说:“近来海内大乱,国家将要倾覆,将军您拥有十万人之多的兵力,安坐家中,观看各方的成功与失败,作为君主的臣下,本来应是这样的吗?曹公忧虑国家的危机败亡,怜悯百姓的疾苦危害,率领正义之师为天下人诛杀凶残的民贼,功劳巨大,德行广被,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了。因为国内刚刚平定,百姓初步安顿下来,所以没有责罚将军的罪过罢了!而将军您却想要兴兵向西进攻,那么生存与灭亡的效验,不要一个早晨就可以决定。将军您好自为之吧!”
  
  众将听到凉茂的话,都震惊心动。过了许久,公孙康说:“凉茂说的话对啊。”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自率军征伐乌桓。至八月,在白狼山之战中,曹操军队重创乌桓以及袁尚的军队。
  
  当时,辽东单于速仆丸(亦作苏仆延)和袁尚、袁熙兄弟一同逃向公孙康处,同行的还有数千骑兵。
  
  此时,有人向曹操提议应当乘胜追击,然而曹操表示:“我只需等待公孙康将袁尚、袁熙的首级送来即可,无需再动用军队继续追击。”之后,曹操便从柳城撤军返回。
  
  袁尚逃到辽东后,便同袁熙商量说:“现在到辽东,公孙康必然见我,我一个人为兄长亲手杀了他,并且占领辽东,还可以用来扩大自己。”
  
  公孙康心里也打算捉住袁尚来邀功,就事先在马棚里安排了精强勇猛的士兵,然后出来邀请袁尚、袁熙。
  
  袁熙心中起疑,不想进去,袁尚强迫他进去,袁熙就同他一道进去。还没来得及坐下,公孙康喝让伏兵捉住他们,让二人坐在结冰的地上。
  
  袁尚对公孙康说:“没死的时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给我们坐席吗?”公孙康说:“你的头颅马上就要走万里路,要席子干什么用!”
  
  于是斩杀袁尚、袁熙,连同速仆丸的人头一起送给曹操。将领中有人问曹操:“您已退军而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这是为什么?”
  
  曹操说:“公孙康一向畏惧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缓和时,他们就会自相残杀;是形势使他们这样做的。”曹操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授任他为左将军。
  
  高句丽从伯固在位时,就不断侵扰辽东,又接纳了逃亡的胡人五百多家。
  
  建安十四年(209年),公孙康出军进攻高句丽,攻破其都城,焚烧邑落,伯固子拔奇埋怨国人,自己为长子却不能继承王位,便与涓奴加各率自己统领的部署三万余人向公孙康投降。
  
  在东汉末年,韩濊强盛,郡县不能约束,百姓大多流入朝鲜半岛。
  
  后来,公孙康将屯有县以南的荒地划分为带方郡,派公孙模、张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讨伐韩濊,原先的居民才稍稍离开一些。
  
  公孙康死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年纪还还小,辽东官员便推立公孙恭任辽东太守。
  
  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后,派使者就地授任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爵平郭侯,并追赠公孙康为大司马。
  
  公孙渊后来在上表魏明帝为自己陈情时说公孙康曾斩杀过孙权的使者。
  
  公孙康,名永,字公寿,是蜀汉名将赵云的堂弟。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家族世代为官,地位显赫。
  
  然而,正是这种显赫的家庭背景,使得公孙康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家族的庇护和支持。
  
  公孙康虽然并非出类拔萃的武将,但他却具备出色的政治智慧。在蜀汉建立之初,公孙康被任命为益州刺史,负责治理益州地区。
  
  在他任职期间,他积极推行一系列政策,使得益州的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他还善于结交各方势力,巧妙地处理各种政治危机,使得蜀汉政权得以稳定发展。
  
  公孙康身为赵云的堂弟,对蜀汉皇室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忠诚。在蜀汉建立之初,他就积极参与政治斗争,为皇帝排忧解难。
  
  在蜀汉政权逐渐稳固之后,他又多次为国家出谋画策,为蜀汉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正是这种忠诚的品质,使得公孙康在三国时期的动荡局势中,始终能够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公孙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与蜀汉皇室、朝中大臣以及各地诸侯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