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724章 沮授

第724章 沮授

第724章 沮授 (第2/2页)

曹操与袁绍相持已久,百姓疲惫,很多投靠了袁绍,军队缺少粮食。
  
  恰逢袁绍派遣淳于琼等带领万余人迎接从北来的运输车,沮授劝说袁绍:“可以派遣蒋奇另外带兵作为友军在外围突击,以此来切断曹操的包抄。”
  
  袁绍还是不听从。淳于琼驻扎在乌巢,离袁绍军队四十里。曹操让曹洪留守,亲自率五千骑兵夜袭淳于琼,袁绍派兵救援,失败逃走。
  
  曹军打败淳于琼等人,全部斩杀。曹操还军,还未到营地,袁绍将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投降。袁绍军大溃败,袁绍和袁谭骑马渡河逃走。
  
  袁绍逃走时,沮授没来得及渡河,被俘虏后见到曹操,曹操劝降沮授,让他与自己共谋大业。
  
  沮授以宗族性命皆在袁绍之手拒绝。曹操感叹:“如果早点得到沮授,平定天下就不足为虑了!”后沮授意图逃跑,返回袁绍处,被曹操所杀。
  
  沮授原名元让,字沮授,他的才智为袁绍阵营增添了不少光彩,年轻时沮授在冀州做官,以机智和口才声名鹊起。
  
  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应对突如其来的局面,沮授总是能从容应对,有人说他是那个时代最接近“谋士”的人物之一,聪明果断,见微知著。
  
  沮授的真正崭露头角是他进入袁绍阵营后,在袁绍的多次战略决策中,沮授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且常常能一语中的,帮助袁绍赢得了不少战役。
  
  他在官渡之战之前提出的“联合抗曹”计划,虽说最后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他提出的见解却精准地预测了曹操的军事动向。
  
  尽管沮授的谋略为袁绍带来了不少好处,袁绍却始终无法完全信任他,从沮授的立场来看,袁绍显然是一个疑心重的主,屡次因小事怀疑沮授。
  
  沮授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该成为袁绍心头的疑虑,这或许正是他一生中的一个深深烙印。
  
  沮授的能力、才华、忠诚心都没问题,问题出在了袁绍的心性,和他对待下属的方式,这样的领导不信任,才是沮授后来命运转折的根源。
  
  袁绍始终未能真正地完全信赖他,给他足够的权力与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沮授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三国历史上重要的谋士,他们都处于那个乱世的核心,知道如何凭借智慧站稳脚跟,两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应对局势的方式。
  
  沮授刚直,坚定,司马懿则是一个极为擅长低调行事、随时调整策略的人。
  
  司马懿的成功,在于他能迅速适应形势变化,在动荡不安的政局下,司马懿始终能将自己的立场放得较低,选择不做锋芒毕露的事情。
  
  他不急不躁,能在袁绍、曹操、刘备三方势力之间游刃有余,无论是在曹操手下还是在后来的魏国政治中心,司马懿都能利用现有的局势获取最大利益。
  
  沮授尽管才智过人,可他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直率性格,他缺乏一种必要的灵活性,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政局时。
  
  在袁绍死后,沮授对局势的判断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框架里,完全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到来,他对一些局势变化未能迅速作出反应,导致自己逐渐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司马懿的“随遇而安”哲学正好与沮授的刚直作对比,司马懿擅长调整策略和姿态,随着局势变化做出精准的应对。
  
  沮授则不同,他固守着自己对袁绍忠诚的信念,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做事原则,这种“原则性”是沮授的优势也是他最大的软肋。
  
  沮授的命运并未因为他的才智而得到应有的回报,他的结局反映了三国乱世中,那些既有忠诚又有智慧的人,在权力的漩涡中被吞噬。
  
  “马革裹尸”这个词,对于沮授来说并非空穴来风,他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袁绍去世后,沮授的命运急转直下,袁绍的儿子袁尚继位,袁尚心胸狭窄,对于父亲留下的谋士们反而多了几分戒心。
  
  袁尚年轻气盛,急于证明自己,对父亲旧部抱有强烈的戒心,像沮授这样的核心谋士,袁尚并未像父亲那样看重他,反而认为这些旧臣对新领导的忠诚度存疑。
  
  沮授的能力和声望非但没有帮助他赢得更高的地位,反而使袁尚对他更加提防。
  
  兄弟内斗只会给曹操提供机会,但袁氏兄弟都听不进去,他试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调解矛盾,劝袁尚采纳一些稳固政权的策略,这些建议被一再忽视。
  
  沮授本以为自己能继续参与决策,却没有想到自己早已成为了新领导的眼中钉,他的失势不仅因为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与他自身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沮授曾试图投降曹操,寻求新的庇护,但曹操对他的态度极为冷淡,曹操对沮授的兴趣从未持久,在他深知沮授与袁绍的关系后,始终无法完全信任这位昔日的谋士。
  
  沮授虽然对曹操表现出一定的忠诚,但这种忠诚并没有为他带来实际的好处,“忠诚未必换来回报”,在曹操看来沮授只是一个曾经被对手重用过的角色。
  
  沮授的最后选择是自己结束生命,“马革裹尸”并非形容他死得悲壮,他没有选择死于非命,自愿走向了死亡,他不愿意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也不想再见到自己忠诚的投奔被无情拒绝。
  
  沮授的刚直与死板,司马懿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灵活应变”代表,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一位掌控时局的政治家。
  
  他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逐步积累权力,实现魏国的政治主导地位,“随遇而安”是司马懿成功的核心哲学。
  
  司马懿的成功,并非因为他拥有超凡的军事才能或绝世的谋略,因为他能深刻理解并适应时代的变动,在这个多变的环境中不可能永远按部就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