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徐达和李文忠
第八百四十五章 徐达和李文忠 (第1/2页)这次被朱元璋请到御书房的,除了太子朱标之外,全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
老一代的如徐达、李文忠、汤和等人,新一代的代表则是四皇子朱棣。
此刻,听到朱元璋郑重其事的声音,御书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安静且凝肃起来。
打帖木儿?
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徐达等人的神色都起了微微的变化,足以显示他们每一个人,内心都绝不平静。
按说,皇帝已经表现出坚决的意志,不应当有反对的声音。
然而兹事体大,在场的又都是大明股肱之臣,若是只会唯唯诺诺,那便不该有这场御书房的召见和奏对。
于是,渐渐地,几道目光,同时落在徐达身上。
徐达站在最前方,尽管没有回头,却依然能感受到那几道目光的力量,知道此时能够跟圣上稍稍讨论的,只有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这位大明魏国公,沉默许久,终于开口说道:“启禀陛下,从战略位置上说,帖木儿汗国在大明以西,占据战略要冲,之前太子殿下的计划中也曾提到过,我们大明若要远航出海,若不能确保西边安宁,就容易出现一些不可测的问题。”
“因此,打帖木儿,是迟早的事,陛下高瞻远瞩,向来算无遗策。”
“只不过……要攻打帖木儿,以目前大明国力来看,似乎有些勉强。”
“假设我大明发兵四十万,西征帖木儿,每人每日平均耗米十升,行军到撒马尔罕,至少需要三百日,甚至四百日的光景!”
“那么,仅仅军粮一项的消耗,就要达到接近两千万石!”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战马的耗费,不包括运送必要的战争火炮的消耗。”
“陛下!”徐达瞥了秦枫一眼,虽然知道这西征之事一定跟国师有关,但他也想不明白一贯体恤爱民的国师大人,怎么会想出西征这样一个劳民伤财的主意来。
此刻,顾不得那么多了!
事关大明亿万百姓,江山社稷,别说秦枫是后世之人,哪怕是玉皇大帝下凡,若是讲不出一个理字,也不能妄动刀兵。
徐达直接走到御书案前,翻开一张地图,很精准地指向地图上河西走廊的位置,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陛下您看,从肃州到哈密,八百里流沙,路程最是难走,别说战马难以通行,就算是最精锐的士兵走在上面,也是千难万险。”
“微臣曾经做过测算!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若要运送军粮到前线,每运送一石粮食,竟要在路上消耗至少五石!”
“如此算下来,倘若以四十万大军的规模来计算,此战至少消耗钱粮,足以抵得过如今大明五年的所有赋税!”
“五年啊!陛下……”
“咱们辛苦努力了那么多年,血里火里滚过多少回,才有了这大明江山,这些年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又是辛辛苦苦了十五年,才有了今日的天下太平,百姓安宁。”
“五年的全部赋税?陛下……请恕微臣之言,这一战我们或许打得起,但似乎……并不是很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