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开业(下)
第536章 开业(下) (第2/2页)这番话说完,爱德华和维克托脸上都露出动容之色。
一旁的奥尔洛夫更是瞪起双眼,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唯一的问题,他不属于任何派系,在苏联没有根基,也没有血脉绑定。”
波波夫上前两步,将雪茄放进烟灰缸,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虽然我们目前给予远东银行的信任和便利,将来也许随时会被重新评估,但显然不是现在。所以各位远东银行的股东们,在形势还没有变糟糕之前,先下楼参加开业剪彩吧,远东银行需要我们站台,我们也需要向第一书记和主席,表明自己积极拥护经济改革的态度……”
…………
公历1990年6月20日,
坐落于涅格林纳亚街道十三号,远东银行门口挂起一条红色彩带,
在资本主义入侵的年代,剪彩对苏联官员早就不算陌生,随着相机快门的喀嚓声响起,翟远为首的远东银行股东们面带笑容,齐齐剪断手里的彩带,周围礼花筒随之绽放。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机会与挑战并存,远东不仅仅是一家银行,更是一扇通向世界经济的窗口。”
翟远站在银行门口,握着话筒,用尚不纯熟的俄语背稿,给足了苏联民众面子:“无论是企业家或者普通市民,远东银行都希望在将来成为你们可靠的伙伴,这间银行不仅是你们而开,也为莫斯科的未来而开……”
短暂的演讲最后伴随一声‘多谢’宣告结束,在波波夫市长的领掌下,人潮中响起阵阵掌声。
随着银行两扇玻璃大门缓缓推开,
莫斯科远东银行,正式宣布开工营业。
霎时之间,市民挥舞着手中的卢布,如潮水般涌进大厅。
这幢莫斯科歌剧院旧址,原本可以容纳1700名观众,短短几分钟便人满为患,各处窗口排期长龙,休息区座无虚席,特意分出来十几个白俄女人维持秩序,转瞬间被人潮淹没。
“3000卢布,我不需要黑咖啡,请帮我兑换成面包。”
“10000卢布能换多少奶粉,我现在就要。”
“我在巴拉希哈市有一间裁缝铺,请问能不能办理贷款业务?”
防弹玻璃后面,穿着整齐制服的白俄柜姐们忙得不可开交,
开立存折、登记账户、核对身份证件,复印机和钢笔摩擦纸张的声音不绝于耳,一迭迭卢布塞进柜台窗口,很快换成一张张存单和兑换券顺着窗口支出。
大厅单独划分出物资区,第四坦克师的士兵严阵以待,
储户们前脚从柜台窗口离开,后脚便忙不迭举起兑换券,挤开人群去领取口粮。
苏联民众手里不缺钱,但没钱消费和没有消费品是两回事,存500卢布就能换一块黑面包,对比将钱存进国家银行低利率零福利,所有人都知道该作何选择。
“仅仅昨天一天时间。”
维克托看着疯狂涌进银行的市民,语气复杂说道:“莫斯科各大国家银行储备金平均减少了7%,市民们全部把钱提取出来,为存入远东银行换取物资做准备。”
翟远听到这种带着几许怨气的言论,心底不以为然。
倘若你们总行能搞定供应链,给市民谋福利,何至于让外资进来洗劫?
不过脸上仍挂起和煦笑容:“维克托行长,卢布不会离开莫斯科,从国家银行的金库,进入远东银行的金库,它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留存而已……”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整座银行大厅,喧闹的声音从未停止。
这份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奥尔洛夫又调动了两批物资送进来,市民的热情依旧没有消退。
等到莫斯科的天空逐渐染上一片橘红,远东银行门口仍围堵着数以千计的储户。
但银行的铁闸门已经毫不留情合上,工作人员挂起下班的招牌。
整场工作时间里,唯一发生的些许摩擦,是自尊心极强的苏联人民,对白俄柜姐们的微笑服务发出训斥质问。
苏联人民无法理解柜姐为什么要对自己微笑,进而认为对方是在嘲笑自己。
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细小插曲。
“七千三百万卢布,发达啦!”
银行大楼内,利枝已经带着一班会计们,核算清楚今天的营业数据,并迅速整理成表格送到翟远手里。
她神色兴奋向翟远汇报道:“这只是目前统计出来的初步数据,还未核对全部物资兑换情况。”
翟远看着表格上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轻轻呼出口气。
紧接着,一沓沓卢布被清点装箱,
士兵们荷枪实弹押送解款车,进到租用中央银行的内部深层金库,
地下一层的钢铁墙厚达半米,厚重钢门、防弹墙体和轮班站岗的士兵看守,多重军工级门锁也替换成翟远所设的密码口令。
“安全性是够了,可一旦有人翻脸,金库还是有被查抄风险……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也要未雨绸缪啊。”
翟远隔着玻璃窗目送解款车离去,攥着营业额账单,心中自顾自思忖:“得尽快把这笔钱花出去。”
6月20日,远东银行首度开业,
当天创下储金七千三百万卢布的傲人战绩,折合美金一亿一千余万,折合港币九亿两千余万。
不过这只是官方的汇率。
“但话又说回来了,身在苏联当然要锚定官方汇率!”
大厅里工作人员还在继续清点工作,
翟远已大踏步往楼上贵宾厅走去,顺便吩咐利秘书,说:“散户们服务完了,帮我请所有办理贷款业务的高净值客户进来,国企、油矿或者是土地开发,只要他们遇到经营方面的困难,都可以申请一笔贷款用作周转,卢布或者美金都没有问题。不过按照市场化信贷的原则,将来一旦他们违约,远东银行有足够正当性,可以对他们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真正的收割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