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31章 沈乐:我穿成我自己的子孙,我给我自己托梦!

第31章 沈乐:我穿成我自己的子孙,我给我自己托梦!

第31章 沈乐:我穿成我自己的子孙,我给我自己托梦! (第2/2页)

更重要的是,眼前的旱灾若过不去,进入下行空间,明年一样惨淡。似乎无论怎么选,前景都一片黯淡。
  
  沈乐趴在窗外,将这些焦虑的议论,一字不落地听进耳里。他悄悄退开,皱着眉头,拼命思索:
  
  五百石粮食的“捐税”,像一座大山一样压了下来。信息太少,官府的用兵情况不知,官府里不认识人……
  
  总之,这都不是他现在能解决的。但是,旱情和灌溉效率低下……这个似乎可以想想办法。
  
  我在现代学过啊!现代,我花了足足一个月,紧急填鸭了一肚子知识,我肯定能找到法子的!
  
  “阿嬷!阿嬷!”他快步走出去,找到之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叫他“小少爷”的那个妇人:
  
  “带我出去走走好不好?去外面走一圈?”
  
  妇人不太放心,却也拗不过他,只好带着他往外走。走出大宅,走到田间地头。
  
  沈乐踮起脚尖,努力看了一会儿,又央告妇人把他抱起来仔细看了一遍,只想叹气:
  
  水渠水渠一言难尽,堤坝、围堰、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一个“几百年前传说是有的,但是现在早没了”的状态。
  
  人流穿梭,一个个在死命地抬水,用的法子——扁担、水桶、桔槔、戽斗……
  
  说好的龙骨水车呢?
  
  说好三国时期已经有这玩意儿了呢?!
  
  江南在那时候果然是荒僻之地,这么好的东西,都没有普及……
  
  算了,你们不行,我来吧!兴修水利投资太大,要求太高,我没有勘察能力也没有组织人力的威望,但是,我至少能“发明”个水车!
  
  他避开玩闹的孩童,钻进后院的杂物房,找到各种工具、废旧木料、竹片、绳索。
  
  凭借记忆里图纸的模样,还有现代锻炼出的动手能力,又是切削,又是敲打,又是捆绑。
  
  感谢小墨斗,感谢修复郑墨的时候,得到的八级木工技艺灌顶,哪怕这个身体足岁只有五岁,也能磕磕绊绊地做出来:
  
  用小刀削出薄薄的木片做刮板,用竹片和麻绳折腾出链条,又找了两个小木轮做传动轴,一点一点地刻出齿轮。
  
  他忙得满头大汗,手被木刺扎了好几下,甚至勒出了血口,但是全然不顾:
  
  快!
  
  要快!
  
  越快越好,等家里决议出来,再改,那就麻烦了!
  
  傍晚时分,当大人们拖着疲惫沉重的步伐从祠堂里出来,脸上依旧愁云密布时,沈乐捧着他的“杰作”跑到了父亲沈敦面前。
  
  “阿父!阿父!你看这个!”
  
  沈敦正心烦意乱,没好气地挥挥手:“一边玩儿去,莫添乱!”
  
  但沈乐固执地举着那个结构精巧的木头小模型:“阿父,这个能车水!能从低处把水提到高处!比戽斗快!”
  
  沈敦一愣,这才仔细看向儿子手里那个古怪的东西。只见那模型有一个长长的木槽,里面似乎有一串能活动的刮板相连,两头有轴。
  
  他疑惑地接过,按照沈乐的指点,将一头浸入旁边装满水的木盆里,用手摇动一端的轴柄。
  
  嘎吱嘎吱——这个制作粗糙的模型发出令人牙酸的响动,似乎下一刻就要散架。然而,随着轴柄转动,它还是努力动了起来:
  
  那串刮板在木槽里循环往复,将盆中的水一点点地、连续不断地刮带上来,从另一端流出!
  
  虽然只是个微型模型,效率不高,水流细小,但是,它的作用,是个人一眼就能看出!
  
  沈敦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呼吸都急促起来。他死死盯着那不断流出细流的模型,摇动轴柄的手微微颤抖。
  
  这正是他们需要的!正是家族需要的!这样的东西,能节省多少人力?能多灌溉多少秧苗?
  
  “这……这是……”他声音发颤,猛地抬头看向儿子,“孩儿,你从何处学来的此法?!”
  
  沈乐早就想好了说辞,挺起胸膛,理所当然:
  
  “我刚刚在屋外睡着了,梦见画上的老爷爷,就是我刚刚磕过头的老爷爷教我的……他说,这个能帮我们家……”
  
  祖宗托梦!
  
  那位做主把家族从冀州迁来,又留下大笔金银,是家族发家之始的祖宗,据说有仙法在身!他托梦……
  
  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沈敦狂喜之下,哪还顾得上深究!他一把抱起沈乐,激动得胡须都在抖动:“天佑我沈家!天佑我沈家啊!我儿竟是祥瑞!”
  
  他立刻捧着模型,几乎是冲回了刚刚散会的祠堂,激动地展示给三叔公和各位叔伯看。
  
  起初,众人还将信将疑,但当模型那连续提水的功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时,所有人都震惊了,继而爆发出巨大的惊喜!
  
  “妙啊!太妙了!此物若制成大的,岂非一具可抵十人之力?”
  
  “快!快找木匠来!照着这个样式,放大制作!”
  
  “河边的水立刻就能引上来了!秧苗有救了!”
  
  绝望的气氛一扫而空。希望和干劲蓬勃而起,家族的所有力量,都被动员了起来。
  
  周围的木匠,不管是最好的还是二把刀学徒,全都被请来,分工合作,制造龙骨水车。
  
  沈敦和几位叔伯亲自督造,沈乐待在一边,磕磕绊绊地指导:
  
  “曾祖父是这样说的……曾祖父真的是这样说的……”
  
  提问,自己冒充曾经的自己是什么感受?在线等,挺急的……
  
  不过三五日,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龙骨水车,就在通向沈家田地的河渠上架设起来。
  
  当健壮的佃户踩动踏板,看着大湖已经下降了许多的水流,被龙骨水车抽进河渠,哗啦啦流入干渴的田地时,整个家族的人都沸腾了!
  
  有救了!
  
  终于有救了!
  
  一架、两架、三架……十余架水车排列在岸边。为家族带来宝贵水流的同时,甚至,还得到了捐税的减免:
  
  龙骨水车的制造方法,被家族第一时间献了上去。因为抗旱焦头烂额,也为了明年收成和粮税担忧的县令,大喜过望。
  
  大笔一挥,就把他们家应交的“踊跃输捐”,从五百石,减成了两百石!
  
  完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