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51章 千万别再折腾了,可以吗?求您了!

第51章 千万别再折腾了,可以吗?求您了!

第51章 千万别再折腾了,可以吗?求您了! (第1/2页)

沈乐当然不可能真的管杀不管埋——更正,真的连报告都不做一个。
  
  他只是全功率开动了至少一天一夜,需要休息。沐浴更衣,饱饱吃了一顿饭,倒头睡一大觉,就端坐在特事局人员面前,指着屏幕开始汇报:
  
  “我当时是在这个位置受到了袭击……刚刚冒出来,就被人枪击,然后就是12.7……”
  
  “我在这个位置干掉了袭击的主使者……他们说,我的长相被记录下来了,他们发现是我就下了袭击的命令……”
  
  “然后我……这里……这里……这里……”
  
  顾玉林一只手按着大腿,拇指死死抠进膝盖旁边的软肉,甚至忘了疼痛是什么感觉。
  
  他屏息听了好一会儿,终于赶着沈乐喝水的当口,颤颤巍巍询问:
  
  “所以,你当时出手的时候,知道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吗?”
  
  “知道。”沈乐认真点头。顾玉林刚松了一口气,就听沈乐补充:
  
  “地脉告诉我,它不舒服,它在这里被卡住了……被外来的力量卡住,流动不顺畅……”
  
  顾玉林:“……”
  
  若非我自己也是特事局的,我从其他修行者那里,确实听到了很多关于地脉的事情,我还当你是口胡呢……
  
  还有!
  
  我们这边的地脉,我们还能找几个修行者过来,帮忙验证、确认一下;
  
  海峡对面的地脉,难道要我们想方设法,尝试送人过去验证吗?!
  
  而且,按照卫星地图上爆起来的位置,这些地方,都是极其重要的设施——外人哪怕靠近,都是过去一个,死啦死啦地一个!
  
  就,随便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呗?
  
  “还有,这些地方,我基本上都发现了歪果仁的气息……”沈乐认真地指着屏幕:
  
  “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有海外修行者的气息……这些地方不是我干掉的,是地脉震动,自己清掉的,大概华夏地脉也讨厌他们吧……”
  
  我信你个鬼!
  
  好吧,我真的也没法不信……
  
  会议桌侧面,局长使眼色使得眼睛都要抽筋了。顾玉林只好颤颤巍巍,硬着头皮问: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吗?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暂时不用了吧……”沈乐仰头想了一想:
  
  “该收集的碎片,我都收集完全了,我扫了好几遍,确定没有别的碎片飘在外面。
  
  接下来,我就要一心一意修复这件陶器了,大概率宅着不出门,嗯,应该也用不着你们帮忙送饭……”
  
  天香楼是我的专属餐馆,老板娘会包揽送饭业务的!
  
  顾玉林长长舒了口气。您千万宅着别出门!
  
  您安分宅在家里,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有什么需求,一定和我们说啊!要试剂也好,要材料也好,要去拜访哪位学者教授也好,都跟我们说,我们可以帮忙安排的!”
  
  沈乐向他们挥挥手,一头扎回自己家里。画卷和罗盘还在干活儿,等它们分享完全部信息,自然有专人送到海边,交接给任务归来的云鲲。
  
  至于沈乐,他把这次收集回来的陶块,一枚一枚清理,洗涤,让它们复归本来面目。
  
  送到扫描仪上过了一遍,再上各种各样的仪器,测量各种各样的数据。
  
  重量,密度,内部有无缝隙,有多少条缝隙,各种元素含量,离子含量……
  
  这些陶块,它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埋藏了千年以上。有的沉睡在山峦间,有的沉睡在水田中,还有的,埋藏在淤泥里——
  
  沈乐回来以后查过,距离海岸最近的一枚陶块,它在两百年前还是一片海,是大名鼎鼎的鹿耳门之内,自然形成的台江内海。
  
  这片海域,是外海沙洲与陆地海岸线共同围合形成的泻湖类湖泊,长度曾经达数十公里,正是天然的防波堤。
  
  外有水道通向大洋,把船往里面一拴,不怕被台风吹走——
  
  郑成功打台湾的时候它还在,18世纪末开始渐渐淤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
  
  然而,陆地淤泥和海沙的淤积,给了它完全不同的埋藏环境,让它的物理特征和别的陶块都不一样……
  
  既然不一样,回头送进仪器里除盐的时候,所需要的压力,时间,温度,就都会不一样。
  
  要求人帮忙定方案,沈乐总得把基础数据测明白吧!
  
  光是这些基础测量工作,就折腾掉了沈乐一个礼拜时间。
  
  然后,他把这些陶块恭恭敬敬,托付给沉船博物馆的博士师兄,拜托他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釜脱盐,自己一头扎到工作台前:
  
  这么多天下来,基于陶块外形扫描,做出来的1:1大小3D打印复制品,早就已经生产完成。
  
  沈乐给它们挨个写上标号,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左对右对:
  
  “唉,立体拼图好难啊,比平面拼图难太多了……而且边缘还不是严丝合缝,更难对合……”
  
  没办法,这些陶块在地下埋藏了太久,也经历了太久的侵蚀和摩擦。
  
  虽然没有彻底碎裂磨灭,可要求它们保存着刚刚被摔碎时候的样子,连边缘都清晰锋利,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沈乐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着看着,思维就有点儿放飞:
  
  “这一块……看着有点动物形状……可到底是什么动物呢?猪?狗?古代陶瓷工匠的手艺哟……”
  
  “这一块……表面应该是,谷穗?这一块和旁边一块又有些不一样,可到底是哪种谷穗?”
  
  这个就不单是工匠手艺问题了,还包括沈乐自己五谷不分的问题。把黍、稷、麦、菽、稻的谷穗,实物放在他面前认,保证一认一个不吱声——
  
  反正也不用他来认,真的从墓葬里,或者随便什么地方刨出来了这些东西,以及盛装它们的罐子,自有文物学家上场。
  
  验个DNA,看看它到底是什么种子,看它在三千年前、五千年前还是七千年前,就被当地的人民播种和收割。
  
  至于画在陶罐上,雕刻在骨器、玉器上,或者捏塑成陶器的谷穗,到底是什么品种,就太难为沈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