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仗剑独行斩鬼神 > 第六百零四章:大乘境本命神通,七十二诸天法力(求打赏、求订阅!)

第六百零四章:大乘境本命神通,七十二诸天法力(求打赏、求订阅!)

第六百零四章:大乘境本命神通,七十二诸天法力(求打赏、求订阅!) (第1/2页)

静室之内,混沌元气的余波缓缓沉降而下,最终归于虚无。
  
  陆城盘坐于兜率静室中央,手中轻抚着那枚紫金红葫芦。
  
  因为是天外之人,陆城对这件紫金红葫芦也是有所耳闻的,据说此物为当年太清圣人用于盛丹用的宝葫芦。
  
  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时,太清圣人临凡普救阎浮世界,及到乾宫触地,见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结着紫金红葫芦,便将这枚葫芦留下自用。
  
  后来炼成法宝,只要叫上声名字,其若应了,就已装进里面,一时三刻化为脓水。
  
  其后六位圣人飞离洪荒,太清圣人很有可能是在混沌当中,又寻到某种天地灵根,便将紫金红葫芦中的灵性取出,为它重炼了一具载体。
  
  这种事情在地仙界也有,某位修士祭炼本命法宝数千年,灵性已生,后来又遇到一件更为厉害的法宝,这名修士自认穷尽自己一生,也无法把本命法宝祭炼到这般地步,于是便施秘法取出本命法宝中的灵性,融入新得到的法宝当中,各个方面皆有好处妙用。
  
  古老的道书当中,甚至还记载过,有仙人取出随身多年法宝的灵性,将之点化为童子,从此随身服侍,其实就是收作了弟子。
  
  灵性已去,这紫金红葫芦法力神通大损,不知怎么辗转就落入九黎鼎的手中,现在又被它赐予陆城。
  
  只凭九黎鼎与这紫金红葫芦,日后陆城若是真的能修至混元大罗金仙境界,乃至脱离原初宇宙,凭此便可以在女娲娘娘宫中或者太清圣人座下,谋一个身份。
  
  那宝葫芦入手温润,非金非玉,内里仿佛蕴藏着开天辟地的伟力与精纯灵气,其表面道纹流转,紫金神辉与赤红宝光交织,透着一股返璞归真、却又凌驾万物的气息。
  
  九黎鼎临别之言,如同洪钟大吕,仍在陆城识海深处回响,激荡起前所未有的波澜:
  
  “即便圣人,即便混元大罗金仙也并非修道的顶点,大道或许有其尽头,但至少以我目前的境界眼界来看,暂时还无法远眺、了解…
  
  或者说以目前的境界,是一想就错,一说更错,强行给自己一个答案不过是自我心理安慰罢了。”
  
  道无止境!
  
  小千世界(凡界),中千世界(灵界),大千世界(仙界),洪荒宇宙…洪荒之外,尚有三千域外神魔宇宙。
  
  无数万年以前,六位圣人,携洪荒最顶尖的仙神,披荆斩棘,横渡无垠混沌,只为追寻那可能存在的、更加高远的大道尽头。
  
  那种开拓的壮举与未知的凶险,令陆城感到心潮澎湃,又感同身受地生出一丝凛然。
  
  在原初的洪荒宇宙内,圣人号称万劫不磨,不死不灭。
  
  然而,一旦踏出孕育自身的“蛋壳”,进入那混沌未名之地,即便是圣人,其不朽之躯也未必能抵挡混沌神魔的爪牙与未知道则的侵蚀。
  
  这一次探索,必然伴随着血的代价,是真正的道争之战!
  
  “最初的洪荒宇宙,或许仅仅只如现今一座中千世界般大小?孙行者那如意金箍棒的一万三千五百斤,一个筋斗的十万八千里,在后世看来或许显得平凡,除了计量可能的古今差异,何尝不是整个洪荒天地、连同其中的仙神圣贤,都在无尽岁月中不断进步、不断开拓、不断演化的明证?
  
  如同凡俗人族,短短数千上万载便能从刀耕火种文明进入星际文明时代。
  
  混沌当中不计年,那些身处于上界当中的仙神,以他们的智慧与悟性,在漫长到以万年为单位的时间中,又会有怎样的进步?”
  
  “一念及此,方知自身之渺小,亦知前路之广阔。”陆城轻抚着手中宝物,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求道之念与进取之心。
  
  九黎鼎的临别赠礼,实是厚恩。
  
  因为它不仅留下了圣人遗宝紫金红葫芦,更是在葫芦内,以自身法力开辟、封存了:
  
  七十二座大千世界、八百座中千世界、三千座小千世界。那些陆城之前用过的九黎世界尽在其中,紫金红葫芦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九黎鼎的所有原本功用,并且它现在可以收人了。
  
  虽然上限必然远远无法与九黎鼎相比,但对于陆城来说更加便于使用无数倍。
  
  至于九黎鼎本身,莫说是大乘境界修士,便是寻常的仙人恐怕都不被它放在眼中。
  
  若非圣人与众多强大仙神已经脱离原初宇宙,寻常灵宝在此界根本就难以驱御,圣人又怎么会将此等灵宝留传于下界?
  
  神念微动,沉入紫金红葫芦。
  
  刹那之间,陆城的意识仿佛被无限拔高,超脱了静室,超脱了玄元洞天,甚至超脱地仙界的束缚。
  
  他如同一个俯瞰诸天的造物主,“看”到了葫芦内那令人心神震撼的无垠图卷:
  
  中央处,七十二座大千世界如沉睡的太古神祇,其体量之巨,天道法则之完备,远超想象。
  
  无数星辰按照玄奥的轨迹运转,星河璀璨,大陆广袤,海洋深邃,更有丝丝缕缕的先天道韵弥漫,隐约可见其中孕育着强大无比的生灵与文明雏形。
  
  它自成一方完整宇宙,是三千世界的核心与基石。
  
  环绕着这七十二座大千世界的,则是八百中千世界如同众星拱月。
  
  它们或炽热如熔炉,或冰寒似永冻,或生机勃勃草木繁盛,或肃杀凌厉金戈之气弥漫。每一个中千世界都蕴含着独特的法则风貌,演化着不同的天地至理。
  
  它们如同大千世界的卫星,又像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彼此间有微妙的元气潮汐相连。
  
  最外围,则是那浩浩荡荡的三千小千世界。它们如同恒河沙数,密密麻麻,却又在某种玄奥的秩序下排列组合。
  
  每一座小千世界都是一个微缩的乾坤,有的刚刚诞生,混沌初开;有的文明鼎盛,有妖魔飞天遁地;有的则步入暮年,星辰黯淡,走向寂灭。
  
  生、住、异、灭,世界的轮回在这三千小千中清晰上演,演绎着最神妙也是最基础的道之韵律。
  
  九黎鼎最初的主人,乃是九黎兵主蚩尤,其后才为女娲娘娘所得,因此它并不是无法收摄人族,只是感念娘娘的教化,不愿而已。
  
  女娲娘娘虽为妖族圣人,却为人族创生女神,娘娘有意回护妖族,却更不愿意见到同族肆意伤害自己的子民。
  
  因此祭炼九黎鼎,其内蕴生无穷世界,若再遇本性凶猛残暴之妖族,为不破坏天地太极均势,便将过于残暴之妖、兽、魔物等摄入其中,维系天地之和谐。
  
  这其中的道理,凡人可能无法理解,陆城如今已然是大乘境界、半步仙人,自然可以体悟。
  
  若是在洪荒最初时期,他这个法力境界很可能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仙人,毕竟寿元几乎无穷,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境界贬值,在现在这个时代,修炼几万年可能连最低境界的仙人都不是。
  
  随着观视,陆城的心神渐渐彻底沉浸在眼前这三千世界的生灭演化之中。
  
  目光追随着一座小千世界的诞生:混沌炸裂,清浊分离,地火风水涌动,星辰点亮,生命从原始的海洋中孕育,懵懂地探索世界…再到一个中千世界的鼎盛:
  
  无数强大的生灵飞天遁地,探索星海,建立恢弘的文明,甚至触摸到一丝世界法则的边缘…最后,注视着一个行将寂灭的小世界:星辰崩解,大陆沉沦,灵气枯竭,万物凋零,最终归于一片混茫的死寂,等待下一次轮回的开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