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暴雷、选址和奠基
第700章 暴雷、选址和奠基 (第2/2页)“还行吧,也就2亿.”
“你咋知道,难道房东你认识?”
看到陈默点了点头,于东来不禁瞪大了眼睛,这也可以,“小默哥在京城的人脉是广啊,连这都有路子”
“你跟我谈就行.”
于东来反应过来,一脸不可置信,“难道你你你你.”
陈默点了点头,“我只能说咱俩很有眼光.”
既然是自己人,那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凭借陈默的声望和于东来的资金,原本的底商和底层住户都会相应得到不菲的赔偿,剩下就是胖东来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像胖东来这样量级的大型商超从选址到开业周期一般在1年到3年。
可胖东来不用,因为有陈默这个加速齿轮在,周期会相应缩短,大概半年多的时间就能调备就绪,剩下就是跟国内外的超市大战了。
互联网大战,陈默已经是个老油条,非常有斗争心得,但对于超市之间的厮杀,他反而有些期待,胖东来在没外力的干扰下能做到什么程度?
京城老板姓是更认可华联那种中高端的商超,还是更青睐胖东来这种亲民超市。
不过这得等到明年年中才能揭晓,到时再看吧。
陈默看着接下来的日程安排,明天是青藤学院三期工程的奠基启动仪式。
作为院长,这个场合他必须出席。
更让他在意的是,距离第二届互联网大会还剩不到十天,作为受邀嘉宾,正好可以借机与两位老哥碰头。
陈默掏出电话,“喂?军哥嘛?明天有空不”
“喂?东哥嘛?明天有空是吧.”
次日清晨,剪彩仪式后的工地上,陈默、雷军、刘强东三人戴着安全帽出现在规划图前。
自从青藤学院扎根京城北部的北七家镇以来,这已是学院的第二次扩建,三期的占地规划体现了彼岸的财大气粗,西面和北面的地全圈了下来,面积是之前一期和二期的总和。
待到明年竣工时,青藤学院的占地面积将达到初建时的五倍。
这片土地上,彼岸俨然已成为最大的“地主”。
随着集团业务扩张,学院的培训体系也日趋完善:
半年制常规班涵盖IT技术、运营管理、财务法务等专业课程;
短期培训班则针对骑手、网约车司机、主播等岗位,周期仅一周至半月。
当然这两类的学员,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骑手小哥,所有学员都必须修读《彼岸主义的学习与实践》这门核心课程。
经过二期扩建,学院每半年能为集团输送近五千名经过严格选拔的学员。
这些“青藤学子”上岗三天就能独当一面,业务能力远超社会和学校招聘人员.
而三期工程竣工后,培训规模还将翻番。
尽管如此,青藤学院的招生名额依然供不应求,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比公务员考试有过之无不及。
毕竟考公有编只是稳定,要是上岸在彼岸干五年,那堪比天上一日地下十天的效果。
有趣的是,根据毕业学员就业统计数据显示,入职“彼岸“的学员中,山东籍占比最高,可见“上岸”确实深深刻进了齐鲁子弟的文化基因里。
之所以雷军和刘强东颠颠跑过来,是因为两人看到了青藤学院确实给彼岸源源不断培养了大量人才。
青藤学院已然成为向“彼岸“输送优质人才的黄埔军校。
为此,小米和京东相继在学院周边开建专属培训基地,预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此之前一直是借着青藤学院的这只鸡下小米和京东的蛋。
明年末小米将会成立“步锵学院”取意“步履铿锵”,暗合“小米加步枪”的创业精神;
而京东这边定名为“兄弟学院”,延续企业核心价值观传承的“兄弟文化”,从这里培训出来的都是他刘强东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就这样原本以建材、装饰为主的北七家镇,经过彼岸的鸠占鹊巢,而且还叫来小伙伴落户,直接挤占了三分之一的地块成为了教育重镇。
看着大兴土木的工地现场,陈默问向东子,“新家搬进去了,感觉咋样?”
京东总部大楼在亦庄经济开发区,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所以陈默才有此一问。
“起码跟租房比起来,心是定下来了,以前总感觉自己是个北漂,对了雷军,之前听说你要买地买了么?”
雷军苦笑着摇头:“多亏陈院长'关照',在上地拿了块地,二十多亿的交易让他净赚五个亿。”
“嘿~你良心呢?我好心给一个情义价,9折卖给你,怎么还倒打一耙呢?你就说卖给你的便不便宜~”
“便宜是便宜,就是感觉有点不舒服,你说咱们互联网辛辛苦苦搞科技研发,搞供应链,搞市场,还赶不上那些搞房地产,搞金融的,随便打点一下就”
陈默小声嘀咕一句,“这还没算慈善和赈灾”
“小默,你说什么?”
“没什么。”陈默摆了摆手。
刘强东倒是听的一清二楚,冷哼一声,“说到底,还不是先富的人忘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