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884章、第一个成规模的园区规划

第884章、第一个成规模的园区规划

第884章、第一个成规模的园区规划 (第1/2页)

三娘回到长安已有些时日,卸下朝堂的威仪,眉宇间透着淡淡的倦意。
  
  今日好不容易得了个休沐,午后她信步走入夏林暂居的院落,见他正蹲在庭院一角,对着地上用木炭勾勒的图形比划。夕阳透过柿子树稀疏的枝叶,在他后背上投下斑驳光影。
  
  “又在琢磨什么?”
  
  三娘声音里带着些许沙哑,目光落在那方正的图形上。那图形结构奇特,顶棚以密集线条网格标示,与她惯见的飞檐斗拱大不相同。
  
  夏林闻声抬头,咧嘴一笑,拍了拍手上的炭灰站起身:“来得正好,给你看个新鲜物事。”他弯腰拾起几张图纸递过去:“玻璃暖房。”
  
  三娘接过细看。图纸绘制得极为精细,四周是厚重的砖木承重结构,屋顶却以密集的木质椽子支撑,覆以大片透明玻璃板,形成开阔明亮的空间。旁边还标注着详细的尺寸、用料规格,以及不同季节的光照角度测算。
  
  “这是……种菜的屋子?”三娘指尖轻触图纸上代表玻璃的透明部分,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如此通透,能保暖否?冬日里岂不是要冻坏作物?”
  
  “自然能保暖。”夏林凑近些,指着图纸耐心解释,“你看这砖墙,足有两尺厚。关键是这玻璃顶,白日里阳光透进来,热量储存在屋内,到了夜晚,温度也比外头高出不少。若是再在墙角砌上几个烟道,连通外头的灶坑,寒冬时节生上火,里头保管暖如春末。”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已让魏国商贸司调运十二万亩暖房所需的玻璃,加五成工钱,他们包安装到位。算下来,比从我的商路走还便宜些,关键是公对公,账目清楚。”
  
  三娘仔细端详图纸,发现上面还详细绘制了排水系统、通风装置,甚至还有可活动的遮阳草席设计。
  
  她凝视图纸良久,轻声道:“你想在长安周边推广此物?”
  
  “先在皇庄试建几座。”夏林指着图纸上的不同规格:“选三个庄子,分别建大、中、小三种尺寸,试试哪种最合用。若成效好,冬日里百姓也能种些青菜,育苗也能提早一个月,青菜都还好,主要是育苗,你个大头兵出身不懂这里头的门道,大西北之地能早一个月育苗是什么概念,你问问那些老农就知道了。”
  
  “我怎的就不懂了!你少瞧不起人。”
  
  她抬眼看着夏林反驳他的胡说八道,但见他眼中闪着难得一见的光彩,那是专注于某件事物时才有的神采。
  
  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那个将不毛之地发展成天下第一县的人,最厉害的可不是跟人勾心斗角。
  
  “朕准了。”三娘将图纸递还给他:“你与治儿商量着办,务必稳妥。需要什么,直接跟户部说。”
  
  下午庭院安静下来,三娘则一直站在他身后,看着这个专注修改图纸的背影,连日朝务带来的烦闷竟散去了几分,虽然都不是少年郎了,但说来奇怪看到他专注的样子却总是恍惚间能将人拉回到十几二十年前。
  
  傍晚时三娘说要回去洗漱之后再来用餐,而脏兮兮的夏林则唤来随从:“去请太子殿下过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不过半个时辰,李治便匆匆赶到。这些日子他既要处理政务,又要应对选妃的纷扰,脸上的确是带着几分疲惫。但一进院子,见到满地的图纸,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父亲,这是……”
  
  夏林将图纸塞进他手里:“看看这个。”
  
  李治仔细翻阅,越看越是惊讶:“这暖房设计精妙,若是真能建成,岂不是冬日里也能见到新鲜菜蔬?”
  
  “当然啦。”夏林拉着他蹲下身,指着地上的图形,“明日你就去选址,要选光照好、水源近的地方。三个庄子要选不同地形,一个平地,一个缓坡,一个近水,试试不同环境下的效果。”
  
  李治连连点头,忽然想到什么:“父亲,这玻璃顶如此之大,若是遇上冰雹……”
  
  “上头有茅草毯子,覆上即可,这屋子不高,也就一人有余,很容易操作的。”夏林不以为意,“再说椽子间距可以调整,分散受力。我已经让浮梁将作监试制了几种规格的玻璃,明日你一并带去。”
  
  父子二人蹲在暮色中,对着图纸讨论了近一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李治才带着满脑子的新想法告辞离去。
  
  而三娘就一直坐在旁边,托着腮看着面前的父子正在那激烈的讨论,恍惚间觉得若不是帝王家,那即便是天天过这样的日子也是极好的。
  
  次日清晨,夏林便带着图纸去了将作监。匠人们见到这新奇设计,个个瞪大了眼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抚着花白胡须,迟疑道:“夏帅,这般大的琉璃顶,若是遇上大风……”
  
  “加粗椽子便是。”夏林随手取过炭笔,在纸上画出加固结构:“你看,在这里加上斜撑,再在这里用铁件连接,保管牢固。”
  
  “那雨水渗漏如何防范?”另一匠人问道。
  
  夏林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铜制构件:“这是新设计的防水槽,安装在椽子交接处。”他随手取来笔墨,在纸上画出安装示意图:“再说了,只要不是雨水倒灌,里头那是种菜的,漏点就溜点,不打紧的。”
  
  匠人们很快就围拢过来,对着图纸啧啧称奇,有人提出砖墙厚度可以适当调整,有人建议在暖房四周开挖排水沟,夏林一一记下,与众人商讨至日头西斜。
  
  三日后,第一批玻璃运抵长安。透明的板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块都有门板大小,厚达半寸,引得过路百姓纷纷驻足,夏林亲自到码头查验,指挥工人们小心搬运。
  
  “轻点,哎哟……都轻点!”他站在货船甲板上,看着工人们将玻璃一块块抬下:“这东西好贵的!”
  
  负责押运的魏国商队管事笑道:“夏帅放心,这一路都用软草隔垫,外罩油布,绝不会磕着碰着。您看,这每一块都完好无损。”
  
  夏林叹气道:“看来是要在本地整个工业园区了,老是这么来回调度也是麻烦。”
  
  与此同时,皇庄内的地基已经夯实。庄户们看着工匠们立起梁柱,砌起砖墙,都在私下议论这新奇建筑。老庄头蹲在田埂上抽着旱烟,眯眼望着渐渐成型的框架:“这琉璃屋子,真能种出反季的菜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