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本事
第533章 本事 (第2/2页)“我们是瓷行行会,不是市易务的行会,你可明白这里的差别?”
刘致点点头。
“如果有一日行会行老,成为了朝廷欺压商贾、百姓的爪牙,”刘致道,“行会还不如没有的好。”
谢玉琰见刘致明白了,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将目光重新放在契书上。
刘颂走过去,将每张契书的大致情形讲给谢玉琰听。
两个人许久才将今日的契书都翻过一遍。
谢玉琰道:“告诉他们,我要先处置前面的契书,让他们先在汴京等候。”
刘颂应声。
“这几日,应该能再找出几个似商文超那样的商贾,我会与他们写好新契书,这样的商贾多了,自然就会有人跟风效仿。”
刘颂道:“那剩下的人呢?”
谢玉琰道:“十日后,让他们都来瓷行,到时候我给他们答复。”
刘颂点头,有了谢大娘子这话,后面无论来多少人,他一律这样回应。
刘颂出去之后,杨小山走进屋。
谢玉琰道:“怎么样?都走了?”
杨小山道:“派出去七个人去四处买瓷器,我们分开买,买的量不大,不会被人盯上。”
那些必须要瓷器的商贾,汴京的瓷器不够,就只能从外面买来顶上,买来再卖出去,必然要亏银钱,但谢玉琰不担心这个,今天拿出去的银钱,她自然会加倍从这些人身上赚回来。
关键在于,要打这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她有人手,有船队。孙长春带着的保丁队,可以暂时充作商队帮她运货物,这些瓷器就能悄无声息地送到汴京。
“大娘子放心吧,”杨小山道,“我一定将事情办好。”
如今的杨小山与在大名府的时候不同,他手下养起了不少人,能打听到各路消息,将这桩事交给他,谢玉琰很放心。
下一步就是见市易务的官吏了。
谢玉琰吩咐于妈妈:“准备些礼物,我们明天去市易务。”
说着她顿了顿:“拿几样瓷器就可以,记住不要太贵重。”东西送到,礼数周全即可,不能养刁那些人的胃口。
否则以后,就要源源不断地往他们手中送财物。
于妈妈应声:“奴婢明白。”
谢玉琰略微伸展了一下手臂,刚要端茶来喝,腿上一沉,毛茸茸的一团东西钻进了她怀里。
谢玉琰笑着伸手抱住狸奴。
大约是猜到她会忙碌,王晏特意让桑典将狸奴送了过来。
每次狸奴跳过来撒娇,她都要被迫歇上一会儿。
摸着狸奴的大头,谢玉琰不自觉露出笑容。
于妈妈看着这情形,也是松了口气。到底还是王郎君有法子,她劝说大娘子歇着,大娘子总会敷衍了事,现在有狸奴在,大娘子迫于无奈,只得分出些功夫出来。
要不说得多读书呢!书读得越多,脑子越好用,每次都能将她家娘子哄得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