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点
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点 (第1/2页)故意的!
凶手的脚上和手上,最起码脚上应该是没有沾上童光耀的血迹,否则的话,按照胡建国所说,他很快就追了下去,地上如果有血迹,他不可能看不到。
所以说,胡建国如果没说谎,那就说明凶手的鞋底下并没有沾染上血迹。
既然没有沾染上血迹,那么他就算是躲在楼梯下面的杂物后,也不可能留下血足迹。
但现在的问题是那里确实出现了血足迹和血手印,就只有一个解释了,凶手二次返回故意留下的,目的就是扰乱公安的办案视线。
换句话说,他留下的足迹和手印,应该都是假的。
石山分局的同志如果按照那个脚印、手印的条件找人,就相当于是被凶手牵着鼻子走了。
呼……
想明白这一切后,李言诚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卫东,开快点。”
既然想通了,他就要给一线的同志提个醒。
“好的领导。”
听到李言诚要求开快点,管卫东应了一声后,右脚缓缓的加重了力量。
……
与此同时,在京钢总厂保卫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正带队在钢厂家属区调查的石山分局刑警队的曹队长,看到一位下属因为无意间踩了一脚泥,而留在地上的脚印后,终于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停停停,不对不对!”
曹队长叫停了正赶往下一栋楼的众人。
“怎么了队长?”
“不对,那个人既然在楼梯下的杂物后边能留下血脚印,那就说明他鞋底下踩到血了。”
“对啊!”刑警队的一位侦查员点了点头。
“对什么对,既然他鞋底下踩到血了,为什么其他地方没留下,只在楼梯下面留下了?”曹队长没好气的反问道。
“呃……是不是被其他人的脚印给覆盖了?”
十二号楼东单元的楼梯,尤其是三楼以下的楼梯和楼门洞那里,确实被踩了不少的血脚印。
“你说的有可能,但是……如果地上有血脚印,那个叫胡建国的追下楼的时候会看不到吗?他可是第一个追下去的,这总不可能被覆盖吧?他可没说过看到地上留有脚印。”
!!!
这要是再听不懂,那就真都成傻子了,别说几位刑警队的侦查员,就连钢厂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也听懂了,一个个眼睛都瞪的溜圆,满脸的难以置信。
刚才大家之所以没想到这点,只是因为先是找到了武器,紧跟着又发现了血脚印和手印,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让众人都有点忘乎所以,这才没有往深里想,现在被提出来了,几个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们应该是着了凶手的道儿啦!
“队长,咱们应该找胡建国再核实一下。”沉默了一会儿后,一位侦查员建议道。
曹队长迟疑了一下后,还是点点头同意了,他扭头看向钢厂保卫处陪同的工作人员说道:“刘处,那咱们再去一次胡建国同志家吧。”
“好”
陪同的工作人员是京钢总厂保卫处的刘副处长,领导跟他交代过,除了那几个有机密任务的车间和研究所外,其他地方,只要公安想去,就带去,全力配合。
京钢的领导之所以这么爽快的愿意配合,主要还是晚饭前冶金工业部门,也就是京钢的上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发话了,要求他们务必全力配合公安的工作。
京钢和国内其他几家老牌大型钢厂一样,都直属于冶金工业部门管理,分管他们的正是罗老爷子。
而曹队长迟疑那一下,并不是说觉得现在已经快八点多,有点晚了,去打扰人家不好,对于他们这些一线办案人员来说,抓紧一切时间侦破案件才是关键,需要找证人了解情况的时候,哪里还会管几点了。
他迟疑,是因为他忽然对这位第一个发现死者的胡建国产生了怀疑。
之前他不是没有怀疑过,打消掉怀疑之心就是从发现血脚印和手印起,现在既然那很有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扰乱视线的,他对胡建国的怀疑就又重新浮现在心头。
算了,再近距离接触观察一下吧。曹队长如是想到。
冬日的夜晚,尽管还不到九点,可已经有很多人家的灯已经都熄灭了,在这个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年代,外边又天寒地冻的没办法出门遛弯,早早睡觉成了很多人家的首选。
和其他每栋楼几乎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屋子彻底黑下来了不同,十二号楼,尤其是东单元,除了四楼的童家灯黑着之外,其他十九户家里都亮着灯。
今天发生在他们这个单元里发生的事情,给住在这里的人造成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死人,稍微有点年纪的人应该都见过,谁还没个亲朋好友的,生老病死实在是正常不过,可见过死人,不代表见过凶杀案的被害者,更没几个人见过血流满地的现场。
白天人多,还没多大影响,到了晚上夜深人静后,不管是尸体还是那遍地的鲜血,就会不停的浮现在脑海中,让人不由自主的就开始胡思乱想,胆子大点的很快就能过去,胆小的估计接下来好几天都会吃不下睡不着。
刚一走进十二号楼的东单元,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就扑面而来,就连见多识广的曹队长都免不了的皱了下眉头。
“刘处,那个童光耀家就再没其他人了吗?兄弟姐妹没有,难道连表亲什么的也没有吗?”
“曹队,童光耀的资料您应该已经看过了,我们了解的也都是他档案上的那些。”
资料上显示,童光耀今年五十岁,三零年出生,他父亲是民国十二年,也就是一九二三年进了当时还叫石山钢铁厂的京钢工作,二八年和他母亲成亲。
三零年他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因难产过世,他父亲后来没有再另找,一个人独自抚养他。
他父母亲的档案上都没有记录有兄弟姐妹,爹娘也是早就过世了。
童光耀则是四五年,抗战胜利那年,十五岁进厂工作的,因为身材高大,进厂后就被分到护厂队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