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心
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心 (第2/2页)他稳了下心神后又问道:“那刚才您说的那个祛斑的药成本大概有多少?”
“一样,做成涂抹的那种药膏的话,一次的用量也就是几分钱而已。”
艹!
“哥,你有没有考虑过不做公职人员了?”
“开什么玩笑,不做这个做什么?做生意吗?我志不在此,以后不要再提这个了。”李言诚撇了眼身侧的弟弟,摆摆手说道。
“呃……抱歉啊哥,是我唐突了。”
“没关系,我能理解你的想法,祛斑的那个方子,只要程家真的想要,我可以努力促成这笔交易,其他的,例如你想让我做生意的想法,以后就不要再有了。”
“不好意思啊哥。”程见闻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是习惯性的就往生意上考虑。”
“没事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并不在挣多少钱上。”
“呦,大诚,这是……这是你那个弟弟是吧?”
李言诚的话音还未落,身后就传来了一道声音,他扭头一看,是附近另外一条胡同的,说话之人的儿子和他以前还是同学。
“常叔,您早啊,您也来吃早饭啊,这是我弟弟,叫程见闻。”
“嘿,你们弟兄俩还真像。”
被叫做常叔的老人看看程见闻,又看看李言诚,笑着说道。
这时,旁边又围过来了几个街坊邻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二人的相貌。
李言诚和程见闻长的确实非常像,这次过来,程家二公子入乡随俗,穿着打扮和国内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
两个人站在一起,要是换成一个不是很熟悉的人来看,非常容易搞混了。
要说这兄弟二人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身上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
程见闻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但仔细看他的眼睛,又能时不时的看到他眼中闪过的一抹精明之色。
李言诚身上则既有因为医生职业而带来的文雅,又有常年跟犯罪分子打交道养成了铁血、凶悍之气,再加上常年身居领导岗位,他所散发出的气势极其独特。
跟几位街坊邻居聊了一会儿,等饭店里现蒸的包子出锅给他装好后,管卫东接过装有包子的篦子,四个人这才离开。
他们走了,饭店里关于李言诚的话题却并没有结束。
在这一片,打李言诚当年第一次结婚没多久,媳妇儿一家人丢下他跑路,害的他被隔离审查了好几天开始,围绕着他发生的事儿这些年几乎就没消停过。
先是他忽然被调去社会局工作,没过多久还当上领导了,紧跟着又找了一个比他小八岁的头婚漂亮媳妇儿,再然后就是几年间不停的升职,直到现在成了市公安局的副局长。
这眼花缭乱的变化看的附近老街坊们是目瞪口呆。
就这还不算完,没成想人家时隔三十多年还找到了亲生家庭。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变成了这附近很多街坊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
李言诚当然知道大家拿他当谈资,他也不在意,这些街坊们并没有什么坏心思,更没有造谣诽谤什么的。
“老姚,我听说大诚的亲生家庭特别有钱是不是?”
“是,他母亲娘家姓傅,是咱们京市人,他父亲那边姓程,家是津市的,解放前家里开的有银行。”
“好家伙。”问话的老常的眼珠子差点没从眼眶里凸出来。
“开银行的,那得多有钱啊!”
“这谁知道呢,程家和傅家走的早,好像四七年还是四八年就举家到国外去了。好像这次回来不只是为了找大诚,还要在国内投资建厂呢。”
“建厂?国家允许私人建厂了吗?”
“哎,这个我还真听老段他们几个在一起聊的时候提到过,说是国家现在不允许私人建厂,但是外国人可以在咱们这里建。
不还有个港岛过来的人在咱们这里建一个纺织厂么,好像什么都谈好了,就看在哪个地儿建合适了。”
城里的这几个区是肯定不能再建厂了,现在京市的领导已经在商量是否要将建在城里的那些工厂牵出去。
现在的问题不是牵到哪儿,而是怎么解决那些厂子的归属问题。
市属企业还无所谓,市里可以决定将其牵到哪里,就这样也不容易,因为还有职工问题,厂子搬走了,工人怎么办?
现在可不像后世那样交通便利,私家车、出租车、公交、地铁可供选择的出行工具有很多,现在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公交车或者自行车,出行如果超过五公里就十分不方便了。
而且,企业搬迁还要花钱,花的还不止一点,市财政现在也不可能掏的出那么多钱。
更何况,还牵扯到很多区属企业,以及部属企业,麻烦事儿多着呢,领导们也头疼。
“那港岛人建的厂子,能愿意有人去那里上班?”对此,老常表示有些怀疑。
“没工作的人那么多,去那儿上班好歹也能挣到点钱,而且我听说,人家港岛人给开的工资好像还高。”
“我咋不信呢,那商人还能那么好心?”
“就是,不能够吧,解放前那些商人哪个不是把人往死里用,工资还给开的少,怎么可能还给多开工资呢?”
……
老常和老姚的对话引起了周围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家里都有孩子刚插队回来,政策上说的是政府会想办法给解决工作问题,可具体什么时候安排就说不准了。
如果那个港商建的厂子将来开工资真的高,那也不是不能让孩子去。
但大家对此都持怀疑态度。
像老常这个年龄的,都是解放前就已经工作了的,给私人干过,当然清楚那些商人是什么尿性。
“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也不清楚,我只是听说而已。”老姚两手一摊说道。
“再说了,厂子现在还没建呢,将来如果要招工,肯定会将条件列出来,到时候看不就行了,哎……”
说到这里,老姚似乎想到了什么:“大诚的亲生家庭不也要建厂子么,回头你们可以问问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