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反派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反派 (第1/2页)相声社那边的情况张远心里有数,所以采用了一打一收的策略。
人大心大,曹云京这几年艺术水平,名气都提高了许多。
尤其是见过外边的花花世界后,再回头看自己学习的地方。
不是不好,是收入太低!
说满了一个月,每天两场,也才几千块钱。
尤其是商演,一场收益至少几十万,多的时候上百万。
可他的演出费还是只有小几千块。
这就心里不平衡了。
觉得自己干得多,拿的少。
怎么说呢,全华夏十几亿人,为啥只有一个于东来,只有一家胖东来。
为什么老板千千万,肯把利润大头分给员工的就那么几个人。
大部分企业,员工工资几块钱都要抠,可年底给高层分红时动辄几亿几十亿。
员工,师傅,老板,不同身份,想法肯定会变化。
而且年轻人,如曹云京这种二十多岁的,本就是花钱的时候。
外加一点,谦哥为什么只抽烟,不说话。
因为曹云京钱不够花还和他有关系。
谦哥借给金子10万块,让他贷款买房。
所以这小子每个月的开销,一大部分就是还贷款。
要不为啥师傅不是一辈子,谦哥这干爹是一辈子。
所以余谦不吱声,也没法说。
而且就和班主任会找学生治理学生一样。
郭老师也发掘出了栾云凭这个徒弟来管理其他徒弟。
这货是帝都人,所以条件比其他学徒好一些。
而且最早郭老师还让他当自己的司机。
司机和老板的关系,肯定比一般员工要好。
可这位虽然是帝都人,但不认道。
认路这件事是纯天赋。
天生认路的,走过一遍就认得,脑子里自然生成动态地图。
不认路的,跟着导航都容易走岔了,看哪条街长的都一样。
所以后来栾云凭就不当司机了。
刚开始与其他徒弟搭当,后来郭老师安排他给高峰捧哏,同时让其接触团体内的工作安排。
就是故意抬他,与大辈搭档,身份自然会比其他徒弟高一些,好管理人。
外加这位性格比较刚,脑子又很清楚师傅为啥这么安排,所以对其余同门“铁面无私”。
曹云京后来说师傅身边有奸臣,小人,要清君侧,说的就是他。
要不说相声行的人读书都太少。
首先让没搞明白“清君侧”这仨字就不是好词。
基本等同于藩王造反的口号。
而且历朝历代清君侧的目标,都是皇帝的宠臣。
宠臣的权力来源就是帝王,所做的事未必符合天下利益,但大多符合帝王的心意。
所以一定要多读书,尤其要多读历史。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曹云京若是多读点史书,就会明白他的矛盾点找错了。
而张远所做的就是捧着他这个“藩王”,稍稍打压宠臣,以此来平衡内部力量。
但他的平衡只是一时,人性不变,事情就不会变。
很多事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好在,他也没想要改变必然……
在家休息了两天,去了趟舒唱家。
不是为了约会,是为了取回让她帮自己保管的“圣人衣冠”。
“远哥,这衣服现在到底值多少钱?”唱唱好奇的看着正在亲自检查衣服的张远,确认没有虫蛀或者破损的缺口。
“最近价格应该涨了一波。”
“但市面上也会冒出一波假货蹭热度。”
张远琢磨了一下:“我这套是真丝的演出服,没有钻石,黄金等重要装饰。”
“好在是整套。”
“我估计现在能有个100万美金以上。”
名人物品的价格,除了完整度,真实度外,还有一条价格参考是使用场景是否知名。
比如83年杰克逊拍摄《颤栗》MV时穿的拿奖红色夹克。
因为MV特别知名,所以单件价格就得200万美金左右。
而87年演唱会穿的拉链外套上衣,因为那场演唱会特别出名,所以价格要300万美金。
他这套演出服,特意也让杰克逊签了名。
有这个签名,价格直接翻倍。
他说的100万美金,是最保守估计,而且是在最近这个拍卖品集中放出,大家都想趁着迈克尔死亡捞一笔的档口。
“那是挺贵的。”舒唱若有所思的点头道。
“重要的不是价格,是价值。”张远抬起食指。
“在巨星的粉丝眼中,这是无价之宝。”
“所以将它卖掉,其实是最浪费的使用方法。”
“留着,价值会不断提升,说不定有一天能用他换来好东西。”
看了眼让舒唱买了的仿制演出服,张远皱皱眉头,质量太差。
打电话给《投名状》的服装执导奚仲文,就是他介绍到《功夫之王》做了黄金甲的那位。
让他帮自己仿制一套,用作在家中展示。
这老哥的手艺能做到远看大开门,近看一皱眉,自己瞧才会发现不对。
“仿制这个……你不会想搞东西拍卖吧?”
“看来最近找你的人不少哦。”张远笑着回道。
保证自己不是想让他帮忙造假搞事,他才答应。
老哥也想,张远这身价不至于这么赚钱吧。
真东西他打算在新房装修一间带安保措施的展示房,专门放置贵重物品。
等完成后再挪过去。
和舒唱吃了个饭,又留宿一夜后,第二天,他就开始了日常工作。
除了之前落下的商务,代言要做活动外,还得参加《建国大业》的发布会。
他是被老韩硬拽去的,知道他在帝都就跑不了。
张远不太愿意去,主要因为参演的明星太多。
大部分人都不在,我却去了,太出风头。
最近他打算稍微低调一些。
但老韩不允许他低调。
“隆重欢迎我们《建国大业》的主创团队!”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张远跟着人群,最后一个登场。
前边的不是领导就是前辈,他都觉得压力巨大。
唐国强老师在,主题曲是孙南唱的,他也在。
扮演宋美龄的邬君梅也到了。
这位日常装扮时比戏里看着年轻许多。
还好许情没在,张远逃过一劫。
张远知道自己就是个摆设,少说话,多微笑就好。
因为今天来的都是重量级。
人艺院长张和平是顾问和主题曲作者。
老韩来了,导演黄建新来了,电影频道的主任来了,鹰皇派了副总来。
华夏电影行的大买办DMG的老总也来了。
连这片的赞助商都不一般,是清华同方。
这牌子很多年轻人都未必知道,早年在民用市场也挺有名。
与联想,方正并称华夏计算机三驾马车。
后来逐渐消声匿迹。
但并非是倒闭了,而是彻底收编了。
主要负责高级民用和军用软硬件技术支持。
几乎所有国家项目都有他参与,尤其是核技术。
这公司现在的大股东就是中核。
就这帮人凑一块,哪是电影发布会啊。
整一个爱国主义座谈会。
老韩先开口,说起自己做这部电影的初心。
“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们华夏也能拍自己的电影大片。”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
“而这部大片还是为伟大祖国而拍摄的,我作为电影从业者非常骄傲!”
老韩起了个头后,就不对了。
之后所有人说话都上纲上线,端的非常高。
而且“格式”也都一样。
“请问我们的赞助商清华同方王总,您赞助《建国大业》的初衷是什么。”
这位叫王向东的经理拿起话筒,瞧了眼老韩,随即开口。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韩总带领一批大腕要给母亲庆祝生日。”
“我们同方也是大腕,想来凑凑热闹。”
主持人又转向邬君梅。
老姐笑着眯起眼睛,接过话筒。
要说能混演艺圈的都是八面玲珑,她也是个通透人。
“其实我也做了个梦,梦见韩总打电话邀请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