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借兵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借兵 (第1/2页)你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张远听到周公二字,立马从床上窜了起来。
苍天呀,大地啊!
是哪位先祖保佑我,让我有个翻身的机会!
老子终于能演上正面人物。
而且还是华夏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最正面的那一批人之一。
“这就定下了哦!”
“您这么大人物,可不能说了不算。”
“其实我觉得你演杨度,曹汝霖这种人物也挺合适。”老韩回道。
张远:……
一个帮着袁世凯复辟,一个在巴黎和会出卖华夏利益。
我就适合这种角色?
“其实你演胡适也可以。”
“那也不是啥正派人物啊?”张远立即回道。
“哎,不要这么说胡适,容易被人骂。”老韩关照道。
张远清了清嗓子。
胡适在文人堆中还是很受欢迎的,而文艺圈里文人可不少。
毕竟胡适可是最早一批“公知”。
可惜如今效仿者奇多。
张远一直觉得,黄雷老师最适合演胡适。
毕竟你俩都娶了自己学生当老婆,形象上也近似。
但凡演这种精明文人,类似狡滑墨客的角色,黄雷老师都合适。
不过张远依稀记得,黄雷老师有出演这部戏,但演的不是胡适。
找了阿祖演胡适的。
其实不太适合,因为阿祖看着聪明,实则是个老实人。
“那能不能定下我演周公。”张远着急追问。
赶紧的,迫不及待!
“能,找你来不就是为了这事。”
“可说好了,不许改变。”
“别临时给我换了,让我演汉奸我可不干。”
“你小子……”老韩见他这样无力吐槽。
不过想着愿意上赶着演周公,至少三观没问题。
而且他找张远来演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特质相符。
周公基本是初代高层中,外貌最英俊的一位。
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后,都“容貌甚伟”。
来演他,必须得样貌到位,不能找看着正气,但颜值一般。
而且最好是样貌好,还都用英锐之气的人。
因为周公晚年心想宽厚,面相和气,实则年轻时英气无比。
是那种非常锐利的形象。
甚至说句不合适的话,气质有点拽。
其实换你,你也拽。
长这样,还文武双全,自然得带这些傲气。
并且说道文武双全,周公都是有传承的。
他的奶奶鲁氏,是鲁迅先生母亲的堂姑。
所以周公和鲁迅先生其实是亲戚,还平辈。
他们一家都是那年代的文人,文就是从这儿来的。
更厉害的是武。
影视作品中的霍元甲是大侠,最出名的事迹为连战外国高手。
其中有俄国大力士。
但影视只是影视,霍元甲是宗师,但没有那么厉害。
否则就不会被张三甲这位最后武状元三拳干翻了。
但华夏武者击败俄国大力士这件事本身是真实的,只是被香江影视人员嫁接到了霍元甲头上。
而暴打俄人康泰尔的那位叫韩慕侠,最早拜少林门的镖师为师。
后又拜形意八卦掌大师张占奎。
中年时回津门开武馆。
津门可是江湖气最重的地界,在这儿开武馆立字号的都不是凡人。
后来津门南开学校增设国术课,韩慕侠被聘为武术老师。
在课堂上,他发现了一位浓眉大眼,骨骼惊奇,天资极佳的少年。
不光私下授课,还经常带到自己的武馆去练功。
这位少年就是周公。
这也是为什么老韩要找张远来演。
因为周公在整个新中国“创业团队”中,都算得上相当厉害的武术高手!
而且还是童子功。
形意拳和八卦掌练的相当不赖。
为什么这位眉眼之间有英气。
人家可不是文弱书生。
这种英气中,还带着练武带来的锐气和自信。
找张远来就是因为他会武,气质更贴合。
初创团队中,有杀气的人不少。
但大多是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
从地狱中杀出,自然强的可怕。
但论正规武术传承,最厉害的就那么几位。
有许时友将军,正宗的少林门人,单手能举600斤石锁。
基本就是当代许褚那样。
还有救过中正的陈赓将军。
家传的拳法,曾经在越南战场上与驻华武官鲍德尔握手时开玩笑似的用了“暗劲”。
对方日记记载,被陈将军握手后,自己手指三天无法弯曲。
后来打听了,说这是古拳法中的“缠丝劲”。
要不当年背着老蒋跑10里逃走,一般人早累劈叉了。
李云龙见到旅长害怕也正常……
因为练武,且同出少林传承,许时友将军还时常找周公“玩耍”。
其实就是比划比划,不服气。
周公儒雅,打架也怪不好看的。
最后吃饭喝了三斤茅台,给许将军喝服了。
这也牵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华夏为何禁武。
因为这帮大人物太知道真练武的人是啥样,能做什么了,他们自己就会。
能文,能武,长得帅,酒量好,情感专一,头脑顶级。
基本上周公就是人类高质量男性模板。
360度无死角的那种。
张远第一反应,演这位算是我高高攀了。
同时,周公还是史上最出名的“断更作者”。
14年用“飞飞”这个笔名在《敬业》杂志上连载武侠《巾帼英雄》。
描写一位武术世家出身的年轻人惩奸除恶。
那会儿他正跟着韩慕侠练武,其实是半自传。
但“二十一条”后,他就断更了。
作者断更理由:投身革命,扶大厦之将倾,救民族于危难,以至于没有时间更新。
所以不要看到作者断更就骂街,有可能人家是去匡扶社稷,拯救民族了……
和老韩磨了半天,要求立马签合同。
韩三品都头疼。
第一次见到这小子那么积极。
“你也是运气不错。”
“我让人给你寄合同,你算是最早定下的演员。”
“好好好……对了,你说的运气不错是什么意思?”张远高兴之余,问道。
“没什么,找了少红一块研究剧本。”
“她推荐陈琨演。”
老韩还是那样,办事得带上所有“自己人”。
他和黄建新是导演。
李少宏,陆穿这些位当副导。
桦宜,博纳会一块制片。
关系户都来帮忙,肯定得一起分利益。
李少宏就给自己手下艺人都安排了活。
杨样和李氵心也会去剧组。
但正巧,张远给陈琨介绍到《辛亥革命》剧组去演汪精卫了!
李少宏算了算,那边戏份更多,而且已经答应下来了。
这才罢了。
其实李少宏一开始不愿意。
因为《建国大业》陈琨的角色就是被张远给撬走的,现在等于又来一回。
可今时不同往日,只得假装没发生过。
“哦,这样啊。”张远挠了挠头。
没想到自己为了推掉角色给陈琨介绍工作,结果还有意外收获。
我演周公,他演汪精卫。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和老韩说完,放下电话。
韩三品那边无奈摇摇头。
他所说的运气好,其实只说了一半。
其实张远名气比陈琨大,真要硬挤,李少宏也没办法。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另一半!
因为他刚刚和岛国一哥见面。
而对方家族与周公夫妇私交很好。
《红灯记》那事就是鸠山家族找到周公。
每次鸠山家的人来华夏访问,两家人都会一块吃饭。
你总不能让背景,立场,人品有大问题,会暴雷的人来演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