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 第627章 科举风波起

第627章 科举风波起

第627章 科举风波起 (第1/2页)

“黑山……不可不防!”
  
  而此刻,黑山老妖正一无所知地鼓荡着滔天法力,庞大的山脉如一座移动的战争堡垒,缓缓逼近阴间大陆架。
  
  它要的,是一个震撼的登场!
  
  一个让阴间众生战栗的回归!
  
  一个宣告自己仍是霸主的舞台!
  
  可惜,它并不知道。
  
  舞台的灯光,早已被人提前点亮。
  
  剧本的走向,也早已被人暗中写好。
  
  好心人许宣此刻正端坐书案前,指尖轻敲桌面,目光落在摊开的《四书集注》上。
  
  以他如今的神魂境界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不过是寻常手段,莫说区区乡试,便是殿试策论也能信手拈来。
  
  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微微眯眼望向窗外苍穹,这世间终究是有“文曲星”存在的。
  
  那颗执掌天下文运的星辰一念可定状元之位,一笔可断仕途兴衰。若在科场之上引动文曲星力……
  
  “白姑娘。”他忽然轻笑,指尖一弹,一只纸蝴蝶翩然飞出窗外,“你说,我若在考试时引文昌星命,会如何?”
  
  纸蝶振翅,掠过钱塘烟雨,飞向西湖深处。
  
  这段时间,许宣一直用这种方式与白素贞联络。
  
  时而请教道法,时而谈论诗词,偶尔……也试探一下那位的心思。
  
  儿女情长,最是危险。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许宣虽然有些恐惧,但也有一些期待紫竹林一行。
  
  而就在他温书习字、与白素贞纸蝶传情之际整个九州,已然暗流涌动!
  
  科举将至!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这首民谣代表着某些普通人的不甘和怨念。
  
  自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早已沦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工具。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中正官的评语不过是为门阀子弟镀金的把戏。
  
  正因如此,科举这根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救命稻草,才显得尤为珍贵。
  
  晋帝作为权谋家即便沉迷炼丹多年,这位帝王也从未放松对科举的掌控。
  
  殿试都要亲自圈点三甲,那些被世家垄断的州试总会“恰好”冒出几个寒门举子——就像精心安排的戏码,让百姓相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话。
  
  如此才造就了这些年经常出现的经典小故事。
  
  许宣有时候都感慨。
  
  整个世界穿插着各种不属于时代的东西,比如金山寺,比如此时的雷锋塔,比如钱塘的堰堤,还有零零总总的东西,甚至连食材都透着诡异,辣椒、玉米、番薯……这些本该在几百年后才会传入中原的作物,如今却已在市井间流通。
  
  从宗教传播范围,再到神话整合,乃至于山川河流的演变都是天大的事情。
  
  但最让许宣感到震撼的,是科举。
  
  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延续一千三百年的东方选拔体系,竟然在这个世界早早扎根,甚至比历史上更加成熟。
  
  这太违背常理了。
  
  他曾翻阅古籍试图寻找答案,最终发现一切的转变都发生在三百年前。
  
  再往前追溯,历史的脉络便模糊不清。每当他试图深挖心中便涌起一股警兆,仿佛冥冥中有某种力量在阻止他窥探真相。
  
  “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说回最近。
  
  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秋闱三场,地点定在扬州治所寿春。
  
  距离考试只剩一个月,崇绮书院的气氛已绷紧如弦。
  
  “五更灯火三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清晨的讲堂里,油灯彻夜不灭,砚台里的墨研了又干。
  
  学子们或伏案疾书,或闭目默诵,连用饭时手中都攥着抄录的时政策论。
  
  许宣整理着行装,过几日便要带领一批非世家学子提前赶赴寿春。
  
  崇绮书院早已在考场附近包下客栈,免得这些寒门士子到了地头连片瓦遮身的地方都找不到——毕竟扬州繁华,考前房费能翻十倍,没点家底的考生甚至得露宿街头。
  
  书院的老学究们平素最重风骨,可到了这种关头,谁也不会故作清高。
  
  顾教授连夜修书,向昔日同窗打听今年主考官的偏好——那位大人是喜欢骈四俪六的华丽文章,还是推崇朴实切要的经世之论?
  
  秦博士则翻出历年优秀成文,在重点段落旁朱笔批注:“此处必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