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特殊的气息
第156章 特殊的气息 (第1/2页)眨眼间,几位高僧便已来到许宣面前,倏然站定。
愣是在许宣和世子面前投下了一大片阴影,将午后的阳光都遮挡了大半,仿佛瞬间从白昼步入了黄昏。
梁世子何曾见过这等阵仗?
几位平日里看起来还算“慈眉善目”的高僧,此刻如同怒目金刚般,那压迫感几乎凝成实质!
他吓得腿肚子一软,差点没当场瘫倒在地,幸好被身旁眼疾手快的仆人一把搀扶住,连拖带拽地拉到了一旁,总算避免了在自家门口上演更加丢人的一幕。
躲到一旁后,世子心有余悸,又下意识地往后缩了几步,脸色煞白。
脑子里飞快转动:难不成是刚才我炫耀的那几句话,被这群耳朵尖的和尚听了去,心生不喜,这是要来教训我了?!
然而,预想中的兴师问罪并未发生。只见领头的那位肌肉虬结的慧忍方丈,在许宣面前站定后,那原本严肃紧绷的脸上,竟然努力挤出了一个堪称“和蔼”的笑容。
双手合十,声若洪钟,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客气。
“阿弥陀佛!贫僧慧忍,添为临济院主持。”先自报家门,然后目光灼灼地看向许宣,语气带着试探与确认:
“不知……尊驾可是金山寺住持,净土宗法海禅师当面?”
自云梦重现,洞庭更迭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劫之后,原本主要威名局限于江南地区的“法海禅师”这个名号,算是彻底出圈,响彻了整个修行界!
各方势力都知道了净土宗在出了若虚那个妖孽之后,竟然又培养出了一位超级能打,而且行事……颇为不拘一格的高僧!
佛门内部自有其沟通网络,贝叶传书,信息互通有无。
关于法海禅师的事迹,早已在各宗派之间流传。
尤其是他在干出云梦泽那等大事之前,还做了一件在佛门内部引起不小讨论的事情。
身为净土宗门人,却“借”了禅宗灵隐寺的几乎全部僧众,组建了新的金山寺。
甚至连灵隐寺那位三境修为的广亮大师,都心甘情愿在新寺庙里担任了寺监一职。
据说是“借住”一下,只是这“借”的期限是多久,会不会“还”回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此事一度让禅宗内部有些微词,但鉴于法海展现出的实力和……手段,最终也只能暂时默认。
更有传闻,这位法海禅师所建立的金山寺,其底蕴之深厚,令人咋舌。寺内竟同时包含了三道完整的佛门正法传承:
其一,乃是迦叶尊者一脉相传的禅宗正法,讲究心心相印,直指本心。
其二,是东方护法菩萨传下的净土法门,持名念佛,往生极乐。
其三,还有一门诸宗共尊,却少有人能得其精髓的地藏正法,发大宏愿,度尽地狱众生。
更让诸多佛门弟子心驰神往的是,这三门无上正法,在金山寺内竟可任由僧众随意参学,不加限制!
这等自由度,比起临济派还要开放得多,简直可以说是百无禁忌。
反正若是细究起来,这金山寺到底该算作禅宗、净土,还是地藏一脉,还真有些分不清了,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三合一”创新寺庙。
正因如此,禅宗上下对于这位行事风格独特,却又手握重宝的法海禅师,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既有些对其“离经叛道”的微词,又难免抱有极大的好奇和关注。
今日,临济派的慧忍大师等人来梁王府讲经完毕,正准备离开,恰好在府门口瞥见一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
几人修为精深,一眼便觉此子身具罕见的“菩提萨埵”之相,宝相庄严,隐有佛光内蕴。
再仔细端详其面貌,竟与近来传闻中那位有七八分相似!
一个大胆的猜测瞬间在几位高僧心中升起。
最重要的是几人运起佛门慧眼,竟完全感受不到对方身上有明显的修为波动,仿佛深潭古井,探不到底!
然而却又让人感到一种源自佛法本源的天然亲近与祥和。
他们几个的修为在修行界虽不算顶尖,但也算得上是中流砥柱的水准了。
联手都看不透深浅,气息又如此殊胜的年轻人,除了传闻中那位神通广大的法海禅师,还能有谁?
许宣见身份被点破,也不惊讶,更不否认,从容地回了一个标准的佛门单掌礼,气度沉静,宝相庄严,与方才那平淡书生的模样判若两人。
语气平和地应道:“阿弥陀佛,贫僧正是法海。今日得见临济宗诸位大德,亦是缘法,不胜欣喜。”
双方就此在梁王府大门前,展开了一场简短却气氛热烈的佛门同道间的会晤。
言语间谈及些许佛法义理,许宣皆能对答如流,甚至偶尔一句机锋,让几位临济院高僧眼中异彩连连,心中愈发确认此人佛法修为深不可测。
许宣在自己“法海”这个马甲逐渐扬名之后,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定位。
科举扬名的读书人,宅心仁厚的高僧,悬壶济世的神医——这三个身份迭加在一起,简直是金光闪闪,正得不能再正的人设,根本没什么需要刻意隐藏的。
正好,可以用这个“三合一”的正面形象,与暗地里那个搅动风云的“白莲圣父”做一个彻底的划分。
现在谁要说许宣是个坏人,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信的。
真当净土祖庭里的和尚是瞎的,三大书院的掌门人也都是愚昧之辈不成。
两方聊得越发投契,气氛融洽。
而一旁腿肚子还在发软,勉强靠着仆人搀扶才站直的梁世子此刻却是满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刚刚还在人家面前装了个不大不小的逼,炫耀自家能请动高僧,暗示对方不过是个小医生……
结果扭头就被现实狠狠打脸!
可谁又能想到,一个前途无量的读书人竟然会是个和尚?而且你这和尚为什么还有头发?更过分的是当了和尚也不友善!
幸好,这王府大门口终究不是个适合长时间畅谈佛法的地方。
慧忍方丈虽然谈兴正浓,也知此地不宜久留,便向许宣发出邀请:
“法海禅师若在梁国有闲,万望能拨冗前往城外临济院一叙,讲经说法,点拨我等。我临济院上下,对禅师可是期待已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