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谁言寸草心
745谁言寸草心 (第1/2页)距离小两口上次来这边,已经将近一年。
上一次是乘坐公交车过来的,由于不是清明节,公墓很是静穆。
今儿与往常大不一样,公墓的大门敞开着,广场上停了不少车。
车停稳后,司机下车给叶志娟开车门,小王同学和唐植桐自行下车。
唐植桐下车后扫了一眼停着的车,有轿子、有吉普,品牌不一,型号多样,大多数都是老爷车。
小王同学一手拿梧桐花,一手拎着叶主任带来的篮子,唐植桐回回神,朝小王同学伸出手,说道:“我去打桶水,顺带跟人家借壶热水,把茶给泡上。”
“行,那我陪咱妈先过去。”小王同学将篮筐递给丈夫,转身过去挽住叶志娟的胳膊。
这次不同于上次,唐植桐去借水桶的时候,工作人员和气的要求登记,并言明需要抵押证件取桶:“今天过来的家属多,我们人手有限,实在是记不过来,同志多担待。”
“没事,理解。”对于公墓工作人员的要求,唐植桐很配合,放下篮子,将自己的学生证掏出来递了过去。
在自己所有的证件里,学生证应该是最不显眼的了。
手续很快办妥,工作人员交给唐植桐一个水桶,交代好,归还时再凭桶换证。
“同志,我自己带了些茶,想用咱们点热水泡一下,请问打哪儿接?”唐植桐眼瞅着这边也没个暖瓶啥的,拎上桶,提上篮子,问道。
“出门左转,走二十米再左转就能看到开水房,那边有人值班。”躺在这儿的都是与国有功的,能在今天前来扫墓的肯定也沾亲带故,所以工作人员很客气。
“好嘞,谢谢。”唐植桐跟人家道了谢,两三分钟后就到了开水房。
开水房不光有人值班,地上还摆了好几溜暖瓶,唐植桐目测得有三十多个。
这个时间段正是前来扫墓的高峰,过来借用开水的人不少,唐植桐留意了一下,大多数都带着白手套。
值班人员在一旁犹如一个循环播放的喇叭,不停地说着这边的规定:“同志们,锅炉里的水没烧开,暖瓶里都是开水,大家凭需取用。由于暖瓶有限,为了方便大家,暖瓶概不外借……”
有人不光拿开水冲茶,还将开水倒入盛有冷水的水桶内,将水调成温水。
唐植桐心如古佛,波澜不惊,往茶壶里倒上大半壶开水,拎起篮子和空桶就往回走。
王父墓碑那边有个水龙头,从那边接水省力。
至于水温嘛,唐植桐觉得眼下这个气温没必要浪费开水。
人多眼杂,这回就不动用外挂了。
唐植桐接完水,往墓碑那走,远远地就看到叶主任正在跟别人寒暄,一位干瘦的中年妇女,妇女后面还站了一个古铜肤色的男青年,一看就是常年在日头底下晒的。
小王同学看到丈夫后,快步迎过去从唐植桐手里接过篮子。
“敢情在这碰到熟人了?”唐植桐轻声问道。
“在这边长眠的都在县团以上,今天人多,难免碰到认识人。”小王同学轻声解释一句。
“说的也是。”唐植桐点点头,圈子就那么大,今天又是清明节,碰到几个认识人不奇怪。
“这就是文文的爱人吧?真是一表人才,跟文文很般配。”跟叶志娟寒暄的中年妇人见小王同学迎唐植桐过来,开口问道。
“桉子,这是你谢阿姨。”叶志娟背对着唐植桐,听朋友这么问,才发现唐植桐已经打水回来了。
“谢阿姨好。”唐植桐走近前,放下水桶,双手放在身前,恭敬的问好,同时还不忘朝谢阿姨身后的男青年点头致意。
“好,好。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哪工作啊?”老谢一点也不见外,笑眯眯的问道。
“在邮政局。”唐植桐刚过来,摸不准她的路数,再加上小王同学刚才只是说“认识人”,而不是“熟人”,所以只是微笑相待。
“不错,是个好单位。这是我儿子丁建辉,在供电局工作。你们年轻人有共同语言,以后多亲近。”老谢不见外,侧侧身,将自己儿子介绍给唐植桐。
“你好,唐植桐。”当着叶志娟的面,最基本的面子唐植桐还是给的,主动向丁建辉伸出了手。
“你好。”丁建辉没想到亲妈来这一手,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赶忙放下手里的桶,朝唐植桐伸出了手。
“桉子,你带纸了吗?给建辉留个通讯地址。”叶志娟在旁边补了一句。
“我这有,我带着呢。”老谢立马接茬,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来。
唐植桐见状,从上衣左上方口袋里抽出别着的钢笔,在谢阿姨递过来的本子上写下了押运处的地址和电话,又递了回去。
“写的字真俊,这是建辉的地址,小唐,你收着。”老谢接过本子,看了一眼唐植桐的字,又从上面撕了一页下来,递给唐植桐。
“好嘞!”唐植桐双手接过来,认真看了一下,然后折叠起来贴身放好。
“叶主任,那我们不耽误你们了。”老谢心满意足的合上本子,跟叶志娟告辞。
丁建辉完全没想到今天亲妈会来这么一出,就跟蓄谋已久似的,在走出一段距离后,才开口道:“妈,您这是干嘛?也太上赶着了。”
“你知道个屁!”老谢瞪了儿子一眼,跟刚才让人满面春风的状态判若两人。
“你爹走的早,很多人情关系人走茶凉,根本指靠不住。我今天给你牵线搭桥,让你们年轻人自己联络下感情,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
“人呐,相识于微末,风起于青萍。遇到事了再去求人,谁搭理咱?”
“那……那我跟他也不算微末,他穿四个口袋的衣服,手上也没几个老茧,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干部。妈,您以后不要这样了,我自己以后能行。”丁建辉有些难过,难过自己这么大了还要让母亲操心,难过母亲为了自己舍下脸面。
“你发现小唐是干部了?我打听好才拉你过来的,人家小小年纪就副科了。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可得跟人家处好关系,宁愿用不上,也不能用上时找不到人。记住了吗?”老谢郑重的叮嘱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