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超级大战的雏形
第三百三十八章 :超级大战的雏形 (第2/2页)接连询问了好几位军方上将,获得的意见都是支持这场战争之后,亚历山大三世总算是有了决定。
1889年2月16日,在奥匈帝国宣布对塞尔维亚宣战的第2天,俄国政府也宣布对奥匈帝国宣战。
俄国政府给出的理由是,俄国作为斯拉夫人的保护者,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所有斯拉夫同胞的安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盲目宣战是无道义的,斯拉夫人应该联合起来抵抗奥匈帝国的侵略行为。
在对奥匈帝国发动战争的当天,亚历山大三世就下令让前线军队对奥匈帝国的边境发动进攻。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干扰奥匈帝国的战略准备,让他们不得不撤回一部分兵力守护自己的边境线。
虽然奥匈帝国20多万的常备军队数量也不少,但相较于俄国这个巨无霸来说,这点人数就明显不够看了。
更何况,此时已经有10多万的奥地利军队聚集在和塞尔维亚的边境线上,这也代表着俄奥边境的奥地利军队实际上只有不到20万人。
俄国在边境线上驻扎的军队数量是奥匈帝国军队的两倍以上,一旦俄国开始进攻奥匈帝国的边境,奥匈帝国势必会陷入劣势。
这也是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一直想要靠拢德国并且与其建立盟约的原因。在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的主要敌人已经从普鲁士变成了俄国。
虽然俄国的陆军战斗力比不上奥匈帝国的军队战斗力,但从预备役人数以及军队总人数方面来看,哪怕奥匈帝国能够打出1:2的战损比,战场上获得优势的也仍然是俄国。
奥匈帝国方面,当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收到俄国向自己宣战的消息的时候,老皇帝的脸上虽然波澜不惊,但紧握的双手还是出卖了他。
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矛盾也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于俄国这个敌人还是相当了解的。
一旦俄国宣布加入这场战争当中,奥匈帝国就已经不再是战争的主角。接下来就必须要仰仗自己的盟友,只有德国愿意加入到战争并且帮助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才有打赢这场战争的可能。
“向柏林发报,请求德国政府履行盟约,帮助我们抵抗俄国军队。”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沉默良久,随后向外交大臣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紧接着,老皇帝又看向了奥地利和匈牙利的两位首相,随后不容置疑的说道:“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不希望在战争中看到任何内斗的现象。
各位,打赢这场战争,消灭塞尔维亚人才是重中之重。赢得这场战争,波黑和塞尔维亚的大片土地可以任由你们瓜分。
但要是输了这场战争的话,不只是克罗地亚,就连匈牙利的部分地区我们都有可能失去。
现在我们拥有同一目标,也拥有同样的敌人。只有精诚合作才能打赢这场战争,才能确保我们不会是最终的战败方。
上帝会保佑我们,能成为胜利者的只有哈布斯堡!”
和亚历山大三世一样,德国方面也面临是否加入这场战争的抉择。
如果是在威廉一世的时代,实际上德国政府内部根本不会有类似的争吵。俾斯麦在威廉一世时代是当之无愧的掌权者,他的外交政策也得到了威廉一世的大力支持。
可惜的是,此时的德国皇帝终究是威廉二世。
俾斯麦固然德高望重,但他只是德意志帝国的首相。德皇威廉二世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当皇权和相权产生高度冲突的那一刻,在无法改变皇帝人选的前提下,能够改变的也只有首相的人选了。
1889年2月17日,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向政府下令,要求政府做好战争准备。
几个小时过后,德国外交大臣召见了俄国驻柏林大使,随后向俄国政府表示道:“我们固然不愿撕毁保险条约,但当贵国军队踏足我国盟友的土地之时,我们将被迫举起武器捍卫和平。”
俄国方面对于德国的参战明显早有预料。俄国大使并未表现出诧异的神色,在德国外交大臣表达出相对强硬的姿态之后,俄国外交大使只是平淡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沙皇陛下同样也不愿与贵国发生战争,但未来只能交由上帝决定。
斯拉夫人的主权不容侵略,我们愿意为了塞尔维亚面对任何强敌的进攻。”
一场会见不欢而散,德国与俄国会谈破裂的消息也很快成为了欧洲各国的头版头条。
此时的欧洲各国政府和民众都有一个从来都没想过的念头,那就是欧洲或许会爆发一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超级大战。
目前已经有奥匈帝国和俄国两个列强加入其中了,第三个列强还会远吗?
事实上,奥匈帝国为了应对俄国这个强敌的压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除了联系自己最强大的盟友德国之外,还联系了自己的秘密盟友意大利以及自己的姻亲盟友西班牙。
对于卡洛来说,此时他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西班牙可以加入这场战争当中,成为一场有可能的超级大战的经历者。西班牙同样也可以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的角度聚精会神的看完整场大战的过程。
对于卡洛来说,选择其实早已经做好了。
西班牙不介意加入一场超级大战,但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塞尔维亚和俄国人死磕。
说白了,西班牙在巴尔干半岛没有任何利益,也不值得为了奥匈帝国与俄国爆发一场大战。
这场战争打赢了,西班牙也不会获得太多的好处。但要是打输了的话,西班牙好不容易才经营起来的黄金盛世不仅会烟消云散,还可能面临大笔的赔款以及工业的萎缩。
这也注定了卡洛的态度,哪怕和奥匈帝国是姻亲关系,西班牙也不会亲自下场。
当然,物资方面的支持卡洛也不会吝啬。如果奥匈帝国愿意的话,西班牙当然可以成为奥匈帝国的军火供应商。
这场大战最终谁获得胜利对于西班牙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场大战的参与方到底有哪些国家。
对于西班牙来说,如果英国和法国都能干涉到这场战争当中,那绝对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只有所有欧洲列强全部下场之后,西班牙才会考虑也亲自下场。毕竟还有一个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大英帝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的局势,在英国人没有表达自己的明确态度之前,卡洛可不会傻乎乎的为英国人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