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考验(2)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考验(2)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考验(2) (第1/2页)

说这话的,是右相国王睿。
  
  感受到投来的道道注视,王睿神色未改,从人群中缓缓走出,抬手朝御前作揖行礼,“陛下,天门诸关之战关乎国朝对讨灭东逆,收复旧土大计,臣虽没有上过战场,但也知前出天门山脉,以转移东逆定凶险异常,甚至会遭东逆合围猛攻。”
  
  “但此战于国朝而言,可谓是数十载难遇之良机!”
  
  “今下前线急递奏报归都,对此有此疑,想知真相者不计其数,对国朝而言,一旦错失此次良机,暂不提前线战况如何,北虏、南诏、西川各国若知前线战况,定然不会坐视我朝收复东逆所窃旧土的!!”
  
  “一旦外邦联袂而动,边患四起,国将疲于应对!此刻唯有坚定支持前线速决战事,方能震慑四方宵小。”
  
  王睿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殿内气氛亦变得凝重而肃杀。
  
  一些目光,从王睿身上挪到黄龙身上。
  
  “陛下!羽林愿战!!”
  
  在此等态势下,黄龙铿锵之言响彻殿宇。
  
  黄龙此言一出,殿中群臣无不色动。
  
  尽管黄龙知道,眼下在整训的羽林军,远未达到天子所定的满员战备状态,但是国势所迫,羽林亦当倾力一搏!
  
  做缩头乌龟,这绝非羽林本色!!
  
  一切威胁国朝安稳的外敌,羽林唯有以铁血回击,纵有千难万险,亦当摧锋陷阵,誓灭之!
  
  当初北伐是这样,如今东讨亦当如是!
  
  “卿言未曾上过战场,那朕想问问卿,羽林真要奉旨离都驰援前线,一路穿插赶赴天门山脉一线,并顺利通过我朝所夺关隘前出,这伤亡几何?”
  
  楚凌向前探探身,直勾勾的盯着王睿,“而在一路急行军与厮杀下,所存羽林抱着必死决心前出袭扰,以打乱东逆部署,吸引东逆注意,这又能坚持多久?”
  
  “而在这种坚持下,攻打天门山脉的中枢精锐,攻打沿线的戍边精锐,又需要多久方能达到预期成效?在此等成效下,前出的羽林结果又是怎样?”
  
  面对天子的一系列询问,王睿心跳加快不少,一个他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始终在他心头萦绕。
  
  真要执行该策的话,前出规模少了没意义,前出规模多了皆难归。
  
  “臣…臣愿随羽林一同参战!!”
  
  而在这等境遇下,王睿深吸一口气,朝御前作揖拜道。
  
  “简直胡闹!!”
  
  楚凌拍案怒斥。
  
  一瞬间,殿内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聚在殿内的诸臣,无不是低下了脑袋。
  
  ‘陛下对羽林是真看重啊。’
  
  而在人群中,刘谌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也是这般,他不由觉得王睿胆子真大,这话岂是随便能说出口的?
  
  羽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天子一手缔造的精锐,是这天下,最为忠诚的精锐,而其特设之初,包括天子从上林苑摆驾归宫,开启真正意义上的掌权亲政之路,这遭受的争议与抨击就从没有断绝过。
  
  哪怕在这过程中,羽林参与过一些风波,甚至从羽林析出所设锦衣,凭借督办的几桩要案大案,更是叫不少人闭上嘴了。
  
  但羽林真正扬威,使其被所有人接受,是在北伐战场上,所立下的种种战功,让世人皆知羽林之名。
  
  这样的一支精锐,叫天子拿其去换战局转机,这是断然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事情。
  
  “陛下,臣有言。”
  
  孙斌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刘谌的思绪,也打断了许多人的思绪。
  
  “讲。”
  
  楚凌冷冷道。
  
  对于王睿所提,他是根本不认可的,这是典型的旧官僚思维,只要能取得有利国朝的转机,哪怕是填再多人命也不是不行,甚至他本人也能参与其中,因为在其思维下,即便他战死沙场了,但只要大虞真倾覆了东逆,收复了旧土,那么其必将青史留名!!
  
  特别是此战有一个前提,即太祖、太宗两朝没有收复旧土,而此举真到正统朝实现,这政治含义是不一样的。
  
  “羽林乃国之利器,当用于决胜,非消耗之用。”
  
  孙斌出列,拱手沉声道:“甚至在臣看来,驻守中枢之南北两军主力,亦不能抽调精锐赶赴前线。”
  
  “一个是时间来不及,一个是要提防内外之变。”
  
  “臣对右相国之言,多数是不认可的,但有些臣却是认可的,自前线急递奏报传至国都,有一些变数,中枢就要提高警觉了,以避免此前发生过的事再重蹈。”
  
  此言一出,殿内出现小声议论。
  
  很显然,有部分大臣,是认可孙斌所提的。
  
  坐于龙椅的楚凌,看向孙斌的眼神中带有赞许。
  
  他为何要召开这次特别廷议?
  
  一个是就核心中枢决策层的角度,让所有人知晓前线战况到底怎样,孙河又是出于何等考虑下,才使得战局一步步朝眼下所推进的。
  
  拿到前线急递奏报,获悉前线整体动向及战绩时,楚凌就知孙河是何心理下,才决意这样做的。
  
  这在孙河看来,是一场没有退路的仗,是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打赢的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转他个人与家族所承受的质疑和压力,才能真正稳固其在中枢及军中的地位。孙河深知此战若胜,功归社稷,名留青史;若败,则万劫不复,连带中枢动摇。
  
  因此,他不惜以自身为饵,布此险局。
  
  紧密围绕这一点,参战的南北两军所派精锐,戍守东域的边军精锐,特别是主要统兵将校,包括征东大将军王昌在内,明知孙河有上述思绪下,却仍选择全力配合,甚至甘愿承受巨大伤亡来换取战局转机,一个个又是怎样的想法?
  
  闹不清楚这些,即便中枢做的再多,到头来都可能是一场空。
  
  而紧密围绕上述所提种种,中枢在洞察了这些后,应当去做哪些部署与调整,而针对于可能出现的风波,甚至是变数,中枢又当做出哪些应对之策,方能稳住全局,在这大背景下对应有司该具体去做什么?
  
  战争机器转动起来,这代表的可不是奋战于前线的精锐,往返于各处的输送力量,更是地方有司、中枢有司要在这过程中当做到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