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国中无大将,郦嵩挂帅征(2/3)
第二百八十章国中无大将,郦嵩挂帅征(2/3) (第1/2页)“陛下!”
郦嵩披穿官服,轻步入殿。见张虞与贾诩、荀攸二人指点舆图,遂拜行君臣之礼。
“臣郦嵩参见陛下!”
“伯松来得正好!”
张虞上前拉住郦嵩的手,说道:“曹操、刘备兴兵伐我,兵锋直指江陵。黄祖兵败退守夏口,文聘坐守孤城。郝昭屯兵当阳,不敢冒进。今虽不知二贼兵马,但以朕粗料,敌军兵马少则六、七万,多则十余万。”
“荆州诸部兵马合计四万余众,今时兵力恐难与敌寇较量,故朕欲调兵马南下,以御二贼大军。然张辽在豫州,满宠、徐晃远在益州,国中可堪大用者,唯伯松一人也!”
说着,张虞笑眯眯,问道:“昔不用伯松征益州,便是专为今日之事。不知伯松可敢受领重任,出兵为国御敌?”
“陛下既有吩咐,纵刀山火海,臣亦在所不辞!”郦嵩虽内心忧虑,但脸上神情却是不畏,肃声说道。
“善!”
张虞指着舆图,说道:“江陵城固粮足,文聘麾下兵有万人,周围平坦辽阔,利于骑卒驰骋。假令敌围江陵,因城高险峻之故,累月方能修械。且城北临水,南邻江,水陆通达之所,敌寇大军难以断绝,盖敌欲断内外联络,必绝北道,以阻援军南下。”
“是故卿统兵南下,首在通道,次守营垒,末退敌寇。不知伯松知否?”
郦嵩点了点头,说道:“臣已记下,江陵城固,短促难破。我援军分敌兵力,便能拖延敌寇破城。久围城池而不破,敌寇迟早撤围罢兵。”
“大体如此!”
张虞蹙眉了下,说道:“出征之后需多听贾军师参谋,不可冒然用兵。如蜀中告破,敌寇兵马自退!”
之前有言,张虞不指望郦嵩能击败曹、刘联军,其能拖延二军围困江陵进度便可。因为蜀中胜负半年内自有结果,而蜀中一旦告破,那么曹、刘联军失去围困江陵的意义,且需担忧巴蜀上游之军,故迟早将从江陵撤军。
因此,张虞让郦嵩出征做好了两手准备,其一,看能否用坚守逼退联军;其二,利用夺取蜀中之势令联军不得不撤。
“遵命!”
听有贾诩随军参议,郦嵩扬起笑容,向贾诩拱手说道:“有劳贾先生了!”
“不敢!”
张虞让郦嵩坐下,说道:“吕布善将骑,今闲居京中,随君一并出征,不知伯松以为何如?”
郦嵩沉吟了下,说道:“吕布与曹操结有生死之仇,今随大军出征,当有裨益!”
“善!”
张虞看向赵咨,说道:“既然如此,下诏郦嵩为扬州牧,都督荆、扬军事,假节,任征南都督。吕布以大司马之官,出任征南副都督。贾诩以枢密院副使之职,领征南中军师。”
“诺!”
赵咨持笔撰写诏书。
稍微安排了下从征将领,及抽调几部军兵马出征,三人便陆续告退。
望着郦嵩的背影,张虞微叹了声。今国中无大将,只得由郦嵩挂帅解围,只希望郦嵩别像汤和挂帅西征明夏一样就好。
明初时,天下基本一统,朱元璋挂念旧情,为让身为中山侯的汤和能封国公,于是让汤和都督大军西征,与陕西南征的傅友德配合。结果明灭明夏之役中,傅友德、廖文忠立下大功,而汤和仅打下一寨,气得朱元璋大骂汤和怯弱。
汤和自知理亏,辜负了朱元璋的好意,遂上疏求罪。朱元璋于心不忍,大度赏赐汤和良田万亩。过了几年,朱元璋以累积汤和功勋为由,方让汤和进为国公。
历代开国功臣中,难免有些功臣依靠与开国皇帝关系亲近之故,方才留名于世。张虞希望郦嵩靠谱点,以免后世有人因此非议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