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怀念能上网的日子
第九十九章 怀念能上网的日子 (第2/2页)朱标苦笑着摇摇头道:“父亲怕是不知道,咱们的粮食产量已经提升了三倍有余,接近四倍,以大明的人口忽然涌现出那么多粮食,无数农民没有破产就已经不错了,而各地官府上报的治安案件却是增长了数倍有余,各类盗窃、抢劫、杀人、斗殴案件层出不穷,很多人吃得太饱又没有工作,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儿臣每天都在想解决的办法。”
“嗯。”
老朱当过农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粮食不是越多越好。
“谷贵伤民,谷贱伤农”这句话早在东汉时期的《汉书》中就有记载。
因为农民种地也有成本。
刚开始那两年朝廷从现代弄来种子、肥料和农药,由官府发放给百姓种植。
但朝廷也负担了成本。
虽然从现代购买来的种子肥料农药价格很便宜,可架不住大明是整个国家在种粮,因此全由朝廷负担的话,几乎难以维系。
因而到最后农民还是得买种子肥料农药。
特别是农药。
肥料是由典农卫统一制作的传统农家肥,比不上化肥,可也至少能做出来,所以价格会稍微低一些,普通农民都能用得起。
农药就全是进口,无法自主生产,价格自然就涨上天,一般的富农都没那条件,只有地主才会购置一点。
再加上农民还得出人工,种地成本高昂,米价便宜,他们都收不回成本。
饿不死,但赚得非常少,甚至可能会亏钱。
如果不是朱标组织全大明的各布政司大量收购粮食,哄抬了粮价,并且鼓励农民养殖鸡鸭猪牛羊,恐怕现在真有大量的农民会因此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已经衍生出了一个粮食危机。
即。
市面上的粮食太多,农业从事人口就不需要那么多。
但大明的工业能力还比较单薄,无法负担起那么多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就很容易导致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大量增长,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宋朝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他们的办法是扩张禁军和厢军,把军队扩充到了最多125.9万,以此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问题。
我国改开后也有类似的情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劳动力进入工厂、建筑业,加上几次大规模整顿,以及天网和摄像头的普及,治安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反观大明。
随着后装步枪大规模在军中装备,辅佐速射炮、小规模的自动步枪,军队战斗力已经天下无敌,再扩张军队纯粹就是冗军,毫无意义。
而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没那么快。
虽然可以直接从现代进口大量机械,可人员素质和技术产业没有跟上,导致无法像我国那样迅速发展。
只能说,大明现在的情况真就是翻遍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都找不出第二个的特例。
粮食爆发性增长太多,反而使得国家发展出现社会问题。
这也是个让朱标头疼的点。
“难道从后世中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吗?”
老朱问。
朱标精神一振道:“孩儿想的是两个办法。”
“说来听听。”
“一是扩边,组织大量人员开发东北,现在正是开发东北的好时候,只要把保暖措施搞好,东北很快就能变成繁荣富饶之地,恰好我们现在需要发展工业,东北矿产丰富,现在可以先做开发,光修城池、村庄,居住人口,待将来重工业发展时候,东北就能迅速成为工业基地。”
“嗯,不错,这个办法甚妙,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出海。”
“哦?”
“孩儿仔细研究了一下目前世界局势,西方世界目前正处于文艺复兴的开端。英法百年战争,虽然短暂休战,但过不久又会打起来。另外黑死病余波,欧洲正处于重建的时候,如今还没有进入大航海时代,欧洲也是穷得当裤子,孩儿在想,如果我们能够先一步把美洲开发出来,或者进一步开垦东南亚,对于未来大明立足于世界之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嗯,很好。”
朱元璋听了,稍微思索之后,微微点头觉得没什么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明现在已经立于世界之颠,但却无法与全世界沟通,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业化时代。
蒸汽机倒是通过皇庄工厂可以实行量产,不过目前也仅限于辐射整个东亚地区。
包括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带都是大明海军的建设范围。
然而美洲、中东、非洲都是富饶之地,以目前大明的发展,二十年内跑步进入燃油机时代并不是做梦。
甚至可以的话,朱元璋现在就可以从现代搞来内燃机以及老旧的早期汽车图纸,然后让武安、迁安等地的钢铁厂打造内燃机,直接开始造汽车。
只不过还没学会走路就跑步有些不切实际。
大明还处于到处建砖厂和水泥厂的时期,修建公路至少也得未来几年才能做,等大基建开始,才能造汽车,现在就太早了点。
所以时间还没到那个地步。
不过也快了。
如今大明的发展如火如荼,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地。
本身大明的财政就不依靠内需,而是直接从现代进口银元,财富和粮食都不缺,基础打好了,之后做什么都快。
现在缺的就是产业工人,只要把产业工人培养起来,十年内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十年内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油气、电力全方面普及也并非难事。
甚至三十年内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时代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因此目前大明真就是什么都不缺,不缺钱不缺粮不缺人口不缺技术也不缺机器,缺的就是熟练的产业工人而已,颇有点后世老美的情况。
“老祖宗,太伯爷。”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三小只进来,朱云峰打了声招呼,就坐在了沙发上说道:“还是这里舒服,跟回家了一样。”
“呵呵。”
老朱听到大明这些年的发展迅猛,心里很高兴,笑了笑说道:“这里本就是你的家。”
“待会还得回去一趟,我们都失联那么久了,公司怕是都要报警说我失踪了。”
“嗯,那明天过来开个会,说一说大明现在的发展情况,正好也聊聊以后的发展问题。”
“那我们先走了。”
三小只又马不停蹄地离开。
他们迫切地想回到现代。
怀念那个能上互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