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大唐官员都想转武职了?
第453章 大唐官员都想转武职了? (第2/2页)大海人深吸一口气,道:“我最近听说了些消息,说大唐已经消灭了高句丽,料来下一步,就要对倭国动手。”
长孙无忌似笑非笑的道:“若是如此,你当如何?”
大海人抬起头,正色道:“本人愿归附大唐,帮助皇帝陛下,攻打倭国!”
长孙诠哼了一声,道:“你身为倭国王子,竟想帮我们对付自己的国家?”
大海人肃然道:“贵国有一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本人非常赞同。如今本人已瞧清大势,也想做个俊杰!”
长孙诠冷笑道:“那你可听过另一句话,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大海人怔怔不语。
长孙无忌缓缓道:“王子殿下,你这句话说晚了,本国已对倭国用兵,你兄长中大兄,被手下一名海盗劫掠,我们不需你的相助。”
大海人变色道:“您说的海盗,可是鬼岛川清?”
长孙无忌不再多言,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大海人见两人无意与自己多交流,肩膀一跨,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胡王街如此安静,几人的谈话声,自然也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按理来说,禄东赞应该也听到了,可他却并未露面。
长孙诠敲门时,屋内也没有任何动静。
“大兄,怎么回事,禄先生不开门,莫非他不想见我们?”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道:“不应该啊。”沉吟片刻,脸色微变,喝道:“撞门!”
“砰”的一声,长孙诠撞开了大门。
两人进屋后,四顾一看,只见禄东赞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神情憔悴,奄奄一息。
长孙无忌快步走到床榻边,急问:“禄兄,你怎么了?”
禄东赞虚弱的摇了摇头。
长孙无忌略知医理,抓住他的手,把了一会脉,朝长孙诠道:“他脉象不稳,应该是染了病,你去请一个郎中过来。”
未过多久,长孙诠便带着一名郎中过来了。
那郎中帮禄东赞看过后,说禄东赞是水土不服,导致身体虚弱,给他开了一副补益的药,喝上几剂,再用药膳调补几日,应该无碍了。
此事也惊动了监视胡王街的内领卫,他们因为只在外面监视,并不知道禄东赞生病。
胡王街的人身份特殊,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故而内领卫的人向王及善汇报后,王及善向李治请旨,特地派了一名御医,帮禄东赞看病。
如此,经过五日调养,禄东赞的身体才终于慢慢恢复。
这日,长孙无忌和长孙诠又过来看望他时,他已经能够下床了。
“长孙国舅,禄东赞这条命,是您救回来的,大恩不言谢。”禄东赞行了一个吐蕃礼仪。
长孙无忌道:“禄兄不必如此,来者是客,况且你也帮过我们,就连陛下得知你生病后,也派御医给你治疗。”
禄东赞感慨道:“国舅他日若是见到皇帝陛下,还请代替禄东赞,向陛下谢恩。”
长孙无忌点头答应了,问:“你现在感觉如何?”
禄东赞一场大病后,再不复往日那般神采奕奕,叹了口气,道:“身体是恢复过来了,只是……唉……”摇了摇头。
长孙无忌问:“禄兄怎么了?”
禄东赞感慨道:“这人啊,只要年纪大了,总免不了思念故乡,也不知在下还有没有机会,能够回到吐蕃故土。”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道:“禄兄,我跟你说句心里话吧,陛下不会再让你回吐蕃了,就算有人劝陛下同意,我也会上奏反对。”
“这并非我对禄兄有什么敌意,而是为了我大唐的边境安宁,希望禄兄能够谅解。”
禄东赞缓缓道:“国舅既然如此坦诚,能否容在下,也说几句心里话?”
长孙无忌道:“请讲。”
禄东赞凝视着他,道:“如今的吐蕃,早已不是以前的吐蕃,对大唐构不成威胁。纵然禄东赞再年轻三十岁,也难以扭转局面。大唐放我回去,并无任何不利之处,反而能彰显大唐皇帝的仁德,何乐而不为呢?”
“禄东赞将死之人,还能做出什么威胁到大唐的事情呢?如今我只是一个思乡心切的老人,思念故土,怀念亲人。”
“若是放我回去,禄某一定竭尽全力,让两国和睦相处。倘若我死在大唐,反会影响两国关系。国舅是高明之士,想必能看清这中间的得失。”
长孙诠听到此处,几乎快被他说动。
禄东赞若是死在大唐,不仅少了一个筹码,还可能引起吐蕃怨恨,倒向大食。
长孙无忌却仿佛铁石心肠,不为所动。
“禄兄,你若死了,我会向陛下请旨,将你的骨灰送回吐蕃,让你落叶归根。”
禄东赞闭上双目,不再言语。
长孙无忌站起身,拱手道:“禄兄,请好好休养,长孙无忌告辞了。”